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3-06-28邹亚毅梁汉欢彭可雨
邹亚毅 阮 兵 梁汉欢 彭可雨 张 洪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研究
邹亚毅 阮 兵 梁汉欢 彭可雨 张 洪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64排螺旋CT治疗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根据Debakay分类标准,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Ⅰ型患者为15例,Ⅱ型患者为11例,Ⅲ型患者为24例。所有患者都可以清晰看到清晰破口、真假双腔以及低密度线样内膜瓣影,假腔直径最大为47mm,真腔直径最小为5mm,有21例患者可以看到在假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此外,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5例患者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4例患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6例患者累及腹腔干,5例患者累及肠系膜上动脉,14例患者累及髂总动脉及其分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筛查疑似主动脉夹层的一种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会对患者生命产生严重威胁的主动脉急症,主动脉内膜由于各种原因儿破裂之后,血液流入内膜下中膜,从而导致主动脉中膜撕裂剥离并进而形成套管。该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因此需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诊断以及治疗[1]。近年来,螺旋CT血管造影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64排螺旋CT对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诊断,现在对该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年龄为54.7岁,病程为8h~3年。此外,合并高血压患者为39例,胸腔积液患者为9例,心包积液患者为5例。临床表现主要有37例患者为胸背部撕裂性疼痛,8例患者为腹痛,5例患者为胸闷、气促。所有患者在进行CT检查之前都进行相应的B超检查,而且均没有手术治疗史。
1.2 研究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CT扫描之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过敏试验检查以及呼吸训练。使用飞利浦Brilliance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检查,对于扫描参数,调节管电压为120~135kV,管电流为350mA,层厚选择为1mm,重建间隔选择为1mm,螺距选择为1.4ram,转速选择为0.45s/r。使用1.5~2ml/kg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流速选择为3.5~4mL/s。将扫描所得的所有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综合使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显示(VR)以及仿真内镜(VE)等各种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处理[2-3]。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根据Debakay分类标准,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Ⅰ型患者为15例,Ⅱ型患者为11例,Ⅲ型患者为24例。所有患者都可以清晰看到清晰破口、真假双腔以及低密度线样内膜瓣影,假腔直径最大为47mm,真腔直径最小为5mm,有21例患者可以看到在假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此外,在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5例患者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干,4例患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6例患者累及腹腔干,5例患者累及肠系膜上动脉,14例患者累及髂总动脉及其分支。
3 结 论
主动脉夹层也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同时也是最为危险以及最为复杂的心血管疾病之一[4]。近年来,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不断的提高,该病患者在发病之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80%左右的患者会在6周之内死亡,因此,尽早的对该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是是治疗的关键[5]。
临床上,对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断可以明确的判断主动脉夹层分型、病变范围、是否累及重要的分支血管以及内膜撕裂(破口)部位等,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临床上常用Stanford分型以及DeBakey分型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分型[6-7],这两种分型又有其各自的分型。DeBakey根据内膜撕裂的部位以及假腔范围可以分为三型:Ⅰ型为起源于升主动脉而且累及腹主动脉,Ⅱ型为胸主动脉夹层仅仅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又可以分为两组:起源于胸主动脉,但向下没有累及腹主动脉的ⅢA型以及起源于胸主动脉,而且向下累及腹主动脉ⅢB型。Standford分型在临床上可以分为A、B两型:A型为只要夹层起源累及升主动脉即可,B型为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而且没有累及升主动脉具体见表1。
表1 临床主动脉夹层常用分型
主动脉夹层主要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大多数患者都具有高血压病史,胸痛、腹痛或者伴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高血压一方面加快了主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同时也是主动脉内膜撕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临床上,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以及四肢血压不等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表现,而且以急诊和就诊的形式占主要部分,必须对该类患者及早的继续治疗。临床上主要有内科和外科两种治疗方式,对于内科治疗,主要是进行降压以及减慢心率处理,而对于外科,则需要根据患者主动脉夹层的具体分型来制定治疗方案。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6∶9,合并高血压患者为39例,37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背部撕裂性疼痛,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
对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外科治疗主要是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的,因此能够对主动脉夹层类型、内膜剥离范围以及程度、真假腔、破口的位置和数量、有无血栓、主动脉分支动脉开口以及受累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对指导治疗以及愈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前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是根据DSA或者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准确率比较低,而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此外还受到主观等因素的影响[5]。DSA虽然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其操作复杂,而且是一种有创检查,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与以上方法相比,64排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而且具有较快的扫描速度以及更高的时间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而且能够对主动脉的主要分支能够清晰的显示。此外,其强大的后处理能力能够使医师从不同的角度对病变的范围、病变程度等进行观察,从而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使用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进行扫描时,建议将扫描范围选择为上自第四颈椎,下至股骨颈部[8-9],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使双侧颈总动脉、椎动脉起始部、双侧髂动脉等部位清晰的显示。
图1
在解剖上,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以及左锁骨下动脉是主动脉首先分成的一些重要血管。双侧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第一段,穿过第6至第1颈椎横突空,然后在经过枕骨大孔到达颅内,大约第4颈椎水平,双侧颈总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起始部位都能够得到清晰的显示,同时通过血管的腔径能够大致的确定哪一侧是优势血管。
主动脉夹层大多时候会累及较广的范围,部分会累及髂动脉,甚至累及股动脉近端。股动脉通常会被选择作为介入手术的穿刺点,如果仅仅依靠医师的触摸进行确定,很容易误选。如果选择了受累及的血管作为继而手的穿刺点,那么则会大大的增加介入手术的困难程度。而CT扫描则可以使股骨动脉近端的情况得到清晰的显示,从而为介入手术前选择优质的血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扫描范围的增大,会增加患者的受辐射剂量,而这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然后选择合适的扫描范围。
此外,建议进行一次常规的平扫,平扫可以使合并钙化的内膜异位情况以及血管的管径得到显示。在平扫范围内,如果边缘血管增宽,那么可能就会是扫描范围加长。增强扫描时候,应该选择升主动脉根部作为触发层面,在平扫的时候,如果发现病灶累及升主动脉的根部,那么需要尽量的选择真腔作为触发点。
对于数据的后处理,主要包括:①主动脉全程以及重要分支血管的VR图像,可以大概了解病灶的范围,同时也能够显示主要分支血管的大体情况。特别是厚层的MIP,可以使病灶的真假腔的分别得到直观地显示,同时真假腔的径线比例关系也可以进行测量。如图2。②显示夹层真假腔的比例、形态以及径线,如果是螺旋状的撕裂,就会降低微创治疗的可能性。如图3。③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大小以及数量等。显示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与夹层病灶的比邻关系,根据该关系,如果累及开口部位时候,则需要对真假腔和分支血管开口关系以及主要分支血管的血供情况进行清楚的显示。如果没有累及分支血管,则需要对夹层病灶和分支血管开口的距离以及分支血管的血供情况进行清楚的显示。
图2 夹层真假腔的比例和形态
图3 夹层成螺旋状撕裂
总之,64排螺旋CT具有简便、迅速、准确度高以及费用低等众多优点,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能够对主动脉夹层类型、内膜剥离范围以及程度、真假腔、破口的位置和数量、有无血栓、主动脉分支动脉开口以及受累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作为诊断筛查疑似主动脉夹层的一种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1] 张惠英,陈伟彬,宫凤玲,等.256层螺旋CT在外伤性胸主动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2011,6(11):1381-1382.
[2] 荘高明,叶海鸣,林波淼,等.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21(2):291-296.
[3] 刘锦荣,陈仲良,陈逸娜.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33):120-121.
[4] 李乐雯,张艳,王家昆.心血管覆膜支架材料学特征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治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4):6401-6404.
[5] 邢海凤,闵智超,吴晓红,等.64层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1,20(3):149-151.
[6] 陈卫平,张建梅.64排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1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30-1431.
[7] 王宏,许建铭,李晓兵,等.64层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04):554-563.
[8] 张贵平,胡秋芳.64排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9):1373-1374.
[9] 倪明,吕维富,邓克学.64排螺旋CT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5):29-32.
Diagnostic Value of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Aortic Dissection
ZOU Ya-yi, RUAN Bing, LIANG Han-huan, PENG Ke-yu, ZHANG Hong
(Gaozhou People’s Hospital, Gaozhou 5252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64 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ortic dissection and analyze.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0 March to 2012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64 row helical CT in treatment of 50 cases of aortic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According to Debakay classification, 50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15 cases of type I patients, patients with type II 11 cases, type III patients of 24 cases. All patients can clearly see clear break, true and false cavity and low density linear intimal flap, false lumen diameter is 47mm, the true lumen diameter minimum 5mm, 21 patients can see the mural thrombus in the false lumen. In addition, in 50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5 patients with aortic dissection involving the brachiocephalic trunk, 4 cases involving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6 cases involving the celiac trunk, 5 patients with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14 cases involving the common iliac artery and its branches. Conclusion Evaluation of aortic dissection 64 row helical CT angiography has high accuracy, a preferred imaging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screening suspected aortic dissection.
64 row spiral CT; Angiography; Aortic dissection
R543.1
B
1671-8194(2013)19-0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