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型训练法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3-06-07朱剑虹
朱剑虹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410138)
行为引导型训练法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朱剑虹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410138)
伴随着公安教育体制改革,行为引导型训练法使公安教育进入一种新的运作模式。在警务英语中引进行为引导型训练法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员的肯定,改善了学员的学习态度,提升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警务英语;行为引导型训练法;实践研究
公安院校培训和学历教育强调发展警校学员的基本职业能力。警务英语是公安院校的一门新兴专业基础课,其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警务英语行为引导型训练法基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美国教育家兰祖利的个体—环境互动的优化教学理论和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结合公安教育的发展方向、公安实践部门的运作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运用已有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对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教学目的。
为检验警务英语行为引导性训练法的合理性,笔者于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进行了16周的实践研究。
一、实践对象
本研究以笔者教授的湖南警察学院11级刑事技术01区队为实践对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在学员46人中,男生38人,女生8人。研究开始前后对46名学员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对警务英语的兴趣、警务英语的学习习惯、团队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方面。
二、实践模式构建
警务英语是对所有公安专业学员开设的基础课,它涉及公安实际工作的各个部门,如刑事侦查、经济侦查、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禁毒、网络侦查等。该课程将关键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警务英语的教学过程,对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公安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大有裨益。基于警务英语的特殊性,特提出警务英语行为引导型训练法的模式,具体实践过程如下。
三、行为引导型训练法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本研究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警务精英英语》(刘忠文著)为教材,基于Unit 7 Traffic controland Safety开展实践案例教学。
(一)分析教学目标
1.明确交通警察的职能:指导和规划交通管理工作;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评定伤残程度,鉴定车辆损失;宣传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纠正交通违章,维护交通秩序,处理突发事件等。
2.解读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规定》、《机动车驾驶员违章记分办法》、《普通道路交通违章行为的处罚依据和标准》等。
3.培养正确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熟练遵照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处理交通违章行为的能力。
(二)确定教学内容
1.听:醉酒超速的处置对话。
2.说:违章停车的处置,交通事故的处理,证件检查,酒精测试相关主题的口头表达。
3.读:ParisWhitney Hilton police Transcripts。
4.写:制作公安文书,填写《公安交通管理当场处罚决定书》和《交通管理暂扣凭证》。
5.译:机动车构造的名称,常见机动车品牌和型号。
(三)设定行为目标
1.主要行为:正确行驶交通警察的职能,熟记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正确处理交通违章行为。
2.部分行为:了解常见的机动车品牌和型号,认识机动车构造。
(四)设定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熟悉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明确交通管理有关法律依据和交通违章处罚的对应联系,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处理突发事件和交通违章行为。
2.社会能力:分组完成老师下达的学习任务,学会分工合作,培养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方法能力:各个小组成员在完成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时,如果遇到困难,应该在小组内自我分析与自我解决问题。培养信息搜集能力、归纳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制定教学策略
1.教学组织。将区队46名学员分为六组,分别为A组:8人,B组:8人,C组:8人,D组8人,E组7人,F组7人,每组设一名组长。分组时,尽量保证每组学员的英语水平差异不大,并保证至少1名女学员。6个小组分别安排在班级的6个部位,均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展开学习和讨论。上课之前布置学生收集常见交通违章的种类和处罚办法,并督促学生填写好任务书。鼓励学生借助教材和网络,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组织6个小组进行讨论,以合作的方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激励、启发,自由地发表想法,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引导成绩较差的同学,遇到难题大家一起讨论,争取不通过教师的教授学生自学就能掌握基本知识点,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展示阶段,每组派出两名学员进行情景模拟(驾驶员酒后驾车超速)和对话。其它组按照交通违章行为处理的正确步骤和警员正确询问模式,对照统一制作好的评分表进行评定考核,并指出各组的优缺点。待各组汇报表演结束后,由教师公布正确的处理步骤并说明理由,对相关的处理细则进行讲解和说明。教师还要对各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保证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误,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最后综合各个小组的打分情况和教师的评判,按照得分高低评选出获胜组,并对其进行奖励或表扬。
2.教学方法。行为引导型训练法较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评价方式上显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因此,在本实践研究中,笔者将行为引导型训练法渗透到了警务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本节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引导文法、卡片展示法和角色扮演法。
(1)引导文法。在教师进行简单的语言引导后,由每组的组长领取任务书。任务书中提炼出常见机动车品牌和型号,常见交通违章行为种类,常用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条例。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组长带领组员分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合理分配组内成员按要求完成任务。组长不亲自动手书写答案而是协调组织,保证任务完成的进度和准确度。教师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让学员充分地自主学习,以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卡片展示法。教师要求学员提出交通违章行为处理步骤的关键词(自由发挥),并把必要的步骤用简洁的字词句写在卡片上,把卡片安放在展示板上,要求学生正确地排列案件处理的顺序。学员通过小组讨论,设想并排列处理案件的步骤,并给出处理的办法、依据和理由。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其中,帮助讨论小组分析问题,修订或者重新制定方案。小组合作讨论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员通过信息交换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调整思维,学会总结、归纳,更深入地接受和理解知识。而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与教师沟通,发表自己的观点。
(3)角色扮演法。在讨论交通违章行为处理的正确步骤后,各小组根据已有知识模拟醉酒驾驶超速的情形。要求学员尽量正确处理好违章行为,并开具《公安交通管理当场处罚决定书》(视情况开具《交通管理暂扣凭证》),制作好详细的笔录文书,做到有理有据。这种训练法以教学为舞台,以授课内容为脚本,以学员的创造力为动力,通过学员对驾驶人和交通警察角色的扮演,他们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下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实际操作的技能、与驾驶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了解驾驶人在交通管理中的感受,这样有利于锻炼学员的心理素质,挖掘潜在能力。
3.教学媒体
(1)交互显示。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技术,可以制作简易平台PowerPoint的交互式显示课件,对Traffic control and Safety进行分层解析,提纲挈领地分析,诱导学员系统地掌握交通管理知识。在阅读 ParisWhitney Hilton Police Transcripts时,编制带有提问与选择答案相结合的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细节内容。
(2)演示控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及综合处理的功能,编写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教学中的讲练战结合的效果。在讲解交通事故处置时,插入有关的现场图片资料和公安文书,以加强学生的理解。
(六)评价与反思
对比研究前后的两次问卷可以看出,本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将行为引导型训练法引入警务英语教学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教学效果、团队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具体数据如下:
本实践研究前本实践研究后对警务英语感兴趣课前经常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团队合作33% 40% 56% 39% 31% 69% 83% 89% 82% 84%
[1]Rosemarin,A.TheArtof LeadingaDiscuss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87.
[2][美]巴巴拉G戴维斯.教学方法手册[M].严慧仙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课题“行为引导教学法在高职实践课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5(4):9-10.
[4]宋慧芳.行为引导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1 (06):85.
[5][英]斯宾塞.教育论[M].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6]张梅.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8(3):110-111.
D631.1
A
1673―2391(2013)10―0175―03
2013-05-22 责任编校:周文慧
湖南省公安厅科研计划项目《警务英语行为引导训练法的实践与研究》(湘公警(保明电)【2012】45号)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