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2013-06-21李海娥
李海娥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海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3个少数民族,其中黎、苗、回族为海南世居的少数民族。目前,少数民族人口有144.8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4%,地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一半[1]。海南民族地区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核心区,有着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古老而独特的黎族文化更是充满神秘色彩。然而,民族地区也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健全、人才队伍不完备等等制约发展的现实问题。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由此,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6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无疑为海南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当前,海南民族地区深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鼓舞,积极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一些地方徘徊于是否应该优先发展旅游业,一些地方意识到旅游业发展的紧迫性,紧锣密鼓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目前《若干意见》和《规划纲要》中缺失对海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进行专门的、整体的安排,大多数民族地区缺乏总体旅游规划,发展观念依然停留在“有什么开发什么”的初级阶段,是典型的“景点带动型”思维,忽视全局开发,更不用说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部分。这种受“国家战略”鼓舞的短期、感性开发,不仅不利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于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急需对海南民族地区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展开研究,对其旅游业发展提出有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
一、新时期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1.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旅游业。《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保护好海南的生态环境。而海南民族市县处于全省的生态核心区,是海南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因此,民族地区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全岛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
实践证明,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能兼顾资源开发与保护,并能有效传承文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因为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依托于良好的资源、特色的文化和优美的环境。建设国际旅游岛对保护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高要求,决定了民族地区不可能盲目工业化。同时,基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农业作为海南民族地区经济的支撑,其发展急需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发挥海南民族地区自身的比较优势,优先发展旅游业是海南民族地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较优选择。
2.发展旅游业能够实现海南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2009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将旅游业重新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是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发展的龙头产业。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海南全岛统筹发展,按照“一个大城市”的思路,破除城乡二元制度,统筹全岛资源实现全面发展。
海南民族地区生态资源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条件和生命线,民族传统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灵魂与生命力。当前,民族地区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如何变潜在的生态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现实经济竞争优势,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的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爱尔兰岛的经验表明,在工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发挥区域的综合优势,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3]。因此,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积极融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中,优先发展旅游业,以激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推进海南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维护各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途径。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
1.民族地区具有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资源禀赋。海南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与海南相对发达地区形成资源互补的态势,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异常珍贵的本底资源。海南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现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田坡鹿、霸王岭、尖峰岭和五指山),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黎母山、吊罗山、七仙岭),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准备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鹦哥岭、白马岭、猕猴岭、保梅岭等)[1]。区内动植物富集,水资源丰富,是海南生态保护的核心区。
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的文化是建设国际旅游岛不可或缺的基础。海南是黎族唯一聚居的区域,黎族古老而独特、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文化被较好地保存下来。最负盛名的以“三月三”为代表的民俗节日,以琼中黎族民歌、打柴舞为代表的音乐舞蹈,以传统纺染织技艺、原始制陶技艺和船型屋建造技艺为代表的黎族传统手工艺,刻在身上的“敦煌壁画”——黎族纹身等。这些几近原生态的传统文化遗产,成为海南具有代表性、特有性、完整性和标志性的本土少数民族文化,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素材。
2.海南民族地区初具发展旅游业的基础。首先,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其挖掘、保护、研究和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一大批民族文化专著相继出版发行,如王学萍主编的《黎族传统文化》、《中国黎族》,符桂花主编的《黎族传统织锦》、《黎族民间故事大集》,海南省民宗委组织编写的《黎族大辞典》、《海南苗族》、《海南民族风情》等等。此外,多部反映黎族文化生活的文艺作品陆续在各大媒体展出,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自2005年以来,省政府公布的8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占了41项,其中10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①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12/03/150086/。2009年10月,黎族纺染织绣制作技艺申遗成功,被联合国列入“急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成果,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拥有较为便利的交通、通讯和较为完备的旅游设施。建省以来,海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的改善和加强,民族地区以交通、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已经形成较为完备和方便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以海口和三亚为中心分别向民族市县辐射,最近的行程不足一个小时,最远的也就三个多小时。民族地区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旅游酒店为重点的旅游服务设施也不断改善,大部分市县具备了基本的接待能力。
最后,具有广泛而充足的客源市场。“椰风海韵、阳光沙滩”作为海南的旅游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纷前往。近些年来,海南省旅游接待情况良好,接待总量较大,且增长速度较快(见表1)。广泛而充足的客源为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表1 2008-2011年海南接待旅游人数情况(单位:万人次、%)
二、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总体来说,海南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南热北冷、东快西慢、中部停滞”的格局[2]。海南民族市县中,三亚市作为海南旅游的领头羊,其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除此以外,其他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曾于2011年1月和8月两次赴海南民族地区进行为期3周的调研,发现有关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统计数据较为缺乏且滞后。结合实地调查的直观认识及相关资料的间接数据,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首先,有关海南民族地区旅游接待情况。从2008年全省各市县的旅游接待情况(见表2)可看出,海南民族地区(除了三亚市外)旅游接待总量偏低,但增长速度较快。
表2 2008年海南各县市旅游接待情况
根据2011年全省旅游统计数据,在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全年接待游客量2592.86万人次,占全省接待总量的86.4%,同比增长16.2%;中部和西部分别接待游客152.37万人次和254.6万人次,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1%和8.5%,同比分别增长14.3%和15.5%。从各市县发展看,全省18个市县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增速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县是:万宁(增长21.7%)、保亭(增长19.9%)、文昌(增长19.8%)、昌江(增长19.1%)、澄迈和琼中(均增长18.3%)①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12/03/150086/。
其次,关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概况。海南民族地区中琼中、保亭、白沙、陵水、五指山等5个县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昌江、乐东县和东方市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三亚市虽然不是国家扶贫对象,也不是省级扶贫重点对象,但是,三亚少数民族人口有20万人,大都居住在边远山区,生活、生产条件非常不便。长期以来,海南民族地区教育、卫生、文化、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据不安全统计,截止2009年年初,全省有730个自然村未通公路,占贫困自然村总数的18.1%;405个自然村尚未通电,占贫困自然村总数的10%;820个自然村尚未解决饮水问题,占贫困自然村总数的20%;尚有150所中小学校需要改造校舍和增加教学设备②http://www. hainan.net/cgi-bin/news/subject/countrypc2005/read.asp?id=6361。
再次,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在构成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中,民族地区在景区景点项目开发及酒店宾馆建设两个方面力度较大,而在购物、娱乐及特色餐饮等方面较为滞后。以保亭县为例,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旅游强县”的目标,狠抓旅游业开发建设,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基本形成“三区一园”的品牌格局[3],即七仙岭温泉旅游区、毛感生态旅游区、三道湾生态旅游景区和热带水果花卉植物观赏园。在酒店宾馆建设上也初见成效,各大旅游区附近均有较高档次的酒店宾馆,但其他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则相对滞后。
最后,民族地区旅游从业人员概况。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人才短缺是制约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旅游业也不例外。一方面,旅游主管部门的决策领导干部绝大多数为非旅游专业出身,且学历层次多为大专。另一方面,旅游企业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80%以上为本地居民,缺乏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对旅游行业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势认识有限。
(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民族地区旅游业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接待游客量较少,游客结构单一,旅游消费总量偏小。第二,民族地区内部“小交通”依然不便利。目前,全省以海口和三亚为中心的交通网络已基本健全,然而民族地区内部道路交通网络稀疏,仍有一些地方不通公路,贯通全岛的东西两条高速公路线均没有通过面积广大的民族市县核心地带。第三,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偏小、结构不健全。大多数民族地区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需求的服务设施较为短缺。酒店在数量上不尽如人意,且层次结构有待优化。除了酒店,其他的包括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娱乐等严重不足,负责地方接待的旅行社更为短缺。第四,旅游从业人才匮乏,旅游发展缺乏智力支撑。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是制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尤为明显。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是海南旅游的“跛腿”,导致其在人才吸引和培养上略逊一筹,这进一步限制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整体观念和意识的缺位。其一,未形成全局发展的理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各民族地区之间未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仍处在各自为政、独自发展的层面上,因此,存在重复建设及盲目竞争的问题。二是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未能形成融合态势,国际旅游岛要求将海南建设成为“一个大城市”,民族地区应在这样的总定位下与其他地区形成资源互补,共同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其二,尚缺乏明确的发展定位。民族地区当前的旅游发展重点在景区景点建设上,招商引资是各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虽然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民族地区要将资源优势转为竞争优势应建立在合理的发展定位上,单靠“有什么开发什么”的“景点驱动”思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全局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明确的发展定位,才能指导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其三,未建立合适的发展模式。如何统筹兼顾资源保护与开发并让百姓从中受惠,是摆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前的现实课题。民族地区作为全岛生态核心地,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条件和生命线,因而肩负着资源保护的重任。但全岛均衡发展及民族地区自身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得其不得不进行资源开发。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比发展本身更重要。
三、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
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海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历史已经表明,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理性发展。同时,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在发展初期政府必须有所作为,走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因此,现阶段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既需要提高自身认识,也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下从发展策略措施和外在政策两方面提出建议。
(一)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制定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基础上,制定海南省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全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评审,实现由单个地方、单打独斗向民族地区整体推进的转变。同时,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的制定要与建立国家级的“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目标相结合。黎族文化特色显明、价值明显、分布集中、存续状态良好,符合建立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海南黎族文化亟需保护的现实需求[4]。制定海南省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必须要围绕这样一个基本目标,不能为了短期旅游的发展而盲目开发黎族文化资源。建议选择全省黎族文化最为丰富、最为密集、保存完好的民族区域(可以跨越行政区划)报请中央批准,以获得国家在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扶持。这样可以真正做到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有机结合,统筹安排整个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业体系的架构,并有机融入全岛发展的格局中。
2.加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海南民族地区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现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表现出明显的汉化和现代化迹象,黎族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只停留在理论世界中和口头表达上。这无疑对民族地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占据有力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是非常不利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与民族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缺失有关。为了提升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当务之急是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一方面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包括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对外传递黎族文化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对内增添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民族地区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针对民族地区的特色,编写一系列本土文化教材,通过在民族地区的学校开设本土文化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弘扬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感,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
3.完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尽快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普查、抢救和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省人大、省政府应抓紧制定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确定保护范围、保护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政策支持等。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重点。目前的生态补偿机制形式单一、补偿力度不够,不能较好地激发民众积极主动保护环境的动机。建议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可从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软性文化渗透两方面着手,前者包括设立国家级生态补偿试验区、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后者则通过环境教育、舆论宣传和公益广告等软手段实现[5]。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措施。
1.坚持“目的地主导”的发展思路。“目的地主导”是相对于“景点主导”而提出的发展方式,指的是将一个区域作为满足游客全方面需要的开放性旅游景区,构成区域的各个部分通力合作,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这种旅游发展模式强调合作与差异化竞争,要求在区域内形成以游客为导向的、完善的、无障碍的供应网络。为此,各民族地区要突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状,以“一个大城市”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全局发展。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在行政区隔或者体制建设上有所改革,建立大旅游区域是值得尝试的,组建旅游集团联盟则是短期可行的现实选择。
2.打好黎苗民族文化牌。黎苗民族文化是海南全岛旅游发展的灵魂,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不可忽视的资源要素,因而构成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是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较优选择,而发展旅游业的最佳路径是做足民族文化的文章。要打好海南民族文化的牌,有三个层次的工作要做:首先,进行民族文化资源的普查与分类。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源普查过程中要建立新的资源观,能够前瞻性和开拓性地认识资源。其次,开发有竞争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涉及到民族文化如何产业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最后,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与解说方式。民族文化最大的价值在于因传承而感化而理解,达到不同文化群体的和谐共生。因此,应在了解现代游客信息接受偏好的基础上,更新民族文化的解说方式,使得地方文化能够有效到达受众并产生正向影响。
3.打造国际一流的服务。良好的服务是现代旅游业不可或缺的因子。民族地区旅游业起步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往往更注重硬件建设而忽略软服务的跟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也为了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民族地区必须注重服务意识的培养,将服务水平的提升放在与硬件建设相等甚至更高的位置,强调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国际旅游岛是开放之岛,为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要,提供标准化服务是必须的。应参照国际标准制定旅游服务规范与细则。同时,海南国际旅游岛也是特色之岛,提供高水平的顾客满意的个性化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注入民族传统文化因子,比如语言、服饰、礼仪等,以使服务更具特色,增强海南民族地区旅游的可识别性。
[1]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6.
[2]李永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
[3]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0年旅游统计数据[EB/OL].[2012-10-22].http://tourism.hainan.gov.cn.
[4]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助推国际旅游岛建设[R].海口: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宗教工作委员会,2010.
[5]首届黎族文化论坛文集[M].海口:海南省民族学会,2007:78.
[6]金璐.论新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