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013-07-29党东鹏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党东鹏

摘 要: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理论和课标精神要求我们注重入题的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习的兴趣;处理好获取知识的桥梁与媒介;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落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主旨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激发兴趣;关注过程;处理好关系;落实创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教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为了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效,教师必须关注、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营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下面就以新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展示问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4.43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的厚度可能超过珠穆朗玛峰。你相信吗?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

这一问题多角度阐释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1.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因此,就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当问题提出后几乎全班同学给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这怎么可能呢,真是异想天开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而且,只有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

二、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出“放开”的特点,只有在放开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学习,我的做法是:学生由前面四个较小的数据的运算特点发现运算规律,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质疑的时间;从而得出折纸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底数及指数做不同变换,最终得出一般规律及乘方的概念,也可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感受和理解新知。

三、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折纸操作实现了抽象向具体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发展,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通过具体化的过程降低了数学知识的研究难度,为全体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创造了自由的时空空间。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公式的解答论证,都可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学习新、生内容,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让学生多讨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的质疑、设问、怎样的引导讨论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例如,在处理乘方的概念的时候,可以先说个瞎话“爸爸的儿子就是儿子的爸爸”,这是个极为荒谬的事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这要比直接问学生“(-2)2与-22;-34与(-3)4所表达的含义、结果相同吗”强得多。通过讨论,促进双边关系,使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和见解的机会。

四、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推动作用

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过程、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有利于“创生”的具有自我生长性的数学学习环境。

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入题的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关注过程的有效实施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知识,学会学習,学会创造;处理好知识获取的桥梁与媒介;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落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主旨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黄陵县侯庄中学)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翻转课堂”习作修改中提升表达能力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