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估算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法估算》为例
2013-07-28浙江宁波象山丹城第二小学鲍瑞燕
文/浙江宁波象山丹城第二小学 鲍瑞燕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第一学段的估算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虽然为学生创设了具体情境,却还常出现“可以精算,还有必要估算吗”这样尴尬的场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来做一番研究。
[课堂回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1页《加减法估算》一课。
师:同学们,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你说妈妈带的钱够了吗?(生想了想,几秒钟后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是口算的,三样用品总共需要95元,妈妈带的钱够了。
生:老师,100元是够了,我是这样算的:28元加43元是71元,再加上24元等于95元。(其他同学听了也纷纷点头同意)
师(有些急了)问: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呢?
师(稍等后,开始讲解估算方法):哦,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估算!同学们看,我们已经学过了“四舍五入”法,可以把28元估成30元,43元估成40元,24元估成20元,30加40加20元等于90元,所以妈妈带的钱够了。
接着请同桌互相说说这道题是怎么进行估算的。刚才发言的学生不解地对同桌说:还是我算得精确呢。唉,这不是能口算的吗?干嘛还要估算呢?其他学生虽然和同桌在说估算的思路,但可以看出来,学习积极性不高。
[探寻症结]
为什么学生会不乐意估算呢?首先,从教材编排看,二年级估算教学内容是安排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学生对于百以内的计算有一定的基础,例题的数据比较简单,对于这样的计算已经了熟于胸,因此,课内的“伪估算”意义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不高了。其次,教材设计的例题意图是让学生估成整十数后再相加,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但初次估算的学生大多不能理解例题为什么要估算,一直以来学生所接受的都是精确计算,已经具有一种思维定势,体验不到估算的价值和必要性。所以,本次估算教学的效果达不到估算第一次正式“亮相”的期望值。因此,本次创设的情境虽然“具体”却谈不上有效。
[改进建议]
估算教学的有效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但要遵循学生的知识逻辑起点,更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设计“适合学生思考”的有效情境,教师提供的材料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要适合学生开展讨论和引发思考,给学生搭建一个更为宽广的思维平台,帮助学生构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从而找到一个支撑点,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把上面的例题调整为:
小明的妈妈买这两样用品各一件,需多少钱?带80元够了吗?(再根据学生实际,加入第三种用品进行估算)
师:同学们,这两样用品标价上的个位数字不小心被墨汁弄脏看不清了,请大家帮小明的妈妈想一想,买两样用品各一件,需要多少钱?带80元够了吗?先想一想,然后小组讨论。
生:我想两样用品各一件可能要60多元,热水瓶是20多元,加上茶壶是40多元,所以我估计大概是60多元。(估计的基本策略,去尾数不进位)
生:也有可能是70多元,如果当两样用品价钱的个位数相加超过10元的时候,那么总价就70多元了。(相加后可能进位的估计)
生:如果我们把这两样用品价钱的个位数字都想成是1,那么总价最少是62元,如果我们把这两样用品价钱的个位数字都想成是9,那么总价最多就是78元。(归纳估算的范围)
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饱满。
讨论后总结:不管怎样,小明的妈妈买这两样用品,带80元够了。……
【教后思考】
估算是一种需求,当实际情境中不需要精确结果或是仅是一种范围取向时,我们选择用估算,这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的教学意识。改进后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不确定的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能运用实际的数值,无法用精确计算解决问题,自然就去估算,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了估算的需要、方便和有用,学生还能针对不同的数值,考虑不同的取值范围,2□+4□,最少为六十几,最多为七十几,从而达到情境教学的目标。这样的意识培养在学生自主的行为中得以习得。当再次出现具体数值时,学生就不会只通过精确的计算来判定了。
有效的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自然地产生估算的愿望,有效的估算教学首先是一种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因需要而估,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其广泛的应用性和丰富的实用性,最终达到养成习惯,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