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题”发挥,焕发精彩!

2017-05-15朱连清

教育界·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辩题错题教学资源

朱连清

【摘要】在教学中,课文的题目可以作为我们有效的教学资源,我们通过“猜题”“辩题”“错题”“改题”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拓展阅读的思维空间。在借“题”发挥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焕发精彩!

【关键词】课文题目;教学资源;猜题;辩题;错题;改题

课文题目又称之为“文眼”,有的凝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主旨。面对课文题目这个有效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完全可以借“题”发挥,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焕发“题”彩!

一、猜“题”切入,引领全文

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有的课文可能围绕某一中心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而有的教师在处理这种教材时,教学显得比较凌乱无章,缺少一个鲜明的线索将文本各个方面的内容无痕地融为一体。其实,像这类教材,我们完全可以借“题”发挥,因为一般这类课文题目,会直接介绍课文的人物或者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巧妙地借助“题目”,以“猜题”为教学线索,将文本的几个方面教学融为一体。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天游峰的扫路人》执教片段】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课(课前,老师有意识地将板书题目中的“峰”和“人”写大,其中“人”略大于“峰”字。)

板书:

咦?同学们发现没有,老师今天写的课题有些奇怪,谁来猜一猜,题目怎样奇怪?

师:谁能猜出老师为什么将“峰”写得这么大吗?(学生回答:因为峰“险峻”。)

师:是呀!你可真聪明!天游峰的确是十分的“高、险”,请问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们大家吗?同时老师也希望你们能用精彩的朗读让我感受到“高”和“险”?

【以猜“峰”为线索,首先教学“山险峻”这一片段,过程略】

师:下面谁来竞猜猜一下老师为什么将“人”写得那么大?(学生回答:自信、豁达开朗……)那么课文哪些语句反映了这一特点呢?认真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以猜“人”为线索,教学“人自信”这一片段,过程略】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最后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课题,为什么老师将“人”字写得把“峰”大呢?(学生自由回答:因为自信、豁达、开朗就可以战胜困难)

师(总结全文):是呀!生活中有时困难如“山峰”,但是这些困难在乐观、自信面前,什么都是浮云,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记住,我们的生活只要有自信,就拥有一切。(擦掉“天游峰的”几个字)

二、错“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小学教材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课文题目本身就蕴含着文章的中心,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爱之链》《爱如茉莉》等课文题目,这些题目中的“发愤”“爱”其实就是文章的中心,而在教学中这些中心学生有时会产生一些困惑,例如“发愤”与“发奋”的区别,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有时不如索性将错就错,将题目故意写错,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探究文章的中心。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明天,我们毕业》执教片段】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你们小学中最后的一课。(教师板书课题)“明天我们毕业”【故意少写一个逗号】

师:下面我们一起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老师你少写了一个逗号)

师:是吗?同学们可真细心呀!老师少写了一个逗号应该没什么关系吧!意思好像也没有改变呀!不信!你将两个题目认真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明天我们毕业》《明天,我们毕业》,在读中感悟)

生1:这个逗号的出现,告诉我们如果加了逗号,题目就要读慢一些,没加逗号的题目要读快一些。

生2:加了一个逗号,我们在朗读时可以感受到“我们”对毕业的依依不舍。因为这篇课文就是表现对小学生活的眷恋,所以一定要加逗号。

师:“眷恋”这个词语说得真好,那么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我们的“眷恋”呢?下面我们打开课文……

三、辨“题”导思,直奔中心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有着许多改编的经典作品,可是我们往往发现这些经典作品在教材中“出场”时已少见原貌,多经删改,有的甚至已变得面目全非了,甚至于连题目都做了修改,例如《桂花雨》(原文《故乡的桂花雨》)、《水》(原文《饿水》)、《三打白骨精》(原文《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那么在教学中,有时我们可以将原文与课文进行比较,从“辨”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索,直奔文章的中心。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桂花雨》执教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哪一篇课文?

生:《桂花雨》。

师:把你们的语文书翻开,我昨天还给你们发了一张纸,上面有篇很长很长的《家乡的桂花雨》。仔细看看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什么?

生:课题不同,课文是《桂花雨》,而这里是《家乡的桂花雨》。

师:(板书: 家乡的桂花雨, 圈画“家乡”)这个词很重要,你比较喜欢哪一个题目?

生1:(自由发言)我比较喜欢《家乡的桂花雨》,因为题目中的“家乡”一词,表达了一种浓浓的思念家乡之情。

師:说得真好!这篇文章的原来题目是《家乡的桂花雨》,月是故乡明,雨是家乡香。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呢?这雨是怎样下的呢?下面打开课文一起看一下……

四、改“题”尝试,拓展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总结全文,提炼中心,有时我们可以对比较简洁的课文题目进行改“题”尝试,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这个“改”,可以是修改其中的一两个字,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你想改一个什么词?(《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彭德怀三杀他的大黑骡子》)这个“改”,有时我们可以给原文的题目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例如《爱如茉莉》,读了全文,你想加一个什么标点?(加“。”号,表达爱像茉莉一样是不张扬的,句号更能表达爸爸妈妈之间这份朴素、平凡的感情;加“!”有一种恍然大悟之后的惊喜……)这个“改”,有时可以是对原文题目的一种扩展,对文章中心的情感再升华。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水》执教片段】

师:课文学到此,最后我们再来读这个题目《水》,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给我们这篇课文“改一改”,你会如何修改呢?并说出你修改的原因。

生1:我改的题目是《水!水!水!》,我一连将“水”写了三遍,加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我们对水的一种渴望,表达我们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水。

生2:我改的题目是《水呀水……》,我这样改,表达了我的一种无奈,给人留下一定的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我们这儿会缺水呢?我们出路在何方呢?

生3:我改的题目是《水——生命之源!》,我的题目很像一则公益广告,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水资源。

猜你喜欢

辩题错题教学资源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