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准则变迁的财务管理理念驱动探析

2013-07-2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3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财务会计

邱 瑾

一、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关系密切,它们都与资金和价值相关,都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计价、评价和计量,同时都属于企业的管理活动,并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存有交叉现象。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财务与会计的分工日趋明显,使得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在对象、职能、方法、目的及任务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财务管理重点是资金运用,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财务与会计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财务支配着会计的进步,而会计扮演着财务的整合与规划。这种相互促进,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大的方面来看,财务管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财务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事项,包括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等。这些决策要求对会计核算和会计准则产生重大的影响。与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相比,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准则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和变更。这些修改和变更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使得会计准则在众多方面体现了财务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对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一)财务管理目标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1.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演变过程

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第十条和第十一条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定体现了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而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第十三条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同时第四条还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这说明,在我国新准则体系中,会计的目标同时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从上述两个不同时期具体准则的规定上看,我国的会计目标正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经营业绩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最有效的信息。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过程,资产负债表沦为成本摊销表,企业资产的价值不能得以真实反映。受托责任观强调权责发生制、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计量属性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财务报表的重心是反映经营业绩,以利润表为中心。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为了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涉及企业现金流动和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情况。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收益不再是收入和费用配比的过程。决策有用观强调企业资产价值的如实反映,注重资产或负债的计量,收益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果,其计量属性不仅限于历史成本。决策有用观关注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由于未来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来预测,因此该观点只注重资产负债,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

2.理财目标的改变决定了财务会计目标的更迭

财务目标确立背后存在着企业理财的动因的推动。企业发展的每一时期,企业的经济行为都是在经营者理财目标的指引之下。经营者试图将与这些经济行为后果有关的信息传递给所有者,而正是这种意图影响了会计信息呈报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不同会计目标的确立。财务会计目标的演进深受财务管理目标演变的影响。从财务管理目标的演变历程来看,经历了由利润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过程。

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企业的经营权限不断扩大,利润分配模式也由以前的全部上缴国家逐渐转变为国家与企业共享。但企业资产基本上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这一体制并没有发生。企业筹集资金基本上是由银行提供贷款来完成。企业的管理当局都由国家指派,如果企业的经营情况不佳,委托人(国家)可以直接更换企业的受托人(厂长、经理)。在这一时期,国家对企业的考核以利润为主要指标,职工的经济利益也与企业实现的利润紧密相联,这使得企业不得不关心市场、关心利润。利润逐渐成为企业运行和财务管理的目标。而这一理财目标恰恰又是受托人的受托责任。于是在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之下,利润最大化目标促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呈报以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主。会计作为处于委托代理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就应客观真实的对受托人经济决策行为的后果给予记录、反映、呈报。由此可以看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理财目标,使得财务会计必然要以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目标。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日益出现分离。随后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正式运行。随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权关系也经历了深刻的变迁,所有权关系被极大淡化了。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只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股东财富主要从股票价格上得以体现。他们所关心的不是企业的盈利情况,而是股票价格的涨跌。与此相反,企业管理者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更为关注,因为公司经营绩效体现出他们的经营能力,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地位、声誉和报酬。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成为企业理财目标追求过程中至关重要甚至唯一的力量。产权结构的这一变化,对企业决策和目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企业不再以利润最大化目标,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企业的长期稳定和稳步增长。他们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连续运转和稳定的原料来源,确保销售稳步增长,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确保自己晋升和名誉以及各种既得利益。因此,经营者成了一种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持久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出现就显得顺其自然了。由于所有权的淡化,企业经营者在提供企业会计信息时不得不考虑大股东、小股东、国家、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等各方的需求,而不能只局限于向股东大会报告受托责任。经理人竭尽所能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健康成长,自然希望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增强其信心。而投资者债权人进行决策需要了解的信息,当然主要是以会计报表反映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便成为会计的主要任务,从而决策有用观取代受托责任观也就成了大势所趋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就成为必然。由此可以看出,决策有用观的确立,无疑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财动因推动的结果。

(二)现金管理要求影响计量属性选择

历史成本法是旧准则和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要素核算的计价基础。在这准则体系中,历史成本不再是要素计量的唯一属性。这一变量也是体现了财务管理思想对会计准则计量属性的影响。尽管财务管理中对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的初始计量也使用历史成本法,但财务管理是以资金价值的变动和现金流的现值等思路为基础的。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与财务管理中的现金流管理思想相结合,就构成了折现现金流模型。折现现金流模型是企业理财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分析工具和管理方法,贯穿了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从债券估价、股票估价到投资项目的评价、企业价值评估等等。在新准则体系中,折现现金流模型为解决资产或负债无活跃市场时的计量问题上提供了可行的计量方法,因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三)筹资理念丰富了实质重于形式内涵

筹资决策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财务管理的筹资理念得到充分的运用,这一运用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新准则规定,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收入等交易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则应以现值计价,将未来应付(应收)金额与现值之差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未确认融资收益)处理。这一规定,事实上是将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与筹资、投资活动相区别,将交易实质与形式进行区别,体现了企业理财对会计的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作为财务管理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必将推动会计准则的变迁。因此,作为财务人员,除了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核算方法外,还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新会计准则,确保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1]贺忠敏.企业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协作[J].中国城市经济,2011,(26):151.

[2]曹钢.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7):395-396.

[3]周建林.浅谈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职能[J].河北企业,2010,(11):32.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财务会计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