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二中院:司法公信的阶梯

2013-06-29刁效林

上海人大月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委会公信力庭审

文/吴 玲 刁效林

上海二中院:司法公信的阶梯

文/吴 玲 刁效林

司法公信力提升是今年“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以来的热词。近年来,上海二中院在推行司法公信力建设中,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由诚取信、由公取信、由明取信、由能取信、由廉取信、全面建设”的阶梯式发展道路。

该院从2010年开始,主动邀请法学专家、学者、法律院校师生、律师等专业人士,在全市法院率先开设“法律志愿者窗口”,每周一、三、五义务为来访群众、诉讼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活动,窗口常常“人气爆棚”。

在开展“知名法官精品案”活动的十多年间,该院先后有36件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录用,位居全国各级法院之首。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魏英杰对前年该院审理的上海“11· 15特大火灾”系列刑事案件专门作出点评:“电焊工有罪获缓刑,破了以往发生公共事件拿临时工或一般责任人顶包的魔咒。这才是正视问题的态度。”

“先公后信,无公不信”,二中院致力于打造“案的公正”、塑造“人的公正”,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法的公正”。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主任计时俊在看完二中院的《告知书》后,感到吃惊不小,《告知书》明确他所代理的一起案件将经过该院审委会讨论,并标明了所有委员的名单信息,还告知他可以对所有委员申请回避。“以前案件上法院的审委会讨论好像是个秘密,当事人是不会知道的。”这次《告知书》确实让计律师感到二中院的做法很新。

在这点上,二中院在全国法院中“第一个吃螃蟹”。审委会在法院构成中地位特殊、作用重要,但绝大多数社会公众完全不知道有这样一级法定审判组织,更没有途径知道自己的案件是否由审委会决定、审委会都是哪些人组成、这些人和诉讼中的对方是否有利害关系。二中院依据法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规定,主动赋予当事人申请审委会委员回避的权利。自2011年3月开始,该院所有经审委会讨论的案件都经过了向当事人告知的程序,所有审委会委员的信息也公布在二中院门户网页上供公众查阅。

作为首批“全国司法公开示范单位”,该院早在2011年就开始推行二审案件开庭、一审案件人民陪审、申诉案件听证、裁判文书附录法律条文常态化等司法公开举措。近两年开庭率、陪审率等数据大幅提高,显示该院司法透明度的逐年提升。

司法能力是司法公信的关键。去年该院推出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20条意见,在庭审中增加了一个“劝解引导环节”便是其中一个创造性的亮点。比如,在一起交通事故引发案件的庭审中,肇事人庄某和受害人带着戾气互相指责,保险公司的律师则对赔偿金额寸步不让。庭审辩论环节结束时,各方之间的气氛可谓剑拔弩张。如果法官直接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显然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可能在情绪上转过弯来。这时,承办该案的法官运用“劝解引导环节”先做起了情绪疏导。一番通情达理的劝解之后,受害人感觉到自己的不幸得到了同情,庄某也承认自己驾驶行为违章,保险公司也拿出诚恳的态度愿意对受害者直接进行补偿。各方情绪得到舒缓,法律责任界定清楚,最终和解撤诉,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公生明,廉生威”,只有保持廉洁,才能赢得信任、树立权威,使司法裁判为公众所信服。该院主动开展案件廉政回访,改变以往被动受理投诉举报的模式,由廉政监察员主动向案件当事人征求对审判人员司法廉洁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两年来已经回访案件1600余件,回访当事人、代理人近3000人。

今年3月8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该院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实施意见》,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如针对“执行难”问题,《意见》提出加强辖区协助执行网络建设、完善“民生案件快速执行通道”工作机制等。

猜你喜欢

委会公信力庭审
严冬过尽绽春蕾——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齐心协力战疫情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我国庭审网络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
人民法院庭审须全程录音录像
“公信力”和“公信度”一样吗?
穆巴拉克庭审辩护开始
孤行独思录
关于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