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活动 让教学更轻松有效

2013-08-02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215411凌锋

地理教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辩题太仓辩论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215411) 凌锋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参与者”。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成败的根本。

一、辩论比赛活动——提高教学“活跃度”

引导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将辩论比赛活动引入课堂,让全体学生始终围绕同一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并通过正反两方内部讨论、交流及正反两方之间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从而加深每个学生对辩题所涉及知识的理解。换句话说,在辩论比赛实施前,为了说服别人就需要运用事实和理论依据,必然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地去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选择和整理。在此阶段,学生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加工者,教师是上述工作的指导者。在辩论比赛实施时,分别从正反两方各选择四位学生做辩手,承担辩论比赛的主要职责,其他学生做非辩手,可以根据自己所持观点分别以正反两方的“观众队”参加辩论比赛。在此阶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辩题是学生认识的对象,教师是学生认识对象过程中的引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例如,学习“城市化”时,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核心问题设计辩题——正方辩题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利大于弊,应鼓励提倡”,反方辩题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弊大于利,应给予限制”,并且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相关资料,内容题材不限,力求形成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教师担任辩论比赛的主持人,主要掌握辩论时间和节奏,组织辩论双方的发言(组织一辩、二辩、三辩做自由辩论,第四辩手做最后总结性陈述;组织“观众”递纸条为本方四位主要辩手出主意,或发现对方错误并向对方提问)。在整个辩论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的、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主体。

二、实验观察活动——提高教学“实践度”

在新课程改革中,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了必修课,由专题研究、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四部分组成。其中,专题研究就是研究性学习,其实质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创造和自我提高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由教师“全权负责”,而应是学生“亲历亲为”,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在真实的实验情景中观察和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例如,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以探究“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为学习主题,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如下:用将两个相同规格的、密封性能好的透明玻璃箱,玻璃箱的底部用透明支架架起来,离开地面至少20厘米;一个玻璃箱内放置5厘米厚的比较干燥的沙土,一个玻璃箱空着;气温计用细绳子固定,悬挂在玻璃箱的中央(如下图)。利用在晴朗的中午时间,派学生每隔10分钟分别读取、记录两个玻璃箱内气温计的温度,连续读取5组数据。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为什么有沙土的玻璃箱内的气温高于空玻璃箱的气温”的核心问题浮出水面,为分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活动——提高教学“参与度”

“倡导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其精髓就是将学生置于知识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突破口。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习没有被逼迫的感觉,学生们互相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共同任务。换句话说,合作探究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主体的参与和相互合作。学生只有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处理、加工得到的信息,然后才能参与交流,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机。

例如,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时,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日影”和“太阳能热水器”设计系列化、层次化、生活化的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将班级学生分成八个合作学习小组,每两个合作小组选择相同的课题。“日影组”合作探究问题:①如何设计计算太仓地区地理纬度的实验?②如何设计太仓地区两幢居民楼(楼高h米)之间的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组”合作探究问题:①如何推导计算太仓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②如何控制太仓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的倾角?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合作学习小组间有了竞争,能激发合作小组成员间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最大化的获得合作学习成果。

四、绘知识树活动——提高教学“整合度”

教学实践证明:传授学科知识结构,有助于解释许多特殊的现象,使学科知识更容易理解;有助于更好地记忆科学知识,因为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否则就会忘记;有助于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点”连成“线”和“面”,绘制成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知识树,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特色,也是学好地理的有效保障。

例如,学习“工业地域的形成”时,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动手绘制知识树,从而打通“七经八脉”,提高学习的效率(如下图)。

总之,组织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多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活动实践的空间,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切实实现“我做过了、我参与了、我理解了”的最佳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辩题太仓辩论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借“题”发挥,焕发精彩!
辩论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英国议会制辩论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