APP下载

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之我见

2013-08-12马海波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4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探究性化学

马海波

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青睐,作为一名化学老师,现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阐述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探究性

探究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知识而进步和发展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化学课是初中起始的课程,学生对化学课充满着强烈的新奇感和探究欲。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主动去适应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老师精“讲”多“做”。老师首先提出观察实验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集体补充形成完整的实验现象记录,然后请学生代表重做一次实验。指导学生再次全面观察现象,使学生记忆深刻。接着,组织学生结合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可燃性和碱的通性知识展开课堂讨论,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金属钠熔点低,密度比水小,所应产生H2和碱)如此通过探究性学习,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乐趣,既培养了学生注重观察,尊重科学的良好品质,又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记忆深刻。

二、改革分组实验,注重主体性

探究性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依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老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帮助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学习和亲身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在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2》的分组实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心理品质不同,因而观察实验的效果也不一样。老师有意将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混合编组,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并通过尽量增加实验分组数和延长实验时间的办法。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老师课前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在实验中则放手让学生做,老师加强管理和个别指导,能收到明显效果。

三、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应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老师的知识视野,更应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老师应重视《化学绪言》课的教学,通过化学发展史和化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通过对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渗透一些课外的知识,如扫描遂道显微镜,新型材料,能源的利用以及侯德榜,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生平及对化学所做的贡献等。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课外老师应适当开展一些化学知识讲座,如生活中的化学,诺贝尔化学奖简介,化学家小故事以及对纳米技术,膜分离技术,新型合成材料等新科学的介绍,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接受知识,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天地。

四、指导社会调查,注重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老师应鼓励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走向社会,利用网络资料、实地调查等手段资料,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增强面向社会的能力,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老师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以拟出以下几个研究性课题:1. 家用煤炉对环境的污染调查;2. 县城生活污染及防治;3. 县城小工厂对环境的污染调查;4. 某宾馆中央空调用电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 农村大量的废弃莲蓬,莲壳对环境的污染等。然后利用国庆假期及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上网,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小论文。虽然学生最后上交的小论文还相当不成熟,但老师还是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因为这毕竟是学生亲自实践的,其意义远超过论文质量本身,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将大有裨益。

探究性学生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法,老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探究性化学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奇妙的化学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