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是最高境界

2013-06-26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高峰

城市与减灾 2013年2期
关键词:草皮温哥华大树

中国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 高峰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绿化是环境质量的热点。笔者认为,“绿化”二字应一分为二来讨论。首先,“绿”的益处不必多说,除了优化城市景观以外,绿色植物的增加有助于空气的净化,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消耗二氧化碳,达到减少温室气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效果。同时,树木与草皮对于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度,改变城市小气候也有积极作用。绿化的问题出在“化”字上边。“化”表示了正在变化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所谓“城市绿化”,预先假设了城市是没有绿色的,绿化是一个使其变成绿色的过程。当人们大谈绿化的时候,已经忘了城市建成之前,我们原本拥有一片天然的绿色。

中关村大规模发展之前,海淀区是一片自然湿地,生态丰富、气候宜人,要不然皇帝也不会在那儿建行宫;酒吧街兴旺起来之前,三里屯是北京城外的一片荒原,水土丰美,是京东花卉养殖基地之一。这些年,我们把湿地填成了马路,把荒原开发成了住宅和商业,在其间点缀上绿树红花,美其名曰为“绿化”。

平心而论,北京市在绿化方面投资力度不小,特别是在奥运会前后。据统计,北京绿化覆盖率从2000年到2008年增加了7 个百分点,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8年增加了3 平方米,达到12.6 平方米。考虑到北京的人口增长速度和土地的有限性,取得这些绿化的进步并不容易。但是,随着绿化的增加,北京人民并没有感受到环境的优化,有的只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

国人总羡慕欧美的城市风景宜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是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植树种花,而欧美很多地方却是在森林、草原上建城。以加拿大的温哥华为例,整个大温地区都是建在成片的原始针叶林里。城中不少公园都是保留的原生绿地和树林,山上的别墅区更是以原始森林做后院,山上的居民要小心熊来花园做客,街上偶尔能看到狐狸散步,在湖边吃午餐总有水鸟来争食。与如此原始的生态相比,北京的那点儿绿树红花,对于优化环境实在是杯水车薪。

温哥华别墅

如果说现在我们城市绿化的第一个问题是保护原生态和种植人工作物的本末倒置,那么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们的绿化就有了第二个问题——资源的重复浪费。

经济上的花费还在其次,绿化不得当还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曾经有新闻报道,由于羡慕欧美一些城市厚实的草坪,我国北方一些城市也进口了欧美的草皮。然而,这些草皮的结果恐怕并不尽如人意,估计不少都水土不服,很快就死了。欧洲和北美两岸虽然纬度和我国很多城市近似,但是气候湿润,降水量明显多于我国北方城市,即便是在旱季,以他们丰富的水资源来供给昼夜开着的漫灌设施并不成问题。而我国北方城市大多干燥缺水,北京水资源严重不足,绿地年用水定额仅为每平米1 立方米,要供养这些耗水量大的草皮当然不容易。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草皮,恐怕也没少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绿色资源在城市中的不均衡分布。

前些年曾有媒体爆出,杭州西湖边很多私人会馆和私人别墅侵占湖边土地,把公共的绿化风景区当成了私人财产。也曾有人发出声音,欲将北京动物园外迁到郊区,把这片多年维护绿化的公园用地用于高档住宅建设,幸亏这一建议最后没有变成现实,不然这块稀缺的绿地又将变成有钱人的私人花园。在北京、杭州,这种变自然资源为私人财产的事情也许已经叫停,但是在其他城市类似的“先例”恐怕早开先河。

这当然是绿色资源不平均分配的最极端的例子,我们的城市更常见的一种绿色资源分配不平均的是公园,筑起围墙,收取门票,把绿化的主要心思集中在可数的几个地方,大自然对城市人而言,就成了一种消费品。

在加拿大温哥华,人们是不用特意到公园去赏花看红叶的。一到春天,每条街道都是落英缤纷;夏天来了,每条马路又是绿树成荫;秋天来临,整个城市的红叶比北京香山壮观许多。斯坦利公园等几个市民公园是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完全与城市融为一体。温哥华的市民可以在上班的路上赏花,可以在下班的途中观枫叶,大可不必像北京的居民一样,在休息日花上十几或者几十元,蜂拥到某个公园观春景,或者是排队到某座山上赏秋色。

温哥华秋色

当然,北京的人口密度绝非温哥华可比,但是同样是人口稠密的曼哈顿尚且有偌大一个中央公园,东京、首尔也能以街心公园的形式使绿色资源更多地融入城市生活。当然,国内很多城市的绿化思维也在改变。有很多公园已经把门票降到最低了,甚至免费,但那一道围墙还是把公园与城市分成了不同的空间,使自然与城市无法融合。

绿化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更强烈地表现在城乡之间。城市绿化是有条例可循的,相对受到了制度的保障,而农村是没有绿化条例的,也许是立法者认为农村原本更贴近自然,无需制度保障他们对绿色资源的享有权。但事实却是,从早年的耕地侵占森林、湖泊,到现在的工厂、矿业的无序发展对生态的伤害,在农村大自然遭到了更大的破坏,而近年来又开始流行另一种对农村绿色资源的破坏行为——大树进城。

很多专家都曾经撰文批评大树进城的问题。把在农村或山区成年的大树连根拔起,运输到城市新建的风景区、别墅区,急着卖房子、卖门票的人解了燃眉之急,不用花时间培育树苗,直接就有参天大树,景点、别墅的附加价值提升不少,远远超出购买大树的成本。然而,这笔好买卖对大树却是莫大的灾难,树根在挖出搬运时多有损毁,移植之后成活的机率不高,而对于大树原生地无疑也是一种破坏。许多大树在当地长了十多年,多少植物、动物,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与其形成了生命共同体,连根拔起无异于伤筋动骨。

可见,城市绿化绝非简单地在街道旁边植树、种花,而是个盘根错节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充满着悖论。与其花大力气绿化城市,不如在城市规划之初就考虑保护周边生态。绿化本为优化环境,但是只考虑美观,不考虑绿化植物与当地的适应性,便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和资源的浪费。不合理的绿化规划,也可能造成绿色资源在空间布局和受众人群分布上的不均衡,引发关于如何合理享受公共资源的讨论。

更正

本刊2013年第1 期第23 页左栏倒数第17 行,“甘肃震灾筹赈处的刘尔”应为“甘肃震灾筹赈处的刘尔炘”。特此更正,谨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猜你喜欢

草皮温哥华大树
阅读理解专练(五)
西藏地区草皮移植技术在铁路、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大树的日常
大树
一个村子的草皮经济学
人工草皮还是天然草皮
下一站,温哥华!
温哥华 自然倾城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
大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