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2013-06-09张大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万剂预防接种皮疹

杜 雯 张大勇 朱 青

贵州省2010~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杜 雯 张大勇 朱 青

目的分析贵州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情况。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贵州省报告的2010~2011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1年全国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贵州省报告AEFI个案213例,其中≤1岁占58.22%,男女性别比为1.15:1,主要集中在2010年9月份。一般反应占52.11%;异常反应占32.39%,以过敏反应为主。AEFI发生例数较多的疫苗主要是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占报告总数的54.93%。全省67个县(市、区)有AEFI数据报告,县覆盖率为71.28%,48h内及时报告率为85.00%,48h内及时调查率为95.00%。结论贵州省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有待提高,各市(州)差异较大。AEFI常发生在低龄儿童为监测重点。尽快制订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按全国统一要求开展AEFI监测,加强监测工作培训和督导,将是推动贵州省AEFI监测工作系统、深入开展的有效措施。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预防接种是全世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随着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比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本身受到公众与媒体的更多关注。开展AEFI监测有助于发现AEFI的发生原因,并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负面影响。自2010年,贵州省各市(州)均利用全国AEFI监测系统开展AEFI监测的网络报告。现将全省AEFI监测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AEFI报告方式医疗机构、预防接种单位等发现AEFI后,及时向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告,县级CDC将AEFI个案报告和个案调查数据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报告。

1.2 AEFI发生原因分类[1]

1.2.1 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1.2.2 疫苗质量事故因疫苗不和规格,接种后导致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1.2.3 接种事故因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导致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1.2.4 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1.2.5 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的反应。

1.3 资料分析方法将贵州省AEFI监测报告的2010~2011年监测个案数据导出为Excel文件后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EFI分布特征和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2 结果

2.1 报告情况2010~2011年,全国AEFI监测系统共收到贵州省报告AEFI个案213例,其中2010年115例,2011年98例。报告数居前三位的市为贵阳市73例,黔东南州40例,遵义市35例,占报告总数的69.48%。全省67个县有病例报告,县覆盖率为71.28%。48h内及时报告率为85.00%,调查率为100.00%,48h内及时调查率为95.00%(表1)。

表1 2010~2011年各市AEFI报告情况(n,%)

2.2 年龄、性别和季节分布在213例AEFI中,男女性别比例是1.15:1。1岁以下84例,占39.44%,其中≤2个月龄20例,3~5个月龄30例,6~8个月龄20例,9~11个月龄14例;1岁40例,占18.78%;2~7岁70例,占32.86%;≥8岁19例,占8.92%。2010~2011年各月均有AEFI报告,主要集中在2010年9月,报告58例,占27.23%。

2.3 疫苗分布在213例AEFI中,含麻疹成分疫苗(MCV)68例,占31.92%;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49例,占23.00%;乙型肝炎疫苗(HepB)24例,占11.27%;卡介苗(BCG)17例,占7.98%;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13例,占6.10%;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12例,占5.63%。其余疫苗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EV)、脑膜炎球菌疫苗(MenV)、甲型肝炎疫苗(HepA)、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InfV-Sp),报告例数均<10例。

2.4 发生原因分类在213例AEFI中,一般反应111例,占52.11%;异常反应69例,占32.39%,死亡3例;接种事故2例,占0.94%;偶合症29例,占13.62%,死亡15例;心因性反应2例,占0.94%。无疫苗质量事故报告。

2.5 不良反应临床诊断在213例AEFI中,不良反应180例。111例一般反应中,重度发热(≥38.6℃)和/或局部红肿(>2.5cm)和/或局部硬结(>2.5cm)99例,占89.19%;其它一般反应(包含低热、恶心、呕吐等)12例,占10.81%。69例异常反应中,过敏反应57例,占82.61%,其中过敏性皮疹34例;其余临床诊断均<7例(表2)。

表2 全省2010~2011年不良反应临床诊断(n,%)

2.6 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根据本组报告数据估算,主要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MCV过敏性皮疹6.65/100万剂,过敏性紫癜0.78/100万剂,荨麻疹0.78/100万剂;BCG淋巴结炎3.86/100万剂,无菌性脓肿1.93/100万剂;JEV过敏性皮疹1.39/100万剂;A群MenV过敏性皮疹1.30/100万剂;A+C群MenV过敏性皮疹1.24/100万剂;HepB过敏性皮疹0.88/100万剂,过敏性紫癜0.58/100万剂;DTP过敏性皮疹0.87/100万剂。

3 讨论

近年来各市对AEFI监测重视程度不一,监测敏感水平差距较大,全省AEFI监测系统总体敏感性还需加强,病例及时报告率也有待提高。2010~2011年AEFI发生年龄集中在≤1岁,占报告总数的近60%,与2008~2009年监测结果[2]类似。儿童免疫程序的年龄或月龄与不同年龄发生AEFI的比例基本一致。AEFI集中发生在2010年9月,与贵州省当时开展全省8个月龄~4岁儿童MCV强化免疫有关。AEFI发生数较多的疫苗主要是MCV和DTP,占报告总数的54.93%。

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的局部红肿和硬结及发热等一般反应,占AEFI报告总数的52.11%。与2008~2009年相比[2],一般反应报告例数和报告比例均有增加,但由于监测系统对已明确的轻微一般反应不强制要求进行报告,因此监测系统报告的一般反应不能反映出其实际发生的水平。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的异常反应,占AEFI报告总数的32.39%。较为常见的异常反应是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多,占一半以上,与2008~2009年监测结果一致[3]。BCG异常反应均为淋巴结炎。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占AEFI报告总数的0.94%,偶合症占13.62%。与2008~2009年相比[2],接种事故和偶合症的比例下降,心因性反应的比例上升。

为提高全省AEFI监测质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制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解决AEFI监测后顾之忧,减少迟报、漏报现象;②2010年7月,贵州省卫生厅办公室和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转发了由卫生部办公厅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1],各市应按全国统一要求开展AEFI监测;③加强对各级CDC、医疗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AEFI监测督导,及时发现AEFI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④推进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规范预防接种操作,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以减少或避免接种事故的发生。

[1]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卫办疾控发[2010]94号[S].北京,2010.

[2] 杜雯,张大勇,徐飞,等.贵州省2008~2009年度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贵州医药,2010,34(12):1126-1127.

[3] 刘大卫,郭飚,曹玲生,等.全国2005~200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13(6):505-513.

Guizhou Province in 2010~2011 Analysis of Suspected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Monitoring

Du Wen Zhang Dayong Zhu Qing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occurrence features of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in Guizhou province,and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EFI surveillance.MethodsThe AEFI data reported by Guizhou province in 2010~2011 was collected through the National AEFI Surveillance System.The descriptive methodology was used.Results213 AEFI cases were reported in 2010~2011,among them, targets aged≤1 year accounted for 58.22%, the sex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was 1.15:1. The occurrence peak was September in 2010.52.11% AEFI cases were common,minor reactions; 32.39% were rare, serious reactions, with the primary illness was anaphylaxis. Measles-containning Vaccine (MCV) and Diphtheria-Tetanus-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P)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EFI cases, accounted for 54.93% of all AEFI cases. 67 counties reported to the AEFI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the county coverage rate was 71.28%. The reported rate within 48h was 85.00%, and the investigated rate within 48h was 95.00%.ConclusionThe completeness and sensitivity of AEFI surveillance were still low and uneven between prefectures in Guizhou province. AEFI cases were often occurred in young children,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e AEFI surveillance. To establish AEFI compensatory approach as early as possible, carry out AEFI surveillance according to national unified requirement, strengthen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on surveillance will be effective measures which impulse the provincial AEFI work systemic and in-depth development.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Surveillance; Analysis

R186

B

1673-5846(2013)06-0171-03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4

杜雯(1977-),女,浙江省慈溪市人,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监测和控制工作。

猜你喜欢

万剂预防接种皮疹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拜登宣布2500万剂疫苗分配计划
香港拟捐出复必泰疫苗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中国疫苗来了!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