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构建优质特色教育
2013-08-12
刘启,男,195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历任长春市第十一高中校长助理、副校长、希望高中党总支书记兼教学校长,长春物业管理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2012年3月任长春市东光学校校长。日前,笔者采访了刘启校长。
1978年以来,刘启做过语文教师、年级组长、政教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教学校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等职务。34年如一日,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吉林省特级教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长春市第四批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东北地区教育信息工作先进个人、长春市政府津贴获得者等多项荣誉。
回首过去,刘启校长深信:只有勇于攀登上科学的最高峰,人才能比山高;只有敢于前行,脚才能比路长。他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改革的深化、重点高中的提升以及薄弱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今,“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构建优质特色教育”已经成为他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景。
一、严于律己,以实施“凝心聚力”工程,打造和谐校园
作为一名党员,刘启校长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规范个人的言行,让自己的思想行动和组织保持一致,自觉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
他以“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为目标,在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竭诚奉献、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很快打开局面,以竿头直上的业绩,赢得广大干部、师生的信任和尊重。
在东光学校工作的半年里,刘启校长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困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公道正派的作风为教师解决了8年来职称未晋级的历史遗留问题;深入开展师生手拉手帮扶活动和党员扶贫帮困活动,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解决他们实际困难;面对学校桌椅破旧、走廊没有文化橱窗、实验室和微机室设备老化,操场四周没有体育器材、学校围栏破损不安全的实际,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不断加大投入,使学校旧貌换新颜。
二、潜心探索,实施“内涵提升”工程,打造品牌学校
在长春市第十一高中工作的日子里,作为教师的他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学成绩一直居同类校前列。在语文学习方面进行潜心探索,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作文教学以及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兴趣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尤为同行所重视乃至效仿。由于工作需要,他走上了领导岗位,历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先后主管过教学和德育,做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诸如,旨在开发学生潜能的“金手指工程”改革实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三五七名师工程”,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四自工程”、校园文化建设的“学府工程”,他都承担了主要角色,并以其踏实的态度、顽强的毅力、突出的表现、显著的成效,为长春市第十一高中的“二次创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期间,他还主编或参编著作12部,参编或主编了国家级、省级和校本教材4部,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数十篇,数篇在国家级学术年会上分获一、二等奖,十余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中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自从刘启校长来到长春市东光学校后,这所学校在近年来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他带领教师进行了新一轮的课改,在构建“五学三导”课堂教学模式和特色课程体系方面进一步大胆尝试,并取得了新的成效。刘启校长上任后,在继续发扬课改优点的基础上,倡导“适合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感、成功感,健全人格、强健体魄、成就学业、发扬特长。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全体教师经过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总结提升,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日趋完善,学生成为讲台上有模有样的“小先生”,讲台下积极参与补充、质疑的小主人。东光学校的学生曾告诉《城市晚报》记者,他们很喜欢上现在的课,因为课堂生动有趣,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通过交流,不用花太多时间就把重点、难点掌握了,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三、勤奋工作,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打造特色学校
在长春市希望高中工作时,刘启同志担任党总支书记兼教学校长,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这片沃土上。在师德建设中,他提出并主持开展“奉献在希望高中”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塑造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在教育科研中,他带头进行“开发学习潜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致力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开展“党员风采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素质课”等。在长春市新课程大赛中有4名青年教师获奖;他十分注重常规教学的管理,并一直主抓高三教学工作,2004年高考“希望生”以进线率100%的好成绩向市政府、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希望生”这一特殊群体教育方面,他奉献出全部爱心和智慧,走访社会各学校,广泛征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其中长春市国商百货有限公司5年里每年拿出5万元,设立“国商奖学金”,资助激励“希望生”学习成才,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也纷纷捐款资助“希望生”完成学业,在“希望生”中反响强烈。他积极配合一把手工作,努力打造“希望高中”特色办学品牌。2003年暑期新班子成立以后,学校先后被评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先进学校”、“先进党组织”、“长春市先进工会”、“课题推动教育改革先进校”等荣誉。这里包含着刘启同志的辛勤汗水,有着他一份功绩。同时,他近几年致力研究的“实施‘金手指工程,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实验课题,在长春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在长春物业管理学校工作时,刘启同志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由普教到职教,这对刘启同志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经过数月多方调研和深入思考,他提出了“扩大规模,多元发展,充实内涵,打造精品,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在内部体制改革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了新的举措,实施“名师工程”,以企业标准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培养“高雅、高尚、高能”的“三高”学生,大幅度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职普对接方面打造出新的模式,跨省订单培养有了较大拓展,中外联合办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已和韩国三所大学签订了“3+2”中职、高职直通车联办协议,与吉林大学化工学院联办成人大专,如此校企联办、校校联办、本地与外地联办、中外联办,开拓了中专直达大学的新航线,为毕业生出国深造和国内就读拓出新的空间,从而为学生的毕业、就业以及进一步发展筑就了一条充满阳光的道路。
兴趣是适合教育的助燃器。刘启校长结合东光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了课程改革——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形成了鲜明的课程文化特色。
校长刘启介绍说,学校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就是对教材进行增、删、换、立、合,使其更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校本课程“特色化”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普及性校本课程,注重兴趣培养。各学科都编写了校本教材,主要通过经典诵读、趣味数学、英语口语、儿童绘画、音乐欣赏、体育游戏、科技制作等课程,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体验,拓宽视野,开发潜能;第二个层次是选择性校本课程,注重特长打造。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刘启校长下决心购买了大量的教具、学具,分年段开设了语言文化、数学与思维、艺术博览、体育与健康、科技与发明五大类50门兴趣课供学生选修,为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搭建了平台,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好评;第三个层次是学生合作探究性校本课程,注重自主发展。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增加了以社会热点和生活实践活动为内容的探究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校采取多项措施为课改保驾护航,形成了教学、管理等开放式网络体系,不仅学生变化显著,教师也从“讲师”变成“导师”,从“独唱”变成“合唱”,从传道授业变成了与学生合作探究。这样的变化让老师为之一振,眼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东光学校的教师们体会到了为人师的成就感。在新的课改模式下,一位从教多年的老师说:“学生不会厌学、掉队,因为针对学生的差异和发展需求,通过分层次的问题设计、小组的合理搭配、小组的捆绑式评价,为学生精心准备了形式丰富的营养大餐,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菜肴,都能尝到成功的健康美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能走的学生走得更快,能跑的学生跑得更远,能飞的学生飞得更高。自改革施行以来,东光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这些改革不仅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适合的教育,更让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到东光读书,今年出现了“人满为患”的局面。
目前,刘启校长和班子一起研究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打造长春市南部新城优质特色学校。未来三年,学校将继续加大教学改革的步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配套更多的教学设备,而唯一坚持不变的,是让孩子们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在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长春市东光学校将会在“适合教育”之路上走出别样的精彩。
采访结束了,笔者感慨万端,受益匪浅。刘启校长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身上,体现了忠诚于党、热爱教育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心系师生、服务师生的公仆精神,体现了严于律己、廉洁从政的清廉精神。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