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保障措施探析
2013-06-19武二伟
武二伟
摘要:文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资源共享意识、组织机构、信息技术、标准化、法律、人才等六个方面,对建设有效的河南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提出了保障措施。
关键词:河南省;图书馆;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保障措施
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它相关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同揭示、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
1、资源共享工程已大量开展
信息资源共享一直以来是图书馆界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发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变革速度加快,中国已经涌现出一些大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例如国家级的有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地方级的区域共享有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上海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和湖南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等。
2、我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方便了读者,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和认知度,同时也降低了图书馆的运行成本,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起步晚、规模较小、大多属于行业内的共享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图书馆信资源共享体系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正如金声在《中美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运行机制对比分析》中指出“美国的图书馆联盟之所以发展快且水平高,除了得益于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美国还逐渐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如利益平衡机制、行政干机制和制约机制等,这些机制在规划联盟的建设发展、保障成员馆权利与义务、协调成员馆之间的关系、确保联盟各成员能够服从联盟的统一调度,遵守共同认可运作规则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成为联盟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谢玲《从美国的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看我国的图书馆联盟建设》一文中指出我国图书馆联盟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和协调机制,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罗平一认为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是自我满足的发展意识,条块分割、结构松散、缺乏横向联系的管理体制,缺乏宏观调控以及规定不明的利益分配,即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弊端。
可见,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发展受到了现有的运行机制的制约,要使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健康的、迅速的发展就必须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运行的经验,建立一套适应国情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运行机制,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运行机制研究可以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运行机制的建立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3、建立有效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保障因素分析
3.1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识要深入到实际操作中去。
目前,虽然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较小,而且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运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传统观念、思维模式依然禁锢着很多人的思想,本位主义思想比较严重。一些资金充裕、资源丰富的大图书馆忽视信息资源的共享,依然习惯于建设“大而全”的图书馆;经费短缺的小图书馆虽然盼望信息资源共享,但在没有加入共享体系之前,只能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满足用户对资源的需求;在共享体系成立之后,在共享协议和章程执行过程中,一些协作馆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只是象征性、有选择地作一些表面课题。这样以来,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只能获得表面的繁荣,无法持续的发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只有足够深刻,才能管贯穿于实际操作中。2005年7月8号,参加“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的国内50多所高校图书馆馆长联合签署发表的《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提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享,是大学图书馆追求的崇高目标”。
3.2协调组织机构保障。
成立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协调机构,建立权威、高效、稳定的协调组织,统一领导和协调图书情报机构,统筹规划全国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我国CALIS项目以及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共建共享所取得的成绩表明,政府在促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起很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图书馆可以以高校图工委为基础,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该机构分国家级和地区级两级,其职责是统一领导和协调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制定出文献信息资源采购与资源共享的最佳方针政策,制定共同遵守的协议,明确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并及时公布和调整各馆所收藏的信息资源的范围、类型、信息服务手段、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收费标准和相应时间等,以使各高校图书馆之间便于操作和交流。就河南省而言,高校图工委应担负起责任,依托现有的资源做好河南省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
3.3先进信息技术保障。
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的建立是离不开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在资源共享运行过程中,在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运行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为支撑的,他们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机制良性运行的技术保障。此外,还需要统一或互相兼容的自动化系统、统一的技术标准、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等。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的是跨越式的发展,是直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一方面,它表明了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是跨越式的发展,所以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兼容性差、自动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缺乏技术基础性的累积。例如数字资源整合就是对各种自主的、异构的乃至分布式的数字资源,采用各种整合技术实现透明无缝地集成,用户在统一的利用环境和界面下,实现“一步到位”的检索、浏览和使用,从而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数字资源的公共获取方便性和获取效率。
3.4标准化保障。
对于河南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信息资源的建设标准,课题组建议使用CALIS推行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技术标准与规范》(简称《CADLIS技术标准与规范》。它的适用范围对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CADLIS技术标准与规范》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导CALIS各子项目门户应用系统和本地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确保CADLIS分布式服务体系中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应用系统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彼此之间能够无缝集成,以保证各CALIS子项目建设成果能够成为CADLIS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②指导CALIS各个子项目中的资源建设工作,确保由各个参建馆采用相同的加工规范来建设符合统一数据质量标准的资源,并确保这些资源能够自动聚合成一个大的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仓库。③作为CALIS参建馆参加CALIS子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准则,同时也作为高校图书馆自身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指南。CALIS参建馆在参加CALIS子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选用符合CALIS标准与规范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以确保这些系统本身能够与CALIS子项目门户和CALIS中心进行无缝集成。④作为编制CALIS招标项目的招标书和相应招标技术规范的基础,确保中标公司所开发出来的CALIS应用系统符合CALIS标准规范,具有CALIS互操作应用接口,支持CALIS统一认证、统一计费和统一调度,能够与整个CADLIS服务体系有机集成。⑤作为“CALIS体系产品兼容性认证”的基础,指导第三方应用软件商对自身的软件系统进行改造和完善,以确保这些软件能够无缝集成到CALIS子项目中。只有对那些通过CALIS体系产品兼容性认证的第三方软件产品,CALIS管理中心才能将其推荐为CALIS参建馆可选用的系统之一。
3.5法律保障。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需要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图书馆参与的社会活动,它虽然要求各个成员馆之间精诚合作,但为了更好地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力、利益与责任,就需要政府出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方行为,确保各方利益不受侵害。在图书馆资源共享过程中主要涉及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人们利用知识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它包括:著作权(版权)、发明专利、商标、厂商名等。资源共享在进行数字化信息服务时,特别是在信息的建设和传递服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侵权行为。常常涉及到以下的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复制中的版权问题。(2)数字参考咨询中的知识产权问题。(3)图书馆馆藏资源在网络传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4)数据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4)网上资源的建设与传递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图情机构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有关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2)加强本身建设资源的知识保护。(3)恰当利用“合理使用”原则规避数字化建设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合理使用原则是指使用人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版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版权作品的合法行为。
3.6人才保障。
人力资源建设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机制良性运行的基础之一,是共享体系机制良性运行的基础保障之一。在共享体系中,各个馆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不仅影响着共享体系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也影响着共享体系机制的运行效果。因此,图书馆界应重视相关专业在校人才的培养,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培训,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图书情报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馆际间开展广泛的业务交流与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水平,同时,通过交换馆员、学习考察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业务交流,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提高整体业务素质,使我国图书馆的图书情报人员成为合格的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及信息系统的建设者、向导和顾问。
参考文献:
[1]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龙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9(128).
[3]谢玲.从美国的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看我国的图书馆联盟[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2).
[4]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标准规范建设[EB/OL].[2013-2-15].
http://project.calis.edu.cn/calisnew/calis_index.asp fid=3&class;=1.
[5]黄筱玲,郑章飞.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l).
[6]刘光容.解读图书馆联盟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J].情报杂志,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