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谈柴静:她不啰嗦不爱玩
2013-07-08邓妍邵登
◎邓妍 邵登
2012年12月23日,柴静《看见》签售会在中心书城爆棚,热情的读者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看见》首印五十万册,刷新了出版纪录。为何会如此火爆?柴静热已成为一个现象,进入人们议论的范畴。
柴静的“娘家哥哥们”也来到深圳,为《看见》捧场助阵。他们都是新闻、出版、电视界的知名文化人,是名震京城的老男人局中的“常委”。在尚书吧,老男人们围坐在四方桌前,品着茶,“闲聊”他们所认识的柴静。
老男人局中的柴静枯燥,不爱玩
老男人局到现在已有七年了,由趣味相投的新闻、出版界文化人组成。他们大概一个月就吃一次饭,只要有局大家必到,其它事都“靠边站”。他们不讲究吃什么,而在于跟谁吃。只要聚在一起就天文地理文学八卦,无所不聊。读库主编张立宪(老六),《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出版人杨葵(老颓),作家李辉,独立戏剧制作人、编导牟森,都是老男人局的“常委”。偶尔会有几个姑娘飘过,就包括了柴静、王小丫、陈晓楠等。
柴静是这个局的积极参与者,时常是众老男中就她一个女性,而且还是个美女。“但是我们不太把她当女的看。”杨葵语出惊人后,接着补充道:“因为她不啰嗦、不事儿妈,敢跟我们众老男拼酒,而且是白酒。当然她喝得也不多,也从来没喝高过。因为老男人局从来不劝酒,都是自我把控。”
说到众老男印象中的柴静,“枯燥,不爱玩”,杨葵蹦出两词,“她喜欢一直追问,不爱空泛地下结论。比如说到某某写的东西不好,她会问为什么不好。因为他太抒情了,她又问:为什么抒情不好。”在有次杨葵的新书发布会上,柴静几个问题都把他给问蒙了。“有时候会被问得很烦,但她的这些细致追问也不断帮助促发我的思考。”
在好友王奇的眼中,柴静人如其名,很安静。她愿意跟你聊天,却很少讲段子,她会陪你喝酒,但在大家都喝趴下的时候,会默默帮你收拾。对于《看见》,王奇最感动的是书中的几个细节,非典时期,柴静只身一人闯进隔离病房,在进入病房之前,她转过头来,向大家微微一笑,这个镜头当时在电视上放了很多遍,这个瘦弱的姑娘身上充满正能量。
摩羯女柴静写书酝酿三年,印刷前还在修改
《看见》是柴静酝酿了三年的成果。在写书前,她最大的顾虑是一个记者在书里写那么多的“我”是否不妥,老六说不在于写的是不是“我”,在于你写的是不是“人”。老男人局给了她很多建议,老六和杨葵还参与了其中的编辑工作。这本书因此被柴静称为是不同的人相互推进完成的结果。
牟森说,柴静原本并没有想过出书,真正打算动笔,便是在与这些文人朋友的饭局中,被半建议半逼迫:“对于柴静来说,写好台本,把新闻做好播好,她的工作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她自认是个电视人、是个记者,出书这件事原本离她很远。”尽管没有出书的这种打算,但柴静在生活中却是个有心人,作为朋友,牟森对柴静的习惯很了解:“现在记日记的人很少了,柴静算一个。她愿意将经历和感悟变成文字,每次做完一期节目她还会写博客。”
柴静创作《看见》时,电脑旁边贴着牟森的一封信:“你是要写一本书还是一个集子?如果是一本书,就要有书的结构。”包括牟森在内的很多朋友都认为柴静不能将这本书写成博客的合集,结果让他们看到,柴静非但没有偷懒,反而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她真的给这本书累惨了。”杨葵一语道出了柴静为此付出的努力。“柴静是个摩羯座,性格特轴,她就是那种关起门来能在里面使劲蹿门的。从表面上看起来,她是那种对答如流,特别场面的人。实际上,柴静在书中花了很大的功夫,这都是我们亲眼目睹的。”在出书前,众老男建议:这本书里要有新东西,不只是之前的博客合集。就在去年夏天,陈晓卿拍了一张照片:柴静的正脸,杨葵的后脑勺。柴静用这张照片在微博上宣告新书就要出版了。可是直到今年11月,这本书就已经要送厂开印前,她还在不断地改,出版社都等急了。“改到后来我们都烦了,就说她‘你要当文豪呀,你一主持人,大家不会对你的文字过多苛求。’”三年来半夜里她就忙活儿一件事:苦逼改稿。待到后来再送到杨葵他们手上的文稿,已经与最初看到的一稿有了天壤之别,前三章甚至是完全重写的。
作家柴静《看见》叙述既文艺范也报告文学式
《看见》首印就五十万册,刷新了新书出版的纪录,深圳签售会一天就签了四千本。有人用“火得一塌糊涂”来形容柴静。对此,做了近20年出版的杨葵认为,名人出书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已经资源枯竭,对出版社来说,柴静是名人出版的好资源。出版社一直在约,她也没答应。直到三四年前才开写。此外,柴静的粉丝都属于买书的群体。等待的过程,就像是饥饿疗法,让这本书到最后出现了“爆发”。
作家李辉认为,这不单是本电视名主持的书,还给文坛带来了新内容。“柴静是很文艺的人,她的每篇博客文章要单独拿出来看都特别好。超越了一般散文家、小说家。她的语言干净利落,是报告文学般叙述方式。她很少用长句,都是短平快的语句,在电视节奏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
牟森认为,非典之后,柴静就广受关注。他最早接触柴静的文字是从报纸上,当时他与柴静在同一份报纸上发表专栏,两人的名字经常相距不远,牟森会看看柴静的文章,然后感叹一声:“不错!”他认为,柴静是个计划性很强的人,有记日记、写博客的习惯。每次做完节目,都会写文章。书中的内容跨越了十年,日记、博客就是素材积累。
记者柴静她对自己很用力,所有选择就为干好本职工作
公知、文艺青年、美女、意见领袖……柴静身上有很多头衔,而在杨葵看来,她选择所有的事就是干好本职工作——记者,并为之付出极大的努力。一个人十多年认真干好一件事,到最后这件事就会变得丰富有内容。
牟森也直接用“她就是个记者”来总结。“她是一个将记者这份工作做到出色的人,不愿做意见领袖,甚至不愿用自己的思维影响他人。”牟森说,“小柴每次一来‘局’就谈业务,针砭时弊。她是对世界、国家宽容,而对自己较劲的人。有些人也包括我,喝多了就骂骂咧咧的,但小柴从不会这样。小柴确实很用力,但是她用力在自己身上。”
“的确,柴静在写这本书时,就有种态度在那——她对新闻记者的重视度比写作者的身份要高得多。”杨葵认为,这是36岁的年纪应该有的内容,冷静地说尖锐的话。
李辉认为,这十几年中国媒体是浮躁而高度娱乐化,而柴静作为一个记者则是例外。她继承了1980年代媒体人的精神,有担当,有新闻责任感,她的节目关注人,寻找人情感中最脆弱的地方。在读者对媒体人不满的情况下,柴静等媒体人就会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