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应急管理与护理措施

2013-06-23胡玉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突发性本院口病

胡玉凤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 永州 425000)

探讨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应急管理与护理措施

胡玉凤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 永州 425000)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应急管理方案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本院以往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期间的护理经验,制定出应急管理预案与专项护理措施,经临床实践后与上次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期间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患儿住院或留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护理组患儿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护理组患方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应急管理预案可提高全院在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时的应急反应速度,专项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临床病死率,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了临床疗效,明显改善预后。

手足口病;突发流行;传染病;应急管理;护理措施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经多种渠道传播的,由多种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以手足口皮疹及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1]。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群体当中,其中大多数患儿可于患病1周之内痊愈[2]。但亦有少数的重症患儿因并发严重并发症而于短时间内病死。本院总结以往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期间的护理工作经验,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案及专项护理措施,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或留院观察的155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作为对照组,以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本院住院或留院观察的669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护理组。对照组中男93例,女62例;年龄为5个月~10岁,平均(5.62±4.02)岁;其中2008年19例,2009年52例,2010年84例。护理组中男399例,女270例;年龄为4个月~12岁,平均(5.81±4.26)岁;其中2010年106例,2012年56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全部患儿临床表现可见发热、口腔溃疡疱疹手部皮疹、足部皮疹、肛周皮疹、咳嗽易惊、腹泻、抽搐,少数见呼吸困难及红色或白色泡沫状痰。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对照组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诊断[3],护理组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2年版)》诊断[4]。

1.2.2 应急管理与护理

对照组实施流行病通用应急预案,无专项应用预案。护理采取常规护理,包括重症患儿心电监护,静脉给药护理,遵医用药及局部外用药护理等。

护理组应用本院总结以往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传染病护理经验制定出的专项应急管理方案与护理措施,专项应急管理包括应急方案的启动、执行及日常演练培训等;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监护、观察病情、心理护理、消毒管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

1.2.3 观察项目

出院时统计患儿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出院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儿后遗症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各项观察项目对比数据均采取SPSS软件,版本号18.0进行计算。

2 结 果

护理组患儿住院或留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儿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组患方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患方满意率统计对比表

出院后两组全部患儿均获有效回访,经3个月随访统计,护理组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性。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后遗症统计对比表n(%)

3 讨 论

手足口病是临床一种较为多见的病毒感染类疾病,多数以柯萨奇A-16型病毒及肠道病毒71型(EV71)为感染原[5]。该病传染性强且传染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于人口密集区域引发大流行[6]。手足口病的病情进展迅速,可于几小时内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症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本院总结以往护理经验,制定出专项应急管理方案,由专科主任医师、门诊主要负责医师及护士长组成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监控小组。当一周内门诊接诊超过5例患儿,或1个月内接诊超过20例患儿,或一周内接诊超过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时即启动应急管理方案。由护士长组织有手足口病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隔离出专用病区,由专科主任医师组织经验丰富的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专项治疗,并采取主治医师主管责任制,全程负责患儿的治疗。专项监护小组负责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手足口症的早期诊断、护理要点、临床特征等知识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管理方案。

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往护理经验制定出专项护理措施,加强症状及体征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4h测量体温一次,发热时随时测量,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降温处理后30min测体温一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经常巡视病房主动听取患儿的主诉及家属的代诉,患儿有不适或者病情稍有变化,通知医生及时处理。病房采取天然植物艾香抗菌条燃烧消毒进行空气消毒2次/日并定时通风换气。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掌握了洗手指证,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对患儿用物均做好清洁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心理护理,在专用病区内放置小儿读物、卡通墙贴及玩具等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向患者家长说明日常注意事项,通过有效沟通了解患儿家长的担忧与疑虑并给予专业解释。口腔护理,于每次进餐的前后均以温生理盐水漱口,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每日以医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清洗,而后在口腔黏膜的破溃处以西瓜霜喷剂喷抹,促进愈合,清洗操作应轻柔,以减少患儿痛苦。皮肤护理,保持患儿衣服、被褥的清洁、平整、舒适,保持患儿皮肤清洁,使用纯棉柔软质地的宽大被服,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预防抓破皮疹,对于皮疹已经溃破的患儿,在局部皮肤处用炉甘石擦剂或者阿昔洛韦软膏。饮食护理,嘱患儿家长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于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食物温度不宜过高,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出院指导,出院前向患儿家长说明复诊时间、出院后用药剂量及时间、康复期注意事项等。

本院制定的应急管理方案及专项护理措施经临床实践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及患方满意率,可于临床护理工作推广应用。

[1]林少丽,陈德玲.手足口病突发性流行的应急管理与护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277-278.

[2]蔡丽芳.手足口病30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 18(19):72-73.

[3]王洁,韩丽红.2009年包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3):20-21.

[4]陈海燕,刘宇,朱成艳.句容市2011年城镇居民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12,14(3):17-18.

[5]徐丽娟,周秀英.手足口病59例重症征象早期识别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18(19):62-63.

[6]齐琳.手足口病的护理浅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 (6):78-79.

R473.72

:B

:1671-8194(2013)08-0305-02

猜你喜欢

突发性本院口病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手足口病那些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警惕手足口病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