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推进医工人员培训和教育的发展

2013-07-24姜瑞瑶李斌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1期
关键词:医工医学工程人员培训

姜瑞瑶,李斌

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学装备处,上海 200233

以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推进医工人员培训和教育的发展

姜瑞瑶,李斌

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医学装备处,上海 200233

根据医院等级评审中医学工程人员培训部分的内容,提出医学工程人员培训和教育方面的建议,建立医学工程人员培训教育体系,开展多样化培训方式,推进医工人员培训和教育的发展。

医院等级评审;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医学工程培训

2004 年以来卫生部开展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医学装备管理是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 年版卫医管发 33 号)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版卫办医管发 148号)对医院医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医学工程的主体—医学工程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创造性的思维去管理维护医疗设备是新时期医学工程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建立医学工程人员培训教育体系,加强医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

1 建立医学工程人员培训教育体系的重要性

现代化的医院需要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同样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技术人员中的比例不到3%,而西方发达国家已达到 15%~20%。同时,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医学工程发展的要求。2011 年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大型医用设备工程技术人员须接受岗位培训、考核和再培训,从事医学装备质量和安全管理员工须接受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与教育。我们需要从管理制度上建立有效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体系,建立临床工程师的实习、专科培训、轮转和继续教育体系,并逐步融入临床医学学科的体系中,为临床医学工程师建立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开展毕业后继续教育、亚专科培训、高年资工程师培训和医学工程科主任培训。因此,认清当前医院培训误区,导入新的培训理念,构建科学的培训体系,对于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来说具有战略性意义。

2 医学工程人员培训教育体系的框架和构成

医学工程人员培训教育体系由中华医学会层面的培训教育和区域性继续教育、医院层面的医学工程部门培训教育和个人层面的培训教育几个方面构成,医学工程人员培训教育体系的构建框架,见图1。

2.1 医学会培训教育层面

医学会培训教育层面包括专业技能和设备综合管理的继续教育及注册工程师和师资质论证两方面。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领导下,配合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以资质认证为主要体现形式,通过多种继续教育手段,对各层次人员进行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终身继续教育,从而适应和推动学科的快速发展。在前几年推行“国际临床工程师”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借鉴美、日临床工程学科的先进经验,结合临床执业医师继续教育的实施经验,开展毕业后继续教育和高年资工程师培训,争取建立一套适合国内临床工程学科特点的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对各层次人员进行包括专业技能和设备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实现对从业人员全覆盖的终身继续教育。

图1 医学工程人员培训教育体系的构建框架

2.1.1 注册工程师培训和论证

对应毕业后继续教育,为广大医疗设备从业人员、生物医学工程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正在或准备从事临床工程的技术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基)和各种医疗设备原理、维修、质检、保养等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论证。注册工程师相当于执业医师中的住院医师,是临床医学工程的职业资格准入。

2.1.2 临床工程师培训和论证

对应高年资工程师继续教育,相当于执业医师中的主治医师,针对于已获得注册工程师的、从事临床工程应用和管理、有长期工作经验的大型医院医工部门的骨干,进行以设备管理、技术评估、风险管理为主,专业技能为辅的培训和论证。采取全国集中培训,集中认证,每年1次由学会全权负责组织实施。

如上海临床医工分会每年组织 1~2 次全体医工人员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从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及质量管理、医用耗材的使用安全和质量控制、医疗器械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同时按照多个专业组专题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论文大奖赛及呼吸机等重要设备的操作、维修和保养等实践技能培训和竞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并推荐优胜者组团代表上海参加江、浙、沪三地的首次维修操作技能大赛。推进各专业学组人员走出上海,参与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学术活动,学习外省市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促进长三角地区学术发展。每年年底举办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学术论坛,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兄弟省市学会同仁及医院设备管理者及工程技术同道和企业代表参加,邀请国内著名医院管理、医学工程专家作专题演讲、专题报告、论文交流、优秀论文颁奖等。加强与其他学会和协会的合作,开展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继续实施与交大生命技术学院和安泰管理学院合作开展《医学工程领航计划》(MEPP)的医学工程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为医院的医学装备管理的专业人士提供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全面的与医院运营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2 区域性行业协会继续教育层面

区域性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各地区医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由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资深专家、社会知名人士和各行业协会、学会及学院负责人组成,通过开展生物医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多样化的知识培训、研讨、信息交流等活动,促进医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专业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发展,使之成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区域性医学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为“公共知识”和“基础知识”2块。“公共知识”包括 :生物医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通用基础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基础知识”包括 :生物医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的各专业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等。采取学分制,记录相应的学时和成绩,并完成规定的学分,对参加继续教育考核合格者发放由继续教育协会统一印制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单科结业证书》,可作为申报工程系列医药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的必备条件之一。

2.3 医学工程部门培训教育层面

医院医学工程部门肩负着保障医院医疗设备安全和有效运行的重任,因此不断地进行医工人员知识更新以适应医疗设备的技术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医学工程部门培训教育层面包括技术培训、业务学习和科研创新等方面。

2.3.1 有计划地对医学工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 年版卫医管发 33 号)第六章医院管理第九节医学装备管理第五条明确规定,要求有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培训,为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因此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教育及技术培训是医学工程部门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对医学工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分阶段制定计划,逐步完成,一方面需要个人在工作中钻研和探索,另一方面需要医学工程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培训包括现场技术培训、短期脱产培训和各类培训讲座等。现场技术培训指医工人员参与各类医疗设备安装调试,以及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方面的培训,没有经过正规操作培训和考核的人员不能操作和使用相关医疗设备,不能进行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更不可能为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同时,在引进新型设备的采购招标文件中,专业技术培训作为附加条款,应包括仪器的安装、调试、性能、参数、日常维护、保养等各方面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包括实际动手能力的短期脱产培训。此外,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到大专院校的相关学科进行短期的进修学习,可以与医疗设备的制造厂家联合进行设备原理和维护技能的培训,还可以参加医学会举办的医疗器械维修培训班、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会议、新技术讲座等。

2.3.2 医学工程部门内部建立业务学习制度

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争取外界学习机会的同时,应大力在科室内部开展技术培训。可定期举行业务讲座、报告,由本部门人员就学科知识、维修技能进行交流,并形成制度化。这种业务学习因其针对性强,对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熟悉本院医疗器械的性能有较大帮助。如每半个月举行1次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每位工程技术人员讲解一个专题,内容可以是自己工作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经验,也可以是某一新仪器的原理、结构、维修等方面的知识;资历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讲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知识,如果有条件,可以请高校老师或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一些专题讲座,这样科室内部可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3.3 提高医学工程人员科研能力

医学工程部门在保证全院所有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之余,可以集全科室力量开展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如对有设计缺陷的医疗器械或已淘汰的旧仪器进行改造;根据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需要,设计一些相对简单实用的医疗器械,如传呼器、电治疗仪等。科室相应购置电路在线测试仪、编程器、模拟电路实验仪、数字电路实验仪等设备,为电路设计、检修提供新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职称的医学工程师也可到就近开设医疗器械专业的高等院校做兼职教师,一方面为社会培养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又促进自身的再次学习。科室每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自身能力制定计划,如每年完成多少篇论文和科研项目,使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2.4 个人教育培训层面

2.4.1 个人自学

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每一个专业人员必须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自学是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应订阅医疗器械书刊和杂志,并利用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及时了解外界行业信息,把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勤看、勤思、勤问、勤学、勤记,在日常的工作中点滴积累,及时总结,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的内容分为专业技术知识和基础文化知识。医院应购买一些医疗设备原理及维修方面的专业书籍供职工自学。而普通文化知识的提高对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也十分必要,与医学工程有关的文化知识包括机械、电子、医学基础、计算机、英语等。

2.4.2 医学工程人员在职进行学历教育

针对多数医院医学工程人员学历偏低的情况,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现有人员进行学历教育。目前的学历教育层次从硕士到本专科,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地让医学工程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在学习时间、学费分担等方面应有相应政策,以尽快提高医学工程人员队伍的学历层次。

2.4.3 新老互助,相互学习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具有相对较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工作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而在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往往英语以及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相对较弱。针对人员结构的这一特点,可将人员进行分组,一新一老组成一个工作小组,新老互助,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年青人可以较快地熟悉自己的工作,增强动手能力,老同志通过学习和带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医院等级评审对医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更规范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也为推进医工人员培训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作为医院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保障医院设备完好运行的重任,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学习培训和系统教育,迅速熟练掌握相关医学工程新技术。充分重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医学工程能为医院的医疗临床工作提供更坚实的医学工程技术保障。

[1] 赵伟.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教育及技术培训[J].医疗装备, 2009,22(12):62-63.

[2] 蒋红兵,方莹,时婷婷.发挥学会优势促进医学工程学科发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102-103.

[3] 周丹.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明天[J].中国医疗设备, 2009,24(9):133-134.

[4] 曾卫龙,左娜,张敏.探讨大型公立医院学习型培训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62-163.

[5] 赵蕾,丛中华,李宏鹏.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全科培养”[J].现代科学仪器,2010,(6):173-176.

[6] 姚威.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入职培训设计和计划[J].中国医学装备,2009,(7):36-39.

[7] 熊钰忠,李刚,于永洲,等.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在医院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1,(6):51-52.

[8] 周树仁,彭幼林.谈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J].中国医学装备,2005,(8):18-19.

Regarding Hospital Grade Evaluation as an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JIANG Rui-yao, LI Bin
Medical Equipment Department, Shanghai Sixth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3,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of training for medical engineers in hospital grade eval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carry out 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hospital grade evaluation; 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training for medical engineering

R192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3.01.043

1674-1633(2013)01-0124-03

2012-04-25

2012-07-10

作者邮箱:jiang-ruiyao@126.com

猜你喜欢

医工医学工程人员培训
新医科背景下“医工”融合LIMS课程建设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关于完善企业财务人员培训体系的构想
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作用及创新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医学装备部实行精细化管理
新环境下医工教研室构建的设想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