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续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探析

2013-07-26邵波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政府

邵波

摘要:继续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入应是继续教育的主要经费来源,要建立合理的继续教育成本分摊机制。要增加政府对继续教育的投入,提高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继续教育的行为,加强民办继续教育机构的资金管理,积极引进外资参与继续教育。

关键词:继续教育;政府;财政投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07-02

一、继续教育概述

1 继续教育的概念。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称:“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根据这一定义和我国国情,继续教育是面向已结束了初始的学校教育之后走上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的教育和非职业导向即以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

2 继续教育的职能与任务。继续教育的基本职能是: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的素质。其具体任务,一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企业劳动者培训,使所有技能岗位劳动者都能持证上岗;二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从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三是以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社会各个领域专门人才,包括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精英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四是关心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城市和农村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特别是免费培训的机会;五是发展高中后学历教育;六是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积极推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村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3 继续教育的现状。2007年,全国从业人员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者仅占18.3%,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69%的水平,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占80%左右。在全国农业劳动者中,文盲和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50%左右,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43%以上,高中文化程度者占4.8%,大专以上的仅占0.2%。在全国9800万技术工人队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3%,高级技工占18.3%,初、中级技工约占78%。在全国39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者只占5.7%。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处于历史的高峰,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部门也逐步由一元向多元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一般由国家部委举办,而后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开始成立职工培训中心,专门负责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高等学校也开始建立继续教育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培训机构日益发展,且成为承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目前,已经形成了由企业自主举办培训中心、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院、有关部门下设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共同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新局面。但是,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十分严重,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教育开展得较好,而农村地区的继续教育发展得较差,有些地区处于无人过问的境地。

二、继续教育的产品属性

教育产品是指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所提供的产品,这种产品又称教育服务。对教育产品属性的讨论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基础上的。公共产品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他将公共产品定义为: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享。公共产品有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消费的非竞争性,二是收益的非排他性。但在具体问题上,各种公共产品的情况是复杂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别。继续教育产品具有混合产品的性质。一方面,这一产品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使社会受益,因此,继续教育更接近于公共产品;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在提高受教育者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职业能力,使他们更容易转换职业,得到升迁,获得更高的报酬和社会声誉,因此,它又接近于私人产品。继续教育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极其广泛。比如,党政干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等类人员的进修提高,其主要受益者是社会公众,其投资主体应是政府,此类继续教育产品的属性是公共产品。许多社会机构举办的各种职业证书、英语培训等教育形式,其受益者更多的是培训者个人,且培训机构也得到相当高的收益,这种职业继续教育产品更接近于私人产品,这类继续教育的投资主体应该是被培训者。继续教育产品,其属性可以由接近公共产品一直延伸到接近私人产品。

三、继续教育的投入机制与存在的问题

1 继续教育的投入机制。第一,国家有关继续教育经费的规定。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2007年9月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这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经费保障。第二,多元化的继续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分担的合理的投入机制。下一步的工作如下:一是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保障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力;二是明确企业投入责任,鼓励企业建立以专门培训和岗位培训为特点的继续教育;三是鼓励社会机构从事继续教育,鼓励公民个人自费学习,建立相关主体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责任,形成合理的费用分摊机制。

2 存在的问题。第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继续教育以政府行业部门投入为主,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缺乏对继续教育财政的有效监督。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并没有完全按照“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进行投入,导致国家财政性继续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第二,继续教育财政投入浪费严重。一些政府行业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设立了教育培训中心,但这些教育培训中心实际用于教育培训的较少,大量资金用于非教育设施建设。一些教育培训中心设置豪华,名义上是教育培训中心,实际上是娱乐餐饮旅游中心。第三,继续教育的社会资金投入过于分散。继续教育的社会资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营利上。继续教育是个广阔的领域,许多投入继续教育的社会资本热衷于投资于热门行业和领域,以营利为目的。除了少数社会教育结构具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教学质量,许多社会教育机构没有自己稳定的办学方向,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四、对策建议

1 政府在继续教育财政体制上要进行制度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仅靠国家财政的公共项目投资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为了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也为了能够高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务,公共项目的管理方式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变革。要摆脱“政府垄断,一统天下”的局面,采取政府主导、委托事业或企业单位提供服务的方式,甚至可以委托给民营机构提供服务。

2 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的体制。要区别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形式,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加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保证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

3 充分发挥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项基本功能,为社会服务是现代社会对高校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后,高校的装备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远程教育水平居于社会前列。远程教育将成为未来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知识更新速度快、容量大将成为继续教育的主要特点。高校具有这两方面的优势,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未来继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4 规范社会机构办学行为。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止某些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暴利行为,引导他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遵守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形成自己的继续教育办学特色,合理有效地使用经费。

5 吸引外资,投资继续教育领域。发达国家在继续教育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要吸引外国资本投向我国继续教育领域,并且注意学习国外的教育资金管理制度、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继续教育的水平。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政府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一张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信息通信
对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探究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贵州实现县级以上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