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试题情景素材的“信”“达”“雅”
2013-08-02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312000耿夫相
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312000) 耿夫相
浙江省海盐第二高级中学(314300) 任国云
严复在其所译的《天演论》序言中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信就是忠实原文,达即通顺、流畅,雅是优雅、美好的意思。地理测评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情景素材,在考生阅读、理解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并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考查考生对待科学的态度和个人的环境伦理观。可见,考生阅读和理解材料是解答问题的前提,命题者提供的情景素材对考生答题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如何提供真实、通俗、优美的情景素材,严复所提翻译遵循的“信、达、雅”准则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
一、信
从狭义上讲,“信”就是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就是把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信”也可理解为真实、可信,尊重事实,而非臆造。
地理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非常丰富的真实的地理素材,命题者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鲜活的情景为试题素材。以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如目前社会关注的能源问题、“三农”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来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2009年广东地理卷35题的情景: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资料一:见图1。
图1 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l0%;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该组题情境首先具有趣味性,沙漠中出现“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这种景观实属罕见,这样的情景足以刺激考生的好奇心理,也能够调动考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情景素材丰富而真实,因为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深处我国内陆地区,由所处纬度可以推断,该区域处在西风带,加上冬季受蒙古高压的影响,所以“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在西北风和西风的影响下,终年降水稀少,天气晴朗、气候干旱,所以该地“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量大于3500mm”,由于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所以该地“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材料二提供“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l0%,严冬也不结冰”,这是真实的吗?由材料一可以看出该地分布着日喀则狼山断裂带,还有温泉,加上材料四的“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说明该地区湖泊水主要来源不是大气降水,而是来自于地下水,所以会出现“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由上分析可以得出,该组题取材非常真实而有趣,这样的情景设计能够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留心周围事物,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很多地理试卷出现不符合客观事实,有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合乎逻辑的虚假情境。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削弱了待解决问题本身的价值。例如,6月22日南海某岛屿上(约8°N,110°E),有一批名贵鲜活鱼类,在当地时间上午10点左右抵达,14点准时运走。放置鱼类的放养池格如图2所示,有遮棚,棚高约2米。甲、乙、丙、丁为四个空的放养池格。回答(1)~(2)题。
图2
(1)为了避免这一时间段过强的阳光照射,应把这一批鱼投放在哪个空池格内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若把这批名贵鱼类空运到北京机场(路途用时为5小时),市郊某动物园接应专车出发的适当时间(北京时间)为
A. 18点40分 B. 19点40分
C. 20点40分 D. 21点40分
上述例题是解决一批名贵鱼类的放养问题,时间、地点、事件都交代得很清楚,事件叙述得也很完整。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创设的情境很不真实,纯属虚构。一批名贵的鲜活鱼类为何要转运到这个小岛上?这个小岛没有机场又如何转运到北京机场?由于待解决的问题是虚无的,这样的问题就失去了解决价值。
二、达
有些地理试题因提供的素材偏少,材料不丰满,或因为学术化太强,没有把学术概念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造成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影响了考生对提供素材理解的通“达”性。下面以浙江省某地市模拟考中的一组试题为例,谈谈情景材料的不“达”情况。土壤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量。图3为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某地四季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1)~(2)题。
图3
(1)最有可能体现冬季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示曲线③对应季节,该地
A.土壤温度日变化较大 B.土壤温度一年中最高
C.土壤向大气输热为主 D.土壤热通量绝对值小
本组题以河西走廊某地四季土壤热通量随季节和时刻的变化为背景,给出“土壤热通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阅读概念和图像以考查学生获取地理图表信息、自主学习、调动气象相关知识、探究地理事物成因等能力,立意非常深刻。笔者通过网上搜索,发现试题提供的素材取自地理学术期刊《干旱气象》第28卷,第2期,文章编号:1006-7639(2010)-02-0148-04,由王胜、李耀辉等人所著“张掖戈壁地区土壤热通量特征分析”一文,原图为图4所示,所以该组题提供的情境素材是可“信”的、真实的。但提供的材料太过学术化,不通俗,换句话说该材料只是“信”,而不“达”。 虽然材料中好像已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土壤热通量的概念,“土壤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量。”但还是实在难以让考生理解何为“土壤热通量”,究竟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传给大气的热量?还是大气传给地面的热量?还是土壤传给大气的热量减去大气传给地面的热量?还是大气传给地面的热量减去土壤传给大气的热量?还是……,实在难以理解。笔者也和一些网友探讨了该组题,有些网友也存在一些疑惑“土壤热通量与地面净辐射有什么区别?”“影响土壤热通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春季的热通量最大?”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地理教师在查阅大量资料后都难以理解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在非常紧张的心态下,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通过自学材料、理解概念、掌握并运用材料来分析、解答问题,真的为难学生了。
图4
影响情境素材通“达”性的原因还有一种情况是提供的情境材料太过复杂,太过隐晦,没有运用简洁的语言把情境讲清楚,从而影响了考生对情境的理解。下面以浙江省某地市的模拟考一组试题为例。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状态。其计算公式为:X t=∑(M ti xi)/ ∑(M ti),Y t=∑(M ti yi)/ ∑(M ti)。其中X、Y分别表示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经、纬度;xi、yi 分别表示各省区中心的经、纬度;M i 表示各省区的城镇化水平;t为年份。图5为1982~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移动示意图。完成(1)~(2)题。
图5
(1)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
A. 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B. 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状态
C. 人口总量增长的空间状态
D. 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2)影响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因素与灾害因素 B.国家政策与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
本组题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城镇化水平重心)判断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情况,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立意非常好。但该情景材料太过复杂,而且学术性太强,当考生看到这么长篇幅的材料夹有晦涩难懂的公式时,不免产生恐惧感,增加心理压力,并且提供的复杂的城市化水平中心计算公式不但对学生解答问题基本没有贡献,而且影响了情景材料的通俗、通达。
三、雅
“雅”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地理试题情境素材的文字表述也要有“雅”的层次和标准,文字表达要力求简洁、流畅、优美,气质力求平和、大气、纯朴,形象力求清晰、标准、有视觉美感,让考生一方面解答地理问题,另一方面感受语言之美。
(2012年浙江卷3~4题)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3~4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本组试题以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诗句为情景,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旅游景观欣赏的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交代了时、地、人、事。“菊初黄”间接交待了时令是秋季;以“山径”直接点明了地点是山间小路;人物是作者本人;事情是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三、四两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五、六两句进一步描写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以诗歌为试题情景,使考生置身于诗歌的情境中,这样,考生答题的过程是对诗歌赏析的过程也是对美的享受过程。
但是在一些地理试卷中也有很多不雅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语言粗暴,情境残忍、血腥。
下面以浙江省某地市的模拟考一组试题为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巴西的原料奶产量居世界第6位。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与巴西方面签订了买卖合约,在巴西Goias州中西部建立奶牛场。
图6
材料二:据某报告称,英国著名的连锁超市乐购、桑斯伯里、阿斯达、莫里森等以及玛莎百货出售的牛肉及皮革制品绝大部分来自亚马孙森林非法牧场的产品,加剧大量巴西人涌向亚马孙雨林地区拓荒养牛。
材料三:巴西近来接连发生蝙蝠袭人夺命事件。
材料三讲到“巴西近来接连发生蝙蝠袭人夺命事件”,蝙蝠袭人事件骇人听闻!对于这样的事件考生非常恐惧,考生看到“袭人夺命”的文字,头脑中会呈现出非常惨烈的场景,考生会通过想象置自己于“袭人夺命事件”的现场。再加上材料中又提供了袭人的蝙蝠图片,图片上的蝙蝠形体硕大,神态凶猛,考生看后会不寒而栗,使本已非常紧张的心情变得更不平静。这样的素材不仅不能给考生提供优美、富有想象力的情境,让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有美的享受,而且还会影响考生的答题心情,影响答题效果。
[1] 王胜,李耀辉等.张掖戈壁地区土壤热通量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0(2):148-151.
[2] 王蕾.PISA在中国:教育评价新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5(7):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