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教育在高校德育体系中的探索实践

2013-07-02徐媛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徐媛

[摘要]目前高校的德育教育以传统德育模式为主,显得过于直白和彰显。运用隐性德育理论对大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使德育教育回归生活,以提高高职院校思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助于开拓德育教育的新领域,扩展德育研究新视野,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同时为完善德育教育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显性德育;隐性德育

高校德育工作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塑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人格。传统德育教育主要以两课为形式开展,用外显的方式以道德、理论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的行为。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体要求,教学内容存在形式主义的倾向,与现实生活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高职院校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是一个具有个性和自我精神的群体,他们在思想素质方面表现参差不齐,反叛精神更为突出。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要取得成效,仅仅依靠传统显性德育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一、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现状

(一)传统德育模式过于直白和单一

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传统模式主要是通过两课形式开展。在实际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于两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过于直白和单一,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当前的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现实,很难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德育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需求

传统以显性教育为主的德育模式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以纯粹的灌输作为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模式只能灌输知识,但是真正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信念、情感、行为多方面的融合,这些远比知识的堆砌要困难得多。传统的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主要突出了政治功能。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很难在千差万别的个体中形成共鸣。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现实状况的特殊性给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1)职业性特点。与普通高等院校以培养研究型、教育型人才目标相区别,高职院校走的是“校企结合”办学道路,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其职业性,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围绕着职业特点、行业规范来展开。

(2)应用性特点。我国的高职院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和造就面向工、农、商、贸、医、教育和艺术企事业单位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学评估体系中,评价学生的标准是以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为主。道德教育在学校课程中严重失衡,德育课程被认为是副课而受到冷落,因此德育教育效果很难尽如人意。

(3)教育对象的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存在差距。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进入理想大学就放弃了追求。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着不如本科学生的自卑感。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感觉迷惘,认为前途曲折。因此,很多同学只是在混文凭,表现在学业上面的不思进取,成天沉迷于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二、德育视域下隐性德育范畴与作用

高校德育形式与内容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德育教育已不能满足当前德育教育的要求。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思想和心理具有“自身免疫效应”,每个人都有其自身所固定的思想体系,当与之相区别的外界观念被人感知或察觉的程度越大,它所受的阻抗也就越强烈,当然它被个体接受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学者提出隐性德育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寻找一个传统德育之外的可行的教育方法。

(一)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的辩证关系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它是美国学者杰克森在1960年正式提出的,后来影响到欧美诸国及日本等国,我国学者普遍认为,隐性课程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先前的预料,对大学生的精神层面的培养并达到德育教育的真实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关系:一方面二者互为补充,互相渗透转化;另一方,特别是在对人的情感、意志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更多地表现为非物质性和精神文化潜能的再现,这是显性德育课程永远也无法达到的效果。高校德育中的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犹如人之双脚,鸟之双翼。人的双腿要很好的配合才能走路,鸟的双翼要很好协调才能飞翔。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是德育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实践中,应该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开拓更广阔的德育空间,构建成完整的德育体系。

(二)隐性德育的范畴

隐性课程对人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实施德育教育和个性教育的一种方式。高校德育教育隐性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是高校实现教学目标,通过隐性的、非公开的方式,来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

相对于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难以预期的、对高校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影响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划分。

1、物质层面的德育资源

物质层面的德育资源是指一切影响学生政治认识、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心理素质、法纪观念等方面的物质的总和,包括:建筑风格、学校整体环境、标志性雕塑以及各种物质设施。校园的环境是容纳学校教书育人的场所,它所蕴含的社会期望与要求、价值观以及对审美的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价值观。

2、精神层面的德育资源

精神层面的德育资源包括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资源。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良好的校风既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之一,又在教育和管理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它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建设好的校风是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学风则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可见,学风既是一种学习氛围,同时又是一种群体行为,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优良学风的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反过来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作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教育理念、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体现。教风即教师风范,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教风是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风也是一个学校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风好,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可信度。因此,教风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

3、个体层面的德育资源

个体层面的德育资源是指学校中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所展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会产生暗示、熏陶、模仿、感召等作用,在很多时候,甚至能超过一般教学所达到的效果,对人起到重要的影响。学校中管理者和教师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特点,都作为榜样,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认知、道德观念。特别是由个体行为所表现出来人际环境和氛围,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隐性德育的作用

1.提高积极性。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灌输的方式,将道德观念讲授给学生,学生参与度不高,总认为是一些空洞的说教,学习积极性不高。隐性课程是通过平时的活动、以主动的形式去接受德育教育,学习的形式更为轻松,效率也能够提高。

2.引导政治方向。政治引导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作用之一,隐性德育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关于价值导向、政策导向以及目标导向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政治观,能够让学生保持正确的方向,不至于误入歧途。

3.激发精神动力。所谓精神动力,就是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通过隐性德育以间接的方式激励学生,让他们能够积极向上,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精神动力,使他们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探究隐性德育在高职院中的具体实施途径

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求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片面式”为整体式,变“灌输式”为“实践式”。因此,通过探索隐性德育在高职院校的德育模式的实施途径,构建完整显隐结合的德育模式,可以指导和推进高职教育德育健康发展。

(一)挖掘隐性德育资源

教育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意识、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而这种无意识的学习结果往往与学校的管理制度、群体生活、学习环境等密切相关,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学校课程方面的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存在于德育专门课程、各专业学科课程及活动课程与教学中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三种类型。而即使在专业课程中,也隐含着价值观、理想、道德、信念等隐性的德育因素。实际上,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在实际实施中是相互交织的,相互包含的。在显性的德育的过程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是显性的,但所蕴含的教学态度、言谈举止甚至衣着打扮无不在传递着教育信息,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这是平时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教育形式,属于隐性德育的范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自身的因素对于德育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除了教师自身因素外,教学的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都蕴含着隐性德育的元素。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从各个角度去出发,有意识的运用这些潜在资源,让其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二)注重历史的传承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这些传统和文化都能够成为一种潜在的德育教育因素,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例如,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这些都作为隐性德育资源促进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校训的德育作用,就在于能促进个人价值内化,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定向,有意或无意地按照它的基本精神来塑造自己,这是一种最为宝贵的精神力量。

(三)结合专业、突出特色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是各行各业的共同道德规范。而在高职院校中,专业的不同意味着今后工作岗位的不同,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应该更多地体现行业道德的要求,体现专业特点。这是因为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实现企业与学校德育途径的对接,是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转型方向。这种形式为高职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教育实践,拓展德育的空间,深化理论教学并且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要求,最终转化成固定的道德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古至今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所学专业,以及从后的从业方向,有意识的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

(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辟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迎接这种挑战,大力开辟网络途径来扩大德育教育的影响力。这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发展的方向。要加强网络监管,组建信息管理队伍,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利用QQ、微博等网络工具,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网络环境。还可以借助虚拟网络与现实结合,创建校园网站、班级网站,开展网络的党团建设、心理咨询等工作。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充实德育内容、扩展德育阵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只有将隐性德育与显性教育相互补充,在各方的重视和努力之下协同作战,才能完成这一复杂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张岩.高校中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关系[1]《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2]李文博.自我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刘潇.学习型社会视阈下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辨证与路径探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4]赵学通.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探讨[J]《教育探索》,2012年

[5]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杨晓宏 等.中国大学校训的文化意蕴剖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

[7]董煜峰.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