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其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

2013-06-28李晓婷卞显红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3年4期
关键词:转移性格兰杰纯收入

李晓婷,卞显红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其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

李晓婷,卞显红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以1995-2011年的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和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数据为样本,探讨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首先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和农村居民旅消费的关系,然后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对数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存在正向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最大;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双向影响关系,和工资性收入、财产与转移性收入之间是单向影响关系。

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数回归模型

引言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8.73%,而同年,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总花费只占国内居民旅游总花费的23.3%,远低于城镇居民旅游总花费。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为471.4元,低于城镇居民1995年的旅游消费支出,同时期城镇居民的旅游花费是农村居民的1.86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除个别年份,自2000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城乡旅游消费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但是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并未随之有较大的提高,而且,自2000年,农村居民平均旅游消费倾向逐年下降,说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降低。

从国内外学者对居民旅游消费的研究可知,人均纯收入水平、政府政策、生活消费支出、消费观念、政府支出、城镇化、居民消费惯性和城镇居民的示范效应等均是影响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因素,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最主要的因素。赵东喜、刘永涓认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受自身收入、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1]。徐海军、黄震方、侯兵认为,农村居民旅游的基础条件逐步形成,但是缺乏政策鼓励和支持,也没有形成经济规模,市场供给存在缺陷,这些均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2]。陈琦认为,农村居民纯收入是制约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农村设施落后、适合农村居民的旅游产品较少也是制约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因素[3]。王莹、杨晋认为,优惠政策、保障政策、管理政策、假日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了居民的旅游消费,并从性别、年龄、职业探讨了这五大政策带来的影响程度[4]。Bruce Prideaux认为,旅游流的受个人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个人因素包括生活形式、文化、对目的地的期望等,经济因素包括竞争力、汇率、收入水平、国家经济状况等[5]。

虽然国内学者对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的研究较多,如祁毓[6]、葛晓鳞[7]、张秋慧[8]、纪明[9]、李敬强[10],但是对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很少。本文从不同收入来源角度进行研究,此研究更有针对性,有助于了解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低,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

一、数据来源和模型说明

本论文采用对数回归方法建立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与转移收入之间的关系函数模型。为了避免为伪归现象,

首先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及异方差性的存在会影响变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所以在进行格兰杰检验之后,需要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性进行检验。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避免数据的剧烈变动,建立如下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与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与转移收入之间的对数回归模型:

其中CCON表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GSR表示工资性收入,JJY表示家庭经营收入, CCZY表示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与转移性收入数据来源于1996-2012《中国统计年鉴》,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数据来源于1996-2012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

二、不同收入来源与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变化趋势

图1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收入来源多元化。(1)家庭经营性收入一直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所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由1995年的71.3%降为2010年的47.8%。(2)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22.4%增加到2010年的41.1%,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市场完善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由于科技发展,农村居民在农忙上花费的时间减少,从而拥有更多的时间进城务工;农村居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也提高了农村居民进城工作的机会。所以,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得比重增加。(3)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所占的比例很低,由1995年6%增加到2011年17.49%。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以住房租金、储蓄利息为主。目前,我国农民除了银行存款和住房出租外并无其他渠道获取财产性收入。由于土地不能自由流转,其中大量土地和房屋长年荒废,影响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农村金融制度不完善,农村居民选择的金融工具基本只有储蓄,但是储蓄收益率低,也影响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待遇,这导致了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低。

从图2可以看出:(1)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纯收入的贡献率大于财产与转移性收入,说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更有拉动性。这主要是因为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小,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自1998年(除2004年和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最大。因为农作物价格每年变化幅度不大,而农业收入又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部分。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所以与工资性收入相比,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较小;(3)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化趋势和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变动趋势大体相同,由此猜测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主要受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下面进行实证验证分析。

图2 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贡献率和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增长率

三、实证分析

(一)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需要满足变量是平稳序列或者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利用Eviews6.0,容易验证ln CCZY,ln JJY,ln GSR,ln CCON均是1阶单整序列,且呈(1,1)阶协整关系,即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下面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ln CCZY,ln JJY,ln GSR不是ln CCON的格兰杰原因,说明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均影响农村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拒绝CCON不是JJY的格兰杰原因,即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是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与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双向影响的;接受CCON不是CCZY和GSR的格兰杰原因,即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不是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与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之间是单向影响关系。因此,可以构造ln CCZY, ln JJY,ln GSR和ln CCON之间的回归模型。

表1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回归模型,如果解释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会导致参数估计量的经济含义不合理,并使模型的预测功能失去意义,所以必须要对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本文采取相关系数检验法。利用eviews6.0,对ln CCZY,ln JJY,ln GSR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ln CCZY,ln JJY,ln GSR每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6以上,高度正相关,说明ln CCZY,ln JJY,ln GSR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不能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利用主成分回归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主成分回归

对ln CCZY,ln JJY,ln GSR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相关分析结果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看以看出,

表3 主成份分析部分结果

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8.07%,所以只提取第一主成分,以PC1表示。

其中,Z ln CCZY,Z ln JJY,Z ln GSR分别表示ln CCZY,ln JJY,ln GSR的标准化变量。

建立ln CCON与PC1得回归方程,方程如下:

对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和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分别采用怀特检验法和Q统计量法。进检验发现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但是存在异方差性。以残差绝对值的倒数为权数变量对模型进行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经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且通过了t检验与F检验,由值可知方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如下:

将(2)式方程变量带入到(4)式中,并将标准化变量还原成初始变量,得到ln CCON与ln CCZY, ln JJY,ln GSR之间的关系式如下:

(四)模型分析与结论

由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对其他收入不产生影响。说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变化会刺激其家庭经营性收入变化,这也说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主要来源于其家庭经营性收入。

模型的拟合系数达到了0.936,说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与转移性可以很好的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做出解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其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提高,但是其旅游消费水平发展缓慢(2011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增长率为0.036),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较快。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而且农产品产销组织方式相对落后。医疗支出和交通通讯支出增长较快,和1995年相比,2011年医疗支出和交通通讯支出分别增加10.28倍和16.2倍。同时农村居民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衣着支出、居住支出也相对增加。

从关系式看出,不同收入来源具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其中,财产与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0.148)和工资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0.162)显著低于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0.358)。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每提高1元,其旅游消费支出增加0.358元;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每提高1元,其旅游消费支出增加0.162元;农村居民财产与转移性收入每增加1元,其旅游消费支出增加0.148元。说明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均对其旅游消费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其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水平影响最大,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更能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虽然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相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和不可预见性。农村居民主要从事体力工作,工资较少,而且由于经济危机和自身素质低等原因,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就业压力更大,竞争力不足。家庭经营是农村居民比较熟悉的工作,家庭经营性收入更具有稳定性。同时,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保守、谨慎,所以农村居民消费更多的以家庭经营收入情况为判断依据。虽然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增加较快,但是其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较小,(截止到2011年,农村居民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占其人均纯收入的17.49%),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很小。所以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水平是提高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关键。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需要完善惠农政策,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价格,完善农产品销售路径。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在其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对其旅游消费水平也具有同向影响性。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需要增加农村居民就业途径,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其素质,增加其竞争优势。同时,建立完善市场制度,确保农村居民享受公平待遇。

[1] 赵东喜,刘永涓.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论坛,2010,3 (1):23-27.

[2] 徐海军,黄震方,侯兵.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3):41-45.

[3] 陈琦.我国农村旅游市场滞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2011 (10):80-82.

[4] 王莹,杨晋.旅游消费的政策影响因素研究及启示-基于在杭消费者的调查[J].经济地理,2012,32(1):163-167.

[5] Bruce Prideaux.Factors affecting bilateral tourism flours[J].Annals Tourism Research,2005,3(32):780-801.

[6] 祁毓.不同来源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0(9): 45-56.

[7] 葛晓鳞,郭海昕.影响农村消费的收入结构效应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37):88-92.

[8] 张秋慧,刘金星.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支出行为的影响:基于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4):48-54.

[9] 纪明,赵菊花.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不同来源收入分析:基于LAHPH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1):69-74.

[10] 李敬强,徐会奇.收入来源与农村居民消费:基于面板数据的结论与启示

[J].经济经纬,2009(6):107-110.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Income on Tourism Consumption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Li Xiaoting,Bian Xianho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Urban Management,Zhejiang Commercial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This article uses the date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income and per capital tourism spending from 1995to 2011as the sampl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income on rural residents tourism consumption.This article first by granger causality test studi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sources of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rural residents tourism consumption, then carries on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Logarithmic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property income and transfer of property,wage income,income from household business all affect tourism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Income from household business has the greatest impacts on th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 tourism;rural resident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income from household business interact each oth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ge income,property income,transfer income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s one-directional effect.

rural residents;different resources of income;granger causality test;Logarithmic regression model

F592

A

1674-3784(2013)04-0036-04

[责任编辑:吕观盛]

2013-03-01

李晓婷(1989- ),女,山东枣庄人,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卞显红(1974- ),男,安徽寿县人,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与规划、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转移性格兰杰纯收入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国内外铜期货市场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
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转移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中的逆向调节机制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临终的医生与关怀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