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鼠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解剖相关性实验研究※

2013-06-09段忠玉丛树园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锁骨主干颈部

宋 波 段忠玉 丛树园 陈 滟

大鼠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的解剖相关性实验研究※

宋 波 段忠玉 丛树园 陈 滟

目的探讨大鼠迷走神经膈神经移位重建与高位颈髓损伤大鼠膈肌功能的解剖学研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大鼠10只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大鼠迷走神经及双侧膈神经进行解剖,用数字显微镜测量大鼠膈神经直径及测量各平面直径。结果大鼠颈部迷走神经直径为(0.3250±0.0014)mm以及膈神经直径为(0.2267±0.0174)mm,两者距离相对较近,两者无论在锁骨上平面还是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平均距离不大于2.5mm。在“入膈肌平面”迷走神经直径为(0.2912±0.0321)mm,膈神经直径为(0.2798±0.0154)mm,两者相对距离较颈部远,左侧距离为(8.760 ±0.871)mm,右侧距离为(6.124±0.912)mm。结论在入膈肌平面,膈神经与迷走神经的直径大致相同,当两者相差距离较大时,将膈神经与迷走神经往同一方向移至一定距离后可完成两者的无力缝合,同时在颈部,膈神经与迷走神经的直径相差较大,两者距离相对较接近,并且两者可实现无张力缝合。

解剖学;迷走神经;膈神经;大鼠

高位颈脊髓神经损伤可导致膈肌复原受到影响,因此通过肋间神经移位及膈肌起搏器的刺激后可使膈肌功能恢复,让患者尽早复原[1]。膈肌起搏器及肋间神经手术是目前治疗高位颈脊髓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通过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通过刺激肋间神经与膈神经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使患者能尽快康复。相关动物实验证实,通过刺激肋间神经与膈神经能有效恢复大鼠颈髓功能,对恢复大鼠膈神经有重要的作用[2]。通过上述治疗方式可使膈肌运动功能得以恢复,同时使大鼠迷走神经功能得以恢复。因此本实验将在显微镜下解剖大鼠,并对大鼠迷走神经及膈神经进行研究,以期了解两者的相关性[3]。

1 资料与方法

1.1 麻醉与显露选取成年健康雄性大鼠10只作为研究对象,每只大鼠体重200~250g,按照400mg/kg的剂量对大鼠进行腹腔麻醉,并取仰卧位,同时将大鼠四肢及门齿固定在手术台上。取颈部正中切口作为手术入路方式,将颈部筋膜浅层及其包裹的胸锁乳突肌以及斜方肌充分显露,同时将锁骨平面切断,并将胸锁乳突肌凸显,将舌骨肌剪断。

1.2 解剖方法采用放大倍数为10倍的手术显微镜将大鼠双侧膈神经分支及主干部分游离,并在神经前、中斜角部位将C4、C5的神经根暴露,同时将C5神经根作为定标点以此确定神经干位置,并将其充分显露,同时将C4、C5的神经支向膈神经主干部位游离至锁骨,并沿着胸骨主干中线将胸腔切开,同时观察膈神经及其分支,并从上至膈神经起将抬起神经平面,直至锁骨平面,使得胸腔内膈肌上平面食管前后方面迷走神经主干可发生游离,同时在显微镜下采用精密度尺对膈神经及迷走神经的主干进行测量,确定其相对距离后将神经切下,并采用高精密度读数对迷走神经及膈神经直径进行测量。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鼠膈神经显微解剖及测量膈神经属于颈神经分支,是由C4和C5前倾斜角肌上部外侧与C4外侧汇合而成,同时由斜角肌上部外缘,沿着膈肌前面,并在筋膜深侧,接近垂直的方向往下行走。在解剖研究中发现颈内静脉及胸锁乳突肌覆盖,并从颈横动脉及肩胛上动脉处通过表面,同时在静脉间、锁骨下动脉间进入胸腔。并在胸腔内从两层胸膜包裹及心包膈肌进入到膈肌。同时在右侧处,从胸腔及膈神经处从上而下进入到右胸腔内动脉、主动脉弓、左头臂静脉以及左侧心包毗邻。膈神经主干进入膈肌之前进行前外侧支、后支,其显微解剖学见表1。

表1 大鼠膈神经直径测量[(±s),mm]

表1 大鼠膈神经直径测量[(±s),mm]

平面 左侧神经 右侧神经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 0.2286±0.0165 0.2258±0.0168锁骨上平面 0.2263±0.0165 0.2268±0.0145入膈肌平面 0.2867±0.0265 0.2758±0.02987

2.2 大鼠迷走神经显微测量及解剖大鼠迷走神经属于混合性神经,是脑神经中分布最广、行程最长的混合神经,含有内脏传入纤维、躯体传入纤维、特殊内脏传入纤维、内脏传出纤维以及特殊内脏传出纤维。同时在解剖过程中迷走神经干垂直下可观察到颈动脉鞘内及颈内动脉之间由上而下进入到颈动脉鞘内,同时在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进入到上缘平面中,并在颈总动脉以及颈内静脉之间进入颈部。在左锁骨下动脉及左颈总动脉之间经左肺分支进入肺部纵膈部分,并在食管前向下延续迷走神经前干。经右锁骨下动脉前面,沿着右迷走神经经右锁骨下动脉前面,气管右侧下降,同时沿着右肺根后方出现分支,并参加右肺丛,从分支中在食管后面构成食管后丛,在食管下端中合成迷走神经后干。沿着神经前后方向与食管一起进入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中,至喷门处,并在前、后干分支作为终支,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大鼠迷走神经直径测量[(±s),mm]

表2 大鼠迷走神经直径测量[(±s),mm]

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0.3251±0.0740 0.3285±0.0305锁骨上平面 0.3277±0.0265 0.3295±0.0253入膈肌平面 0.2887±0.0326 0.2954±0.0356

3 讨论

迷走神经是脑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颈髓损伤时具有一定活性,可为膈神经提供营养,同时可为迷走神经提供相关营养,并可作为内脏副交感神经,且迷走神经本身对胃肠平滑肌及心肌进行控制,因此通过对迷走神经、移位神经进行重建能提高颈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大鼠的生活质量[4]。本研究中,在大鼠迷走及颈部神经直径为(0.3250±0.0014)mm以及膈神经直径为(0.2267±0.0174)mm,两者距离相对较近,两者无论在锁骨上平面还是膈神经主干起始平面平均距离不大于2.5mm。在“入膈肌平面”迷走神经直径为(0.2912±0.0321)mm,膈神经直径为(0.2798±0.0154)mm,两者相对距离较颈部远,左侧距离为(8.760±0.871)mm,右侧距离为(6.124±0.912)mm,从而说明膈神经与迷走神经的直径相差较大,两者相对距离较接近,并且两者可实现无张力缝合。

[1] Alshekhlee A, Onders RP, Syed TU, et al. Phrenic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in spinal cord injury:Applications for diaphragmatic pacing[J]. Muscle Nerve, 2008,38(6):1546-1552.

[2] Krieger LM, Krieger AJ. The intercostal to phrenic nerve transfer:an effective means of reanimating the diaphragm in patients with high cervical spine injury [J]. Plast Reconstr Surg, 2000,105(4):1255-1261.

[3] 周许辉,李家顺,贾连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重建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38-68.

[4] Creasey GH, Ho CH, Triolo RJ,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electricalstimul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J]. Spinal Cord Med, 2004,27(4):365-375.

R322

A

1673-5846(2013)06-0101-02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云南省十二五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学科支助,项目编号:30160800101

宋波(1972-),男,汉族,云南昭通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电话:18987890907。

猜你喜欢

锁骨主干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呵护锁骨皮肤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介入诊疗中的指导价值研究
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