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其对策

2013-07-23薛国龙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3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监督

薛国龙

会计作为企业重要财务管理构成,其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质量。会计信息失真很可能引发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从而给整个企业发展带来影响。

一、会计信息存在的质量问题

1.会计核算不实,未能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收人确认不实,多计、少摊或跨期结转成本费用,少缴或迟缴税款,违规避税。

2.出于某种不正当目的,利用关联交易、资产评估、合并范围、虚构或掩盖交易事实、虚拟资产挂帐等手段有意粉饰财务报表或编制虚假财务报告。

3.执行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力,内部控制不够健全或执行不到位,随意调节利润,以假发票报账,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不规范。

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成因

1.会计准则、制度存在缺陷

首先,会计准则为会计处理提供统一的基本规范,同时也给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因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同一会计事项处理中,企业可以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的多样性会加大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其次,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实施者,在会计核算方法、程序的选择及资产价值的评估等方面需要会计人员作出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不可避免存在评价估判差异。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失去客观和公正,就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职务上的便利。再次,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新的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有些已不太相适应,会计政策、制度的滞后性,给某些企业以可乘之机。

2.外部监管及执法力度不够

首先,会计信息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强。表面上有各行政执法机关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上各自为政。对个别违法行为总顾及人情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以罚代法。社会审计方面的监督力度也不强。其次,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单位处罚轻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仅靠经济处罚难以有效应对,有关刑事责任处罚方面手段较少,而民事赔偿更艰难,造成违法违规成本较低,使违规者存在侥幸心理,冒险为之。

3.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

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管理要求及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内控管理制度,可以确保企业各种信息的记录、归类和汇总等过程能够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必要前提。有些企业并未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即使有也未认真执行。有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对于重大会计信息及事项采取隐瞒手段,严重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其权力集中度高,在无有效约束监督下,就会出现权力滥用情况,甚至随意支配会计工作;有些会计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在管理者的授意下进行违规性会计处理,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

三、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1.完善会计法规政策,适应发展需要

通过多年努力,我国会计法规正逐步形成一套会计法律体系,还存在条框多,不够细化。随着企业经营方式多样化和环境复杂化,各项法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及时进行深化和细化。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在制度的统一性和灵活性上尽可能减少可供会计处理的选择余地,在收入费用、公允价值、无形资产的确认等方面更加明确具体,减少操纵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加大对指使财会人员进行造假的企业领导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建立对监管部门不作为的问责制度。

2.强化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优化外部环境

政府监督部门要增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处罚力度,进一步提高执法的严肃性,加大违法违规者成本。各执法部门要积极相互配合和协作,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和信息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稽核机制,利用网络化平台,加强对重点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日常监督。社会审计如会计师事务所要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充分获取审计证据和合理的专业判断,全面、公正、客观地鉴证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对其负责;要进一步增强和优化会计师队伍建设,提高执业人员素养,对于串通、伪造等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以确保行业客观公正性,真正发挥社会审计的监督作用。

3.健全企业内控机制,完善信息网络化

要有效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不断健全适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与管理要求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使内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在企业控制层面,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监事会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在会计系统控制层面,要建立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和稽核制度,合理分工,相互监督和制约;健全授权审批和日常信息核对制度,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账户处理流程和会计政策,依法合规编制财务报告。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资源管理,把以ERP为代表的全面资源管理活动,实现财务会计和经营管理一体化,把计划、采购、生产、销售、仓储等各经营环节信息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起来,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以确保企业经营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全面提升会计信息整体质量。

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执业水平

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和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原则,不谋私利。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教育,提升现有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要加快会计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不断充实会计队伍。积极推动会计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和执业水平。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出现了诸多质量问题原因较多,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加以防治。随着法规制度的完善,内控、监督机制的健全,防范措施的加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将不断得到提高。

[1]任瑞莲.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农业,2010(15).

[2]李宏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01).

[3]陈冰.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几点思考[J].金融经济,2012(04).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会计人员监督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夯实监督之基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