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推拿配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
2013-07-14梅江涛戴先文长安医院西安710016
梅江涛 戴先文 长安医院(西安710016)
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出现患椎失稳,骨质增生,软组织充血、水肿、痉挛等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其周围的交感神经,从而引起椎基地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特点是头颅旋转引起的眩晕,也可以有头痛、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疾病[1]。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丹参经过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水溶性化合物制备而成,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2]。
临床资料 选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病人7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成两组各35例。治疗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6~82岁,平均58岁。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35~83岁,平均59岁。
纳入标准 参照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3]。①曾经有猝倒发生,并且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实验阳性;③X线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
排除标准 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内耳药物中毒,位置性眩晕,神经官能症,糖尿病心脏病低血压引起的眩晕。
治疗方法 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200mg+5%葡萄糖250mL静滴,配合牵引推拿。对照组为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滴,配合牵引推拿。牵引采用坐位牵引,重量3~10Kg,依据患者体重、耐受程度加减,以舒适为度。两组各治疗15d,之后进行疗效对比,资料分析。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半年内没有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明显改善,颈部轻度发僵,稍有轻度不适,没有影响工作;有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变。
治疗结果 经过15d治疗,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χ2=4.6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包括椎间盘变性,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小关节松动,颈椎失稳,韧带损伤导致肌肉痉挛牵拉,炎性反应,从而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狭窄,进一步引起反射性基地动脉痉挛,使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减少,出现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等不适。朴镐骏等通过检测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甲襞微循环在微循环血管管襻清晰度、形态、管襻周围状况、血流速度和管径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证实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微循环有明显障碍。
牵引和推拿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纠正椎体小关节移位,恢复功能位,从而缓解椎旁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刺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微循环存在明显障碍,而中医药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显著改善微循环,使充血水肿消除,有利于疾病痊愈[5]。赵新梅[6]等通过研究证实,丹参等中药可以改善微循环,消除局部充血水肿,解除椎动脉及周围交感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从而缓解痉挛的血管,降低阻力,增加脑血流量以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改善血液的流变性而有利于血液的运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由中药丹参经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水溶性化合物制备而成,经大量临床前药理学研究证明是一个安全,高效,质量稳定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改善微循环,促进创伤修复等作用。丹参注射液是直接从生药材提取制备而成,其含有的其他成分不明,而且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因此疗效不稳定,同时不良反应多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他不明成分被剔除,成分相对单一,质量稳定,所以副反应相对于丹参注射液要少得多[7]。本次临床观察证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组效果优于丹参注射液组,所以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配合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是值得推广的一个方法。
[1]赵 强,朴京哲,蔡宝君.手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65-167.
[2]徐 杰,范维琥.丹参多酚酸盐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3):211-214.
[3]孙 宇.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记要[C].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徐 磊,赵继荣,刘 磊.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国内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5,26(1):72-73.
[6]赵新梅.止眩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2,23(2):93-95.
[7]李湘平,尹 桃.丹参多酚酸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4):61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