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灾害学价值
2013-06-26河北联合大学王子平
河北联合大学 王子平
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
灾害是一种社会性事件
灾害是指由自然或社会原因造成妨碍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社会性事件。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灾害,其实质都是社会性事件,都是对于人和社会的伤害。关于人与灾害关系,即以自然灾害而论,灾害社会学认为:
首先,自然现象是引发灾害的直接原因,但就自然本身而言,却无所谓“灾害”。灾害是以人和社会为基准对自然现象所做的价值判断。某种自然现象的发生是自然界内部的自行调整,决非“有意”加害人类。其次,人及社会也是造成或引发灾害的重要原因。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与本能,但在社会中却存在着由人欲望推动发展起来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双重后果:一方面积累着财富,另一方面也在积累灾害。在灾害因果链条中,社会不仅是灾害受体,也是灾害本体,是导致灾害的原因之一。
再次,人及社会是制约甚至决定灾害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灾害程度的因素有三:灾害主体,即引发灾害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灾害受体,即人和社会对于自然变故的承受力,也称为抗御灾害的能力;灾害中介,即将灾害主体引导至受体的中介状况,如地震时的房倒屋塌等。三项中除第一项属于自然之外,受体和中介都直接间接地由人及社会所制约。
最后,重大自然灾害,如唐山大地震,对人的伤害是立体的,不仅有生理上的死与伤,还有心理和和思想方面的精神伤害。健全而充满生存希望的精神状况,是人在遭受灾害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条件。
由上述可以看出,灾害中反映出三方面关系:自然与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这三种关系直接决定着人在灾害面前的行为以及结果。对于人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关系,我国传统文化中积累了大量极具现实价值的阐释和教导。
传统文化中与灾害相关的重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关于人、自然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论述,为回答上述有关灾害的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指明了防御、减轻、战胜灾害的途径。
首先,珍爱生命。传统文化认为,大自然予人以生命,人当珍爱。“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天地就是大自然,大自然的最大品德就是“生”。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生不息,“日新之谓盛德”(《周易》)。“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周敦颐)。生命对于人自身、社会乃至大自然而言,都是一种德,一种仁,一种善。人必当珍爱之。
其次,敬畏自然。人与万物一体,要热爱自然。儒家主张“仁”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程颐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循“道”而形成一种自然状态,“道”也就成为自然界的最高境界。对于“道”以及由“道”化成的自然界,人必须敬畏,必须顺从,从而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
最后,天人和谐。顺应自然,调整自然,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传统文化重视“究天人之际”,其重心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周易大传·泰第十一·象传》)。人与自然相辅相成,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也顺应人之所需,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也,治万物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刘禹锡《天论上》)。
这些精辟论述各有其独特意义。在历史上,尤其是在当经社会条件下,对于抗御自然灾害依然有着巨大现实价值。
传统文化灾害观念的传承及其趋势
传统文化犹如民族世代相传的血脉,渗透在生命中,表现在行为上。就传承而言,文化血脉可以有三条途径:其一是经典典籍,作为文物而流传;其二是人的行为,是活动着的文化;其三是观念意识,即潜在的文化基因。文化典籍可以因为天灾与动乱而流失或湮没,而人行为及意识中涵容着的文化传统却活生生地延续着,发展着。唐山及汶川大地震以及其他多次重大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活动,都用事实表明传统文化有关灾害的论述依然在闪烁着光辉,同时也提示人们,传统文化中有关灾害的观念意识这一珍贵精神遗产,仍有待于发掘与发扬。
第一,灾害发生的情况下,抢救生命是救灾活动的重中之重。
《论语》中记载,孔子一次下朝归来,听说马厩失火,连忙问:“伤人乎?”却不问马,反映了儒家对于人的珍重。
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一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瞬间夷为平地,唐山市区有60 余万人被埋压在倒塌物中。地震发生后,自行脱险的人们自发形成救助大军。根据有关资料估算,通过灾区人民自救互救脱险的约有48 万人,占被埋压人的80%以上。这说明灾区人民自救互救活动在抢救生命斗争中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自救互救之所以会发生如此之大的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文化这一思想的影响。这使得自救互救具有及时性,任何其他救援力量都不可能赶上当地居民自救的速度。其次,自救互救具有就近性与广泛性。唐山地震后的自救活动绝大多数是就近进行的,哪里有脱险者,哪里就有自救互救者。与就近性相联系的便是自救互救的广泛性,自救互救活动遍及灾区每一个地方。就近性和广泛性使自救互救活动能最有效地争取时间,而每争取一分钟时间就意味着多一分生存的希望。最后,自救互救的自发性也使得这种救援更为广泛有效。震后初期的自救互救活动几乎完全是自发的,这与灾后初期特定环境下有组织救援活动难以更为及时开展有关,也取决于灾民自身精神与道德因素。自发的自救互救方式包括家庭自救互救、邻里自救互救、岗位自救互救等。这些方式的特点是施救者对被埋压者的情况、环境、位置等比较熟悉,又及时、就近,因而救活率高达9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唐山大地震后救灾活动是在“批林批孔”黑云高压的“文革”中进行的,传统文化张扬的精神依然得到贯彻与发扬。这不仅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表明传统文化对于抗御灾害的巨大现实价值。
第二,发扬人的主体精神,灾区人民成为救灾主体。
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发扬人的主体精神,认为人是天地间“四大”之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倡导的就是人在灾害面前要发扬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在传统文化看来,人具有道德教化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深刻的忧患意识,在灾害面前应当发挥出主体作用。
灾区人民主体精神的发扬,有赖于精神救灾的成功与有效。唐山地震救灾的历史性启示之一,就是大地震会造成灾民精神世界的塌毁,从而形成精神废墟。
精神救灾在唐山地震后广泛进行,清除了消极的灾民意识,振奋了灾民面对严重灾害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取得抗震救灾和重建的伟大胜利。唐山震后精神救灾的兴起和广泛进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述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救灾活动,不仅运用各种力量,从生理层面救助灾民生命,更深入到精神层面,广泛开展了“心理干预”活动。首先,这是我国地震救灾中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心理救援活动。地震灾难发生后,各地各级心理机构于第一时间派出人员进入灾区。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30 多位专家志愿者相继进入灾区。其次,这是第一次由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的心里救援活动。包括医生、心理工作者、社工志愿者在内的专业人员,组成一个综合性心理干预专业队伍。最后,这是一次制定有工作规程有序进行的精神救灾活动。2008年5月15日和5月19日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及《紧急心理卫生干预指导原则》。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制定了《关于地震灾区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等文件。这是一次与整个救灾活动同步进行的精神救灾活动,当整个救灾活动结束时,心理干预活动也随之结束。汶川地震灾区的“心理干预”,既借鉴了唐山经验,更有所发展。但无论唐山还是汶川,精神救灾中都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芒。
第三,顺应自然,引导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篇》)。这些话语中所包含的思想表明了天(自然)和人(社会)之间是一种双向双效的关系,即天(自然)制约或影响着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这既表现为提供优越的生存发展环境,也会因为自然本身的变迁而造成灾害或灾难,而人(社会)也在影响乃至改变着天(自然),而其结果既可以协调促进天(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也可以因为人的行为为失当而造成大自然的破坏,从而引发灾害或灾难。天人和谐是人和自然关系的良性互动,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事例,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人顺应了天,天也顺应了人。人和自然的双向适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邓小平为都江堰水利工程亲笔题写的“造福万代”
一些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建设中忽视了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思想观念的传承,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引发诸多环境灾害。近期频频发生的雾霾,就是由雾和霾造成的一种灾害性天气。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据传媒报道,仅2013年1月,北京雾霾日数就高达25 天。至于雾霾形成原因,网络列举了5 条,其中除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流动不够,致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外,其余4 条无一不与人及社会的活动相关。这四条为: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是产生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这些都是由人(社会)的活动所导致的。人伤害了天(自然),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被破坏了的自然生态环境(天)反转来又伤害到人(社会),人们正在承受着环境灾害的恶果。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科学发展观。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这是对“天人和谐”的最新阐扬,为解决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