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2013-06-26魏旭萍
魏旭萍
【摘要】道路是靠人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出来的。我们之所以敢于自信这条道路,因为它是历史的选择,再加上实践的检验和他国的对比,我们坚信沿着这条道路,勇往直前一定能走出更宽更广更亮堂的人间大道。
【关键词】道路;自信;历史;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在党的最高层次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道路自信,为什么我们可以认定道路自信?道路自信的依据是什么?
道路是靠人走出来的,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独立自主走出来的,历经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各种代价,才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一、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贫穷和落后,实现民族复兴,近代的许多仁人志士做了许多的探索和尝试,如:以“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为主导的洋务运动;以改革体制,实行“君主立宪、中西会通”的戊戌变法;还有以“推翻帝制、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以及农民运动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可是这些道路的选择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为什么学习当时西方的变革都失败?说明了西方式的资本主义道路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
什么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正当中国革命陷入困惑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人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暴露出的剥削与掠夺的本质。正如《共产党宣言》里说的,资本主义100年时间所创造的财富比以往所有时间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社会的财富是多了,但事实上,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贫富两极急剧分化,国家的最主要职能是维护资本家少数人根本利益,所以矛盾十分突出,与资本主义起家时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权、博爱是矛盾的,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公平。而这时俄国的十月革命让中国看到了希望,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更主要的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在苏联取得了成功,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重新审视中华民族的命运成了早期革命先驱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社会的公平、公正,所以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条道路。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和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说明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社会主义的前途是正确的,使我们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当然,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走了许多的弯路,如“文化大革命”,仅看国民经济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我们的道路是不是选错了?为什么走不通?应该怎么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我们的路没选错!并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全世界关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2009年中国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霾;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同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给予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记忆犹新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天宫对接”……中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放的中国、和平的中国、崛起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普遍停滞与衰退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30多年来,我们用铁的事实说明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二、实践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一个基本的事实不容否定:中国成长起来了,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正在崛起。
(一)中国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GDP指数都以每年平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是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实体,2011年中国GDP为7.3万亿美元。同时,中国政府使3亿人口脱离贫困,而且使中国人均收入增长了8倍。形成了多个大城市,有17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城市之间都有高速公路,这些大城市都是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经济和文化中心。在2011年,中国出口总量占世界的10%,进口总量占世界的10%。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贸易国(居美国后)。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11年12月为3.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十年前,中国经济总量略高于意大利,而现在已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外资目的地;十年间,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出现了几个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第一次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国的崛起,已赢得世界的尊重。
(二)压缩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时空。最早地开创了工业的时代,走进了现代的国家是英国,英国经济现代化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40年代,大约80年的时间,美国走现代化的进程大约用了60年的时间(1800~1860),日本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1853年开始),内完成了欧美经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1968年,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用了大约100年的时间。而中国改革开放只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任何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要快。这也得益于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大家知道,如果按照纯粹的市场规律的话,发展肯定会变慢,因为,市场的自然发育到成熟需要时间,这样就会错过了许多大好的机遇,“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同时也在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这些成就与奇迹的取得,已经从实践的方面证明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对“途径”的正确的选择,我们应该自信。
(三)经受住了各种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30多年来,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疫情的考验,从容应对了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了一次次国际政治、经济风浪的重大考验,香港、澳门回归,“神舟”飞天、“嫦娥”揽月、“蛟龙”探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巨大成功,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感天动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出色表现,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
三、他国的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的选择
放眼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执政者都想富国强民,但是实现富国强民的途径和方法就各有不同了。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比较早,发展的根基相对稳固,而且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长期的剥削与掠夺,好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工厂设置在廉价劳动力密集的地区,比如马来西亚,创造高价值产品而付出很少的代价,因此他的国内福利才会特别的高,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其国家实力基础比较强大,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资本主义的矛盾比较尖锐。例如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采取了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美国经济增长依然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公众消费意愿持续低迷。美国社会矛盾加剧,贫困人口增加。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字,2010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4.3%,2008年为13.2%),从比例来看,这是1983年以来的最高点,与1993年持平。从人口数字来看,生活在贫困线下的美国人口数量连续4年来持续增长,2010年达到4620万(2009年为4360万人,2008年为3980万人),是52年来的最高值。美国政府每年都根据年通货膨胀率更新贫困线标准,2010年的标准是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为22314美元,单身者为11139美元。2011年,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下一代会比自己这一代生活得好。贫富差距拉大,据统计,美国1%的最富有家庭占全民财富的百分比从2007年的34.1%跃升到2009年的37.1%。在经济危机中,这些家庭财富净损失相对较小,降幅约为15.4%,而家庭财富的中位值同期却从10.25万美元陡降至6.54万美元,下降幅度为36.2%。美国政治分裂、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当全球欢度2012年圣诞节,那是一年中孩子最期待的时刻,号称全球最发达的民主国家——美国,就在距2012年圣诞节前夜还不到十天,二十个5到7岁幼小的灵魂就再也看不到夜思梦想的圣诞老人。一场看似偶然却也又是必然的校园枪击案,带走和终结了他们刚刚开始的、充满憧憬的生命和人生。
再看我的邻国印度,1947年独立建国。被认为接收了其殖民时代宗主国英国留下的民主、法治、行政体系以及流行全球的英语等优势资产。虽然前三十年,发生过三次印巴战争、短暂的中印战争、全国性动乱引发的长达一年半(19个月)之久的全国戒严,但总体上来讲,其弯路要比中国小的多。尽管如此,1976年文革结束时,中国整体上仍然略优于印度(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落后于印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之后,印度和中国的差距迅速拉大。仅根据印度媒体分析,经济发展上,它比中国落后十年,社会发展上,则落后三十年。印度今天的GDP为1.8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2年的水平。贫穷人口比例,印度也相当于2002年时的中国水平。城市人口水平,印度仅相当于中国1995年时的水平。在改善卫生条件上,中国领先印度17年。儿童死亡率,印度仅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以前的水平。2012年7月31日,印度发生了11年来最严重的断电事故,全国超过一半地区、约六亿两千万人无电可用,受影响人数超过欧盟国家人口总和、美国人口的两倍。这不仅是印度十余年来最严重、也是全球历来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从而把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真实状况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再次曝光于地球村,世人也才知道原来这个全球最大民主国家,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所获得的电力供应,还不足以点亮一个灯泡;印度人均电力消费属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甚至低于朝鲜。
可以说,如果没有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东方的发展将会很慢,因为现代化是舶来品,东方的现代化是追赶型的,但在同样条件下成功的的确不多,相对来说非洲地区特别明显,政治变革非常严重,当初因为苏共的成功,许多国家追随苏联搞社会主义,有的实行多党制。殖民时期社会还可以说相对稳定,只是经济落后,独立后,殖民前和殖民时期被压制住的各种矛盾,开始得到了“自由”表达的机会。新建立的国家并未脱离原有的殖民框架,却丧失了原殖民者的行政效率,其结果是社会骚乱和混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混乱使得传统的名誉丧失殆尽,新的议会被打翻在地,恶意与报复肆意横行,民族冲突十分严重,政治变革很激进,政党演变成实质上的政治公司,远远超出了社会的发育程度。
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也十分艰难,从历史上来看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直接从封建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时间就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差很多。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积贫积弱、百废待兴,而过分的极端发展思路导致我国不仅没有太大的起色,相反缺耗费了很多的资源却只得到了很小的回报,大跃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十年的文革动乱,使得我国本身就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社会更加雪上加霜,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的改革开放,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才算真正的走上了发展强国的正轨,相比我国只发展了40年左右的改革开放和西方发展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我国能发展成这样已经属于奇迹了。
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非常不易,九十多年过去了,党领导人民踏着坚实的足迹一步步走出了一条让世界刮目的令国人自豪的属于自己的道路。尽管在这条道路上,依然困难重重,依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是只要坚持“道路自信”,道路只会越走越明朗、越走越踏实,走出更宽更广更亮堂的人间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