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以昌吉学院毕业生为例分析说明

2013-08-07高广仿孙善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昌吉毕业生新疆

高广仿,孙善杰

(昌吉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一、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也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也不例外。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高校扩招,毕业生总量激增,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也随之改变,在现如今的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下,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不能及时就业等问题。经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工作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形成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与需求结构不均问题

新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上升,就业岗位结构性需求不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比如,昌吉学院作为新升格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每年的毕业生也是逐年增长,但是社会岗位的需求不均衡性,必然会导致高校毕业生的相对过剩问题。

因新疆历来比较重视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服务业重视不足,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传统长线招生专业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性产业科技含量低,对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高,实践性很强的高职院校基本可以满足社会岗位需求,而重视理论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所谓的结构性过剩。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新疆市场经济的步伐逐步加快,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趋势,但是因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下面就以昌吉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系的专业就业招聘会为例分析说明。在该系专场招聘会现场,笔者发现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还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期望高薪就业,大城市就业,优势行业就业,对基层工作、真正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的工作、真正锻炼技能的行业不屑一顾。

在招聘会现场,笔者就发现一些小型培训学校、个体企业招聘的单位比较冷清,而国有企业、大型化工单位、昌吉州本地的企业则门庭若市,被挤得水泄不通。据笔者调查,还有部分毕业生根本就没有打算到企业工作,而是一心一意地为进入行政、事业单位而“挑灯夜战”等。“重城市、轻农村”“重仕途、轻工商”的传统观念没有根本改变。“既要好地方,又要好单位,既要好待遇,又要专业对口”的“四保一族”在新疆高校毕业生中并不少见。

(三)国家鼓励创业配套政策的落实过程存在问题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缓解当前就业困难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要求政府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就目前而言,新疆高校能够自主创业的学生不多,创业的良好氛围没有形成。当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诸如贴息贷款、税收优惠,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等政策,但因为在实际操作中贷款数额有限、手续麻烦、审核过于严格、限制性条款多,社会上针对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投资机构寥寥无几,导致大学创业困难重重,让人望而却步。

以昌吉学院为例来说,因专业见习和实习的时间有限且与创业基本无关,学生只能利用假期进行短期创业实践,在校期间的创业体验时间无法保证。学院因为办学条件有限,暂时还没有条件开辟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场地和建立健全相关的扶持办法。据笔者调查,昌吉回族自治州已经开辟了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但是因为审批手续繁琐,场所条件有限,加之该项目还处于试点阶段,效果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考验。

(四)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脱离现实

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新疆高校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和体制改革力度,争取实现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但是,部分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底子薄,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基本设施有待提高,开设的热门专业与市场对接不及时或者出现所谓的热门过剩现象,从而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出现了饱和甚至过剩现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另外,专业设置过细,专业面过窄,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行业受到一定限制等都会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困难。高等院校有些专业在教学上只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随着带来的就是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昌吉学院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同时,正在逐步调整专业结构,但是由于传统和历史原因,依然存在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调整滞后等问题。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逐步加快,为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央正在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的建设。这对于新疆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新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企业发展需要引进更多高智力人才,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

大学生作为高科技人才和祖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必将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新疆企事业单位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增加企业的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高素质、高水平的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

另外,企业要避免走传统老路,诸如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发展耗能大、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含量低的产业,这样做损害的不仅仅是高校毕业生的利益,而且终将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要多接触高校,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特别是科研方面探讨交流,有条件的企业要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突破高校毕业生因无工作经验而无法实现就业的瓶颈。同时也将为企业节约培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高校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从而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

(二)高校毕业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转变观念是根本,刚刚毕业的学生应该紧密结合社会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确定适当的就业期望,牢固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和“终身学习,不断发展”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边陲,开放程度不断加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这些变化要求新疆的高校毕业生要不断与时俱进,关注国情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摒弃职业定终身的“铁饭碗”观念,要有就业风险意识。另外,还要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主动投入到就业市场中,以积极的心态,高昂的斗志,满腔的热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激烈的就业大潮中去,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三)政府要出台更加行之有效的促进就业政策,加大创业的投入和执行力度

2012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因此,地方政府要根据中央的政策指导,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宏观调控力度,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参与到西部志愿者活动中去,报考“三支一扶”、“村官”和“特岗教师”计划。另外,还要加大对待业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教育,最终实现大学生充分灵活就业。加强对劳动就业法律的普及教育,从而让大学毕业生知法、懂法,从而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劳动合法权益。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就业促进法>办法》规定,政府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服务和政策支持。改善创业、就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还要结合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鼓励更多的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参与大学生风险投资,树立创业典型,让更多的大学生敢创业、能创业,形成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高校要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突出专业特色,适应市场需求

新疆高校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计划,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新疆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地开设无法区分彼此的专业课程,应该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拥有自己的品牌专业。另外,设置新专业要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来全盘考虑,找准专业发展的生命线,突出新专业的竞争力和活力。

表1 2009年-2011年昌吉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系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数据统计(分专业)

从中不难发现:昌吉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系近三年就业率一直最高的是工业分析与检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专业,说明昌吉学院化学与应用化学系的专科就业形势比较好,特别是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实现了全部就业,主要原因是该专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迎合了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当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专科毕业生比较务实,就业观念转变得比较快。由此说明,随着新疆跨越式发展进程的加快,新疆高校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以最新国家就业政策为指导,加快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考验。但是,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学生、政府和高校四方面的共同努力,新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将迎刃而解,高等教育的明天必将日新月异,科教兴国的战略必将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昌吉毕业生新疆
图说建党百年·天山画卷 时代昌吉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托管引领共赢
最“叛逆”的毕业生
新疆多怪
在认同、调适与建构中传承——从新疆昌吉二六工村回族肉孜节看民俗功能
Five Major Religions and Its Influence on People’s Behavior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