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大疱病40例治疗临床分析
2013-07-16蒙艳
蒙 艳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柳州545005)
糖尿病性大疱病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1%,好发于病程长,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该病起病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总结我院2006至2012年以来40例糖尿病性大疱病患者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2012年来我院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大疱病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78岁。平均病程14.5年。发病部位:足部19例,手背5例,趾部合并、骼部7例,趾部、足部、小腿及骸尾部4例,下肢、骼部合并腹部4例,全身弥漫多发1例。大小不一,最小直径约1.3 cm,最大直径约6cm,疱内为澄清透明液体。入院时血糖值13-17mmol·L-1,平均15mmol·L-1,糖化血红蛋白10%,已合并感染10例。无明显诱因发病17例,发病前有压迫、磨擦、碰撞等轻微外伤史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9例使用前列腺素E1100μg静脉滴注,Qd,并用注射器抽尽水疱内液,>1cm的大疱内注入碘伏后包扎;对照组:21例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Qd,并用注射器抽尽水疱内液,予胰岛素外敷并包扎,共治疗2w。
所有患者,均应用胰岛素加强对糖尿病的治疗,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纠正代射紊乱。检查血糖值以监测糖尿病治疗效果。对糖尿病性大疱局部保持清洁,并结合全身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大疱治愈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比较,均(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愈天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愈天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分 组 n 治愈天数(d)治疗组 19 16±2.4*20±3.5对照组 21
3 讨论
糖尿病性大疱病为糖尿病的少见皮损,是糖尿病的特异改变,多发于病程长,病情控制差及全身营养状况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约1%。好发于四肢远端及双侧髋部、骶尾部;也可见于前臂及胸腹部,大小形态不同,可单发和多发;有轻微外伤史等诱因或自发性。本病表现为突发性类似烫伤的紧张性大疱,疱壁薄,透明,内容清澈,疱周无炎症反应[1-3]。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基础,高血糖时细胞肌醇代谢异常,山梨醇代谢活跃,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2)外周神经营养障碍,营养不良导致皮肤代谢异常,基底细胞的变性和表皮细胞溶解坏死,皮肤结构发生改变而出现水疱;(3)肾脏病变 钙镁离子平衡失调,多见于糖尿病尿毒症,可导致皮肤结构脆弱,在紫外线、受热、摩擦等物理损伤后激发皮肤分离形成水疱[4-7]。本病治疗除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改善营养不良、微血管病变和神经营养障碍外,有人主张用局部疗法或预防局部感染治疗[1]。前列腺素E1具有(1)改善血液动力学,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MP含量,发动其扩血管作用,降低外周阻力。(2)改善血液流变学,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3)激活脂蛋白酶及促使三酰甘油水解,降低血脂和血黏度。(4)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活性,具有一定的直接溶栓作用。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改善作用[8-10]。而碘伏具有抗感染作用,且对皮肤刺激性较小,可预防皮肤的感染。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经积极治疗,均临床治愈,但治疗组治愈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对糖尿病性大疱病的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1 董砚虎,钱荣立主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92-192.
2 李培梅,薛令军,马修云.糖尿病皮肤大疱症的诊治体会(附9例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3,12(1):223-224.
3 靖泽友,李华,黄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报道[J].重庆医学,2008,11(37):2485-2486.
4 张蕙芬,迟家敏,王瑞萍,主编.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86-487.
5 谢壮丽.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141-142.
6 岳建芳,韩圣虎.糖尿病大疱病9例诊治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1037-1038.
7 刘开渊,黄昭穗.糖尿病皮肤病变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5):316-318.
8 曲静,丁金芝,赵亮.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龙血竭治疗糖尿病大疱病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6(17):2630-2631.
9 杨青平.糖尿病大疱病13例诊治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9):287-288.
10 牛海涛,郭伟华.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大疱病12例[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3,1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