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化学学困生认知心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3-07-19李少兰

化学教与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信度学困生

李少兰 吴 星

(1江苏省江阴市祝塘中学 江苏 江阴 214415;2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在化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对学习往往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对重点信息给予的注意较少或根本无法找出,对所给材料无法进行加工或进行了错误加工,不会针对认知过程和结果进行反馈及调节等等,导致他们在内心深处对化学问题产生惧怕和自卑,不愿多动脑对所学化学材料进行加工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表现出一定的认知障碍。

为有效解决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化学学习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化学教与学的效果,笔者从化学学科实际出发,在查阅了有关认知心理研究成果以及多次征询扬州大学教授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心理调查问卷》,分别从加工障碍、注意障碍、准备障碍等方面设计测试题9道,并选择江阴市祝塘中学2011级高一年级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55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01人。问卷中所有的数据均使用SPSS11.0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探究在实践中消除学困生认知心理障碍,提高学困生认知能力的解决策略。

一、调查问卷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后,首先运用SPSS11.0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

1.α一致性信度检验

为了考察问卷的可靠性,首先要计算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α,测试得到的α一致性信度系数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数据来看,问卷各维度的α一致性信度较好,总量表α一致性信度高,所以认为该问卷基本达到了作为本研究的一个测量工具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表1 调查问卷中各因素及问卷内在一致性α信度系数

2.相关分析

由Spearman积矩相关统计得出了各维度及总问卷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调查问卷中各因素与总问卷的相关分析

从表2的统计结果来看,问卷中加工障碍、注意障碍、准备障碍等各因素与总问卷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且各维度间的相关均低于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这表明:各维度既能对总问卷作出贡献,同时各自又基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问卷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因此,本研究中对高一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心理障碍维度的分析是可靠的。

二、高一化学学困生认知心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运用SPSS11.0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并获得一定可靠性的基础上,运用SPSS11.0对高一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心理障碍各维度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分析。

1.高一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心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要弄清楚高一学生尤其是化学学困生学习认知心理的现状,我们首先对高一化学学习认知心理障碍各维度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心理障碍基本情况统计表

由表3统计结果可知:认知心理障碍中的加工障碍、注意障碍、准备障碍等各维度的统计结果整体呈正偏态分布。在认知障碍维度设计的9道测试题中,满分为36分,学生的平均分达到了24.53分,不难看出学生普遍存在一定认知心理障碍。如对问卷中“准备障碍”测试项第8题“上化学课或做化学实验前,我总是抽出时间来做好预习工作”的统计发现:学生选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的仅占28.3%。这可能主要是因为高一学生刚跨入高中的校门,他们对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阶段,以前的学习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让学生记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根本不会自学。但在高中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非常重要,而高一学生一时无法适应这种学习方式。

2.高一化学学困生认知心理与学习成绩相关性分析

为了分析高一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与化学学习心理障碍各维度的关系,我们根据高一学生第一学期期中、期末的化学成绩得分(满分120)高低将高一学生分成了3个不同组别(学优生:25人,104分~120分;中等生:202人,52分~103分; 学困生:28人,40分~51分),用t检验考察了学生化学成绩对高一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心理障碍的影响,结果见表4:

表4 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兴趣等因素与化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知,各项认知心理障碍与化学学习成绩都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学习心理障碍越大,化学成绩越低。根据上表结果,我们发现认知心理障碍对化学学习成绩有较大影响。从相关性系数据的大小可以看出各维度认知障碍对化学成绩的影响差别不大,但加工障碍略显突出,这是因为在化学学习中准备和注意习惯较容易养成,而对所学知识的加工则需要较长久的养成。

3.高一化学学优生与学困生认知障碍各维度差异比较

用方差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认知心理障碍的各维度的差异,通过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各项学习心理障碍的差异比较,可以更好地说明学困生在学习心理各维度上所存在的障碍。

表5 高一化学学优生与学困生在认知心理障碍各维度的差异比较

认知障碍的调查统计表5显示,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化学学习心理障碍中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学困生和学优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高一学困生平均得分 27.08,学优生平均得分 21.37。可见:在认知障碍这一维度上,学优生与学困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加工障碍维度。由表中加工障碍的数据可知:高一学困生得分 9.31、高一学优生得分 7.17,学优生比学困生有更明显的优势,学优生对已有材料的加工能力更强,这也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区分点。化学学习中学困生通常不是不具备一些基础知识,而是缺乏对这些知识的归类、整理、加工能力,不能把所学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体系,导致不会灵活运用。

至于在认知障碍的注意障碍与准备障碍两个维度上,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差异也是存在的,只是相对而言没有加工障碍那么大。这可能是因为注意和准备这两种认知能力较容易养成,所以在培养学困生认知能力上,我们不妨先从培养学困生的注意和准备能力入手,在取得一定成效后,再进行加工能力的提高。

三、问卷调查分析的基本结论与启示

调查问卷从注意障碍、加工障碍、准备障碍等方面设计调查测试题,并对祝塘中学2011级255名高一学生进行了认知心理的问卷调查,在采用SPSS11.0对问卷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使我们对高一年级部分学生化学学习认知心理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尤其是通过将学困生与学优生认知心理进行对照性分析后可以看出:目前,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心理障碍;从化学学科成绩来看,不同等第层次的学生在化学学习认知心理障碍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学困生和中等生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但学困生和学优生之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分析,学困生在认知心理方面表现为一定的注意障碍、准备障碍、加工障碍,其中以加工障碍尤为明显。

针对以上调查分析的结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敏锐地把握当前教育改革动态,不断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从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心理辅导入手,灵活运用各种载体和方法,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消除潜在的认知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不断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认知能力,提升化学学科学业水平,促进学困生更好健康地发展,切实把化学新课程的新理念落到实处。

[1]张晓华.学习困难生的心理障碍及教育[J].普中学院学报,2006,(2)

[2]戴斌荣.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 [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6)

[3]方赛赛.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及对策研究 [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肖谷清,肖小明,谢祥林.化学学习中的认知策略[J].化学教育,2004,(10)

[5]王玲编著.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信度学困生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科技成果评价的信度分析及模型优化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