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分方向校内实训改革探索

2013-07-26崔玉美曹宇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崔玉美 曹宇

摘要:校内实训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学校的发展。文章介绍了分方向校内实训改革的具体措施,几年来实践证明,分方向校内实训的改革与实施,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实训效果不好、学生就业不对口、进入企业适应难等问题。

关键词:校内实训;分方向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35-02

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学生以教师为中心,自主意识淡薄,缺少对教学质疑的意识,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薄弱,在实训中提不起兴趣,依赖性太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也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实训课上打游戏、睡觉,心里存在“反正毕业之后又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想法,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学生心烦,教师“头大”。实训教学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校内分方向实训教改实施

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环节。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效果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1 教改思路。从2005年起,我们就开始了一系列教改探索。校内实训均以“项目”、“作品”等可以见到的成果性内容,实施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做法。从2007年起,我们逐步实施和推进了分方向实训的教学改革。分方向实训是打破了分专业教学的自然班级,将同年级专业相关班级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按照其就业意向、兴趣爱好,进行再次分班,实施专业技能的深化学习。学生在第一至三学期,完成教学计划中全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授课,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第三学期期末启动分方向实施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将来就业的方向,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使学生初步定好校内实训方向。在校期间的实训活动是为学生将来就业打基础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学生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很重要的实践和预演,因此,要给学生和家长充分的考虑时间,直到第四学期初再定好实训方向,实施实训教学。

2 实训具体措施。第一,实训方向的设定。2007级的微电子技术专业联合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3个班级,分设了集成电路IC版图设计方向、软件开发方向、网络管理方向、多媒体与网站设计等4个方向。学生都会从自身现实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或者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比如,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IC版图设计方向的专业能力定位比较高,一些学生由于他们特定的原因,无法全部达到预设的专业能力,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定位,参与特定专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为了组织好分方向的实训教学,我们每年都会比较系统地做一次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分析,针对IT行业技术发展快的特点,设计和确定第二年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点。相关专业的教师定期派往企业培训和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容、技术,可以跟得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试验下来效果很好。之后几年,采取了继续实施和完善的做法。2008级开始一直到今年的10级又联合了电子商务专业,增加设置了动漫设计方向和商务文秘方向。第二,实训内容和方式的要求。在实训科目内容上有两个原则:一是实训科目内容必须涵盖专业关键技能点的应知、应会训练;二是实训科目随实际实训项目课题灵活调整设定。教师在实训中永远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只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备课,通过实训,学生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知识拓展能力、职业知识和技能都得以提高。实训教师对教学内容除了要精心设计,以实训教学主题为中轴,围绕主题而展开,还要对操作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严格把关,引导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训。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力,使他们对已学知识得到再认识、再提高。课后教师应对当次实习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纠正,使学生尽可能全面正确地掌握操作技能。内容上要深化,总结内容要在紧扣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向纵深延伸拓展,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创新。形式上要变革,课题的总结形式要由教师一言堂的单一型变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师生共同探讨的多样化,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优化实训教学效果。通过实训课程的改革,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要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第三,实训场所的构建。校内实训场所的构建,要模拟公司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置,营造现代企业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实训的主要项目来自于企业;另一方面,实训可以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组织学生做项目的同时,模仿和引进一些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比如,时间上要求除了中午一个半小时吃饭休息,每天早八点到晚四点都是工作时间,要求必须在实训工作场所;实训项目都是分组进行,要团队合作、分工完成等。

二、分方向校内实训教学的利弊

1 分方向实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方向实训比较好地解决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职业定位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长处,而在分方向课程的设置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特质,学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习,始终处于一种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实训课上学生们比学赶帮,热情高涨,学习实训气氛浓厚,积极性主动性高,实训效果好,基本上杜绝了学生上网打游戏、睡觉等不务正业的现象发生。另外,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受到过挫折,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的问题。而实训教学在机房、实验室的真实体验有助于磨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相互协作能力。通过实训,学生对职业的含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认识到职业岗位的重要性、严肃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分方向实训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分方向针对性的授课,让学生在顶岗实训前就掌握了岗位所需的实践操作的能力为平稳过渡到顶岗、就业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了市场和用人单位对所需人员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及专业对口率。近年来,我们的就业率均可以保持在95%以上,而且学生在企业的表现也都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同时也保证了我们几个专业都具有了相对稳定的岗位群。

3 分方向实训实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参与实训的教师而言,分方向实训的过程就是推进教改的实践过程。其间充满了挑战,因为所需实践性强,内容又在不断地更新,许多知识和能力必须提前去自学或企业培训完成,所以备课量巨大,其授课过程的压力也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既会“讲”,也要会去“做”,所以在实训教师的安排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要重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师资的培养及引进,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用人自主权,打破学历限制、身份限制,坚持能者为师。要确保实训课程质量,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必须强化教师到企业实际锻炼,合理引进企业高素质人才,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进行实训指导工作。

4 分方向实训给教学管理带来的挑战。把学生原来的专业班级打乱,重新划分而形成了各个实训的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安排和时间都不相同,使得原来班级的一些活动的开展、学工团委部门的活动安排都有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学生网上成绩的录入、学生信息的管理也多有不便。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实训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好处,还是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校内实训教学环节的改革和探索,是新教育模式的需要,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学校办学必须与市场紧密相连,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在实训教学改革中,建立独立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在目前的条件下,不断地改革,大胆地创新,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使高职毕业生能真正地实现零距离上岗。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