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过程控制在课堂教学监控中的应用
2013-08-07荆敏
荆 敏
(太原市卫生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6)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与否的有力保障。如何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教学质量处于稳态,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要招。论文结合课堂教学自身特点,运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课堂教学中关键控制点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将分析结果绘制在控制图上,对异常点进行剖析和判定原因,进而了解教学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加以控制和预警。并在此基础上减小教学过程固有的变异,提高过程能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稳定。
一、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统计过程控制是根据产品质量的特点,运用统计方法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数据加以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预测、评估和监控过程的运行状态和水平,从而保证生产与服务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一种管理技术。由于课堂教学属于教学服务过程,因此完全可以采用统计过程控制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统计过程控制主要通过控制图进行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实施统计过程控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二是监控阶段。分析阶段主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运行状态是否稳定,对教学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进行预警;二是课堂教学过程能力是否充足,分析教学过程能力满足教学要求的程度,对教学过程质量进行评价。
二、运用统计过程控制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运用统计过程控制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首先要确定控制对象的特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服务过程,对其控制的重点应该选取教学服务参数。而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直观描述的参数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故对于监控参数的选择,选用学生期中、期末或平时考试成绩既简便又恰当。如果从改进角度考虑,选用期中和平时成绩则更为合理,否则会造成改进时间不足的弊端。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而言,分析多名学生的某次考试成绩较为合理,故采用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较为恰当。
(一) 对考试成绩运用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进行分析
1.数据收集
以一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为例,对一班30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进行汇总,以此反映课堂教学质量,如表1所示。
表1 12-13-1学期1班英语期中成绩
2.分析期中成绩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对30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数据,运用SPSS进行正态性检验,看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表2 正态性检验
从表2可以看出,30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数据呈正态分布,表明英语课堂教学处于受控状态。
3.绘制控制图
根据期中考试成绩,利用SPSS软件对表1数据选用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进行分析。由数据分析结果作图,首先做移动极差控制图,分析数据有效性,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极差控制图
根据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由判异准则得到移动极差控制图失控,有异因存在。经调查发现第七名学生到课率偏低,导致考试成绩46分成为异常数据。剔除第七个数据,再对其余29个数据进行处理后未发现异常点,故移动极差控制图判稳。接着做单值控制图,如图2所示。
图2 单值控制图
根据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判异准则,没有发现变异,表明课堂教学过程处于稳态,没有异因存在。
(二)对课堂教学过程能力进行分析
我们在计算课堂教学过程能力指数时,取规范下限TL=60,标准差σ的估计值取样本极差平均值(Rs平均)与修偏系数(d2)的比值。修偏系数d2,可通过计量控制系数表查得,当n=2时,d2=1.128。由Cp=(μ-TL)/3σ计算过程能力指数Cp为0.72。查询过程能力指数评定表,表明课堂教学过程能力具备Ⅳ级能力,即课堂教学过程能力不足,应设法提高为Ⅲ级甚至Ⅱ级。
总之,运用统计过程控制可以科学合理地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对课堂教学过程能力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能力并加以保持。
[1]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158.
[2]詹姆斯·R·埃文斯,威廉·M·林赛.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