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性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3-07-26梁美娟彭献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内瘘维持性肾病

杨 晋 梁美娟 彭献莹

杨晋: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晚期肾功能不全而采取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跌倒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显示,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1],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已经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我院对60 例血液透析肾病患者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20 例肾病患者,男72 例,女48 例。年龄60~80 岁,平均(68.2 ±5.3) 岁。病程3~10年。其中糖尿病肾病48 例,高血压肾病32 例,多囊肾20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0 例。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透析时间12~60 个月。每周行血液透析2~3 次,每次4 h。临床表现为尿量异常、腰痛及排尿异常。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规范性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

1.2.1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和诊断,并结合患者的特点,参考家属意见,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包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1.2.2 健康教育方式 采取集体教育法与个别指导法相结合,以个别交谈和宣传册为主,讲课和录音教育为辅。同时用小组讨论法与个人自学法相结合进行教育,每次健康教育时间不少于20 min。对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采用语言教育、文字、形象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并及时评估其效果,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教育内容。

1.2.3 健康教育内容 (1) 饮食指导。告知患者进食富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和足够热量的饮食,严格控制钠、水摄入,教会家属掌握水、盐控制的知识。忌食高钾、高磷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 鼓励适当运动。告知患者适量运动的意义,如稳定血压、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减少疲劳与沮丧的心境[2]。(3) 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严格遵守医嘱用药,按时按量用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4)内瘘的保护。教育内容包括动静脉内瘘早期血管扩张训练的方法及重要性、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方法及注意事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透析结束后正确的按压止血时间与部位、动静脉内瘘杂音减弱或消失、震颤时的应急处理,护士定期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提问,评价患者的掌握程度,对患者未掌握的部分再次进行讲解。(5) 跌倒的预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陪护跌倒的内在、外在危险因素,指导患者如何选防滑鞋,起床活动时要做到3 个30 s(醒来平卧30 s、起来先坐30 s、走前站立30 s) ,透析中发生过低血压或下肢肌肉痉挛的患者透析结束后继续静卧30 min,再测量血压,待患者感觉舒适后,再缓慢起床。透析结束时,嘱患者起床动作要缓慢,由卧位→坐位→站位→行走逐渐进行体位改变[3],每做完一个动作休息片刻,防止眩晕和不稳定。在完成睡前准备工作后再服用安眠药,服药后立即上床睡觉;不要坐太低的椅子,行走时裤脚要在脚踝上,并学习在无可避免要发生跌倒时如何顺势跌下,将损伤降到最低。指导患者跌倒后做自我检查的方法,防止发生二次跌倒导致的损伤[4]。

1.3 观察指标 (1)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共4 个维度,前3 个维度有5 个因子,最后1 个维度有4 个因子,每个项目评分分为5 个层级,分别按1~5 分评价。(2) 跌倒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的跌倒发生率。跌倒的严重程度包含皮外伤出血、软组织挫伤、骨折、脑出血。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以(±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采用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观察组60 38.2 ±3.7 37.5 ±3.5 37.6 ±3.9 28.2 ±3.2对照组 60 33.7 ±3.6 32.6 ±3.4 35.1 ±3.1 25.6 ±3.5 t 6.7521 7.7784 3.887 4.2467 P 值值<0.01 <0.01 <0.01 <0.01

2.2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血液透析肾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在透析过程中还是在家中,受自身疾病、肾性骨病、体位性低血压、贫血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跌倒[3]。患者跌倒后出现股骨头骨折增加了手术率,不能手术的患者只能卧床休息,这样大大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并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患者的死亡,降低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透析生存率。有研究表明[5],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迫切需要医护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整体护理程序为核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人的基本层次需要论、解决问题论、信息交流论、行为强化等为理论依据[2],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实践模式[6]。

本研究对6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首先制定教育计划,确定教育方式,然后展开全方位的健康宣教,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高于对照组,跌倒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提示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地进行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可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安全意识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掌握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综上所述,规范性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1] 周 彧.对血液透析患者预防跌倒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 :100-101.

[2] 张玉芬,付立萍,张月花,等.程序化健康教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的作用[J].河北医药,2009,31(7) :888-889.

[3] 吴传芳,詹燕青,史勇军,等. 门诊血液透析患者院外跌倒危险因素评估与干预措施[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0,12:46-48.

[4] 苏巧儿,徐飞亚.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 :1435-1436.

[5] 曹瑞颜,刘玉清.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 :39-41.

[6] 王淑萍,杨 柳.程序化健康教育对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9) :3505-3508.

猜你喜欢

内瘘维持性肾病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中医怎样治肾病?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