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西方诗风不同的根源:《江雪》与《公园里》

2013-07-20陶笑莹杭州滨兴学校浙江杭州31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江雪西方人恋人

陶笑莹 (杭州滨兴学校 浙江杭州 310000)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然而中西的诗歌在体式、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尽管在20世纪初的英国产生了以庞德、杜立特尔等人为代表的意象主义诗歌,这类诗歌收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较大影响,然而从西方的诗歌史上来看,西方诗歌的表意相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更为直接。诗人们会运用象征,但甚少关注意境。

诗歌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便是“诗风”的不同,而“一定历史时期中诗歌创作的倾向”也是诗风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作者通过两首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诗歌为例来探讨中西诗风不同的原因。

一、作品分析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品之一,大约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期间。作者被贬永州时期心情郁闷,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只能寄情与山水之间,以描写山水景色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在这首诗中作者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冬日垂钓图。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在本诗中,作者虽然表面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风景图,但是从深层角度来看,此诗是作者借景抒情,诗中的意象表现了时间凝固、停滞的意境和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境界,是作者对自己有志难酬的一种抱怨。这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含蓄地表达感情,尤其是愤懑、郁结之情。“《公园里》 一千年一万年也难以诉说尽,这瞬间的永恒。你吻了我,我吻了你,在冬日,朦胧的清晨,清晨在蒙苏利公园,公园在巴黎,巴黎是地球上一座城,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星!”这是法国作家雅克.普列维尔的一首爱情诗,这首诗把两双热烈的嘴唇的印合置于扩大了的时空背景中,让一对情人的亲吻在时间上的那一瞬、空间上的那一点,与时间的永恒、与空间的无限做出强烈冲突。然后让这矛盾的两极端互相过渡、互为转化,最后达成虽一瞬却永恒、虽一点却无限的张力统一。在这首诗中作者用直白的语言和文字,强烈的表达了一对恋人炙热的爱。并且将这种爱无限放大直至宇宙。

这两首诗都是表面描写景实质却是表达情,但是在表现方式上两诗却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就是中西方诗歌形成根源中的诗风不同。同样是写景,《江雪》是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描写。而《公园里》是从恋人吻的一瞬间、一个小点描写到宇宙,由小及大,由近到远。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便是中国文化是封闭的乡土文化而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海洋文化。中国人注重意境的描写,往往将感情先融入到大的背景当中,这样即使读者不能完全理解字词之间的深层含义也能在大背景的描绘之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进一步理解诗的主题内涵。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总是用最直接的语言表达感情,他们骨子里流淌的是开放的气质。西方人不讲究含蓄的表达感情而是直白的表现内心所想,因此他们能够从恋人充满激情的吻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从一对恋人看到人类乃至地球在宇宙中的美好。

《江雪》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有写无。诗中意象与境界的由远及近,将画面的镜头由远境推向近景,由“千山”“万径”直推到“独钓寒江雪”的那只鱼钩,显现了东方中国式的时空思维观念。《公园里》从恋人的吻写起,再写“清晨”“公园”“巴黎”“地球”“宇宙”,而地球在宇宙中,巴黎在地球上,公园在巴黎,清晨在公园,恋人在这冬日朦胧的清晨中。镜头从一点逐渐放大,从一对恋人逐渐到浩瀚的宇宙,这表现了西方人的无限宽广的心胸。

同样是冬日,在法国诗人雅克.普列维尔的眼里,冬天是充满热情的。因为在恋人炙热的爱的感染下,即使是冬天的早晨也不显得那么寒冷。诗中其实是描写了冬日早晨的严寒的,“朦胧的清晨”,用“朦胧”两字写出了清晨的寒冷。冬日早晨因温度太过于低将空气中的水汽都凝结成了雾气,所以才会觉得朦胧。然而即使在如此冷的冬日,因恋人的存在使我们感受到的只有温暖的爱意而全无冬天的严寒之气。

在语言运用上,中国人善于锤炼语言,喜欢练字。尽量做到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很有内涵的感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展现的是一片寥廓、浩瀚无边的大背景。而这么寥廓的大背景作者只用了区区十个字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仿佛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寂寥冬日的一片广褒天地。

二、根源探究

由于古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尾变化的语言,它不像英语那样有明显的人称、数和时态变化,表达上不如西方语言那么精确,因此汉语更具有模糊性,更加含蓄。中国古典诗词的显著特点就显现在简洁具体。这要求诗人必须具有行文简洁和表达含蓄的才能。

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抒情为主,西方最早的诗篇是叙事诗。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

诗歌的历史传统的差异是由两者不同的思维模式、文化背景造成的。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这种思维模式指挥下发展而来的诗歌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形成了意境说、教化说,西方则形成了典型说。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中国诗词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诗人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在《江雪》中,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诗人通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独钓”这些孤独、绝望的词语来勾勒出寥落、孤独的情感,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静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这一点也正能够印证到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不同性格特点与处事方式上。

[1]吴笛.世界名诗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3]张德明.世界文学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江雪西方人恋人
江雪
影子恋人
完美恋人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CC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
作为一个交谈者,一本书比一个朋友或一位恋人更加可靠
恋人对香
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