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消痤饮治疗囊肿性痤疮疗效观察
2013-06-07沈洪军余土根
沈洪军 余土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自拟消痤饮治疗囊肿性痤疮疗效观察
沈洪军 余土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囊肿性痤疮 克拉霉素 自拟消痤饮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年男女,其中囊肿性痤疮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笔者于2011年7月—2012年2月运用自拟消痤饮加味治疗囊肿性痤疮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浙江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符合囊肿性痤疮临床诊断标准[1],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结节和囊肿、有凹凸不平的瘢痕和色素沉着。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周岁者;妊娠者、拟妊娠者或哺乳期妇女;有重大内科疾病、精神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治疗前1个月应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维甲酸类药物治疗者。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4.3岁;病程3~13个月,平均5.2个月。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自拟消痤饮(金银花12g,蒲公英15g,黄芩9g,白花蛇舌草、丹参各15g,赤芍、皂角刺各12g,浙贝9g,泽泻、白术各12g),1天1剂,早晚各服1次,维生素B6片1次0.2g,1天3次。对照组予克拉霉素片(商品名:克拉仙)1次0.25g,1天2次;维生素B6片用法同上。两组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2]痊愈: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消除≥90%;显效: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消除75%~90%;好转: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消除50%~75%;无效: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消除<5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复发:有效患者停药2个月以后,原来变小、变软的囊肿和结节变大、变硬,炎症加重,或有新发的囊肿和结节。复发率=复发例数∕总有效例数×100%。
3.2 临床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停药2个月后,治疗组复发7例(15.2%),对照组复发12例(33.3%)。
3.4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胃肠道不适3例,对照组7例;两组均嘱严格饭后半小时服药,症状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
4 讨 论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中导致痤疮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生,过度免疫反应,另外与遗传及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关系。痤疮好发于青年男女,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当人体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内充满脂质、细菌和角质碎屑,呈现出肉眼可见的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如果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并产生炎性介质,则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肉芽肿损害。近年来西医治疗囊肿性痤疮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有米诺环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等,克拉霉素对痤疮棒状杆菌有良好的抑制及杀灭作用。中医历代文献对痤疮记载甚多,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有记载:“劳汗当风,寒薄为齄,郁乃痤。”中医认为,痤疮发病的原因多由禀赋不耐,起居饮食失宜,肺胃血热内盛,上蒸头面;或脾虚失运,湿热内生,发于肌肤;或血瘀不行,痰凝内生,互结肌肤;或冲任不调,肝肾不足,相火妄动而成。囊肿性痤疮主要病机为热毒内蕴,痰凝阻滞,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主。治疗组所用的自拟消痤方中金银花、蒲公英、黄芩、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丹参、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抗炎之效;皂角刺、浙贝具有化痰散结、软坚消疤;泽泻、白术益气健脾、利湿消肿。诸药共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抗炎消疤功效。药理研究显示,方中多种中药在抗炎、免疫调节及抑制皮脂腺分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具有光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3];白花蛇舌草所含黄酮类和有机酸类对实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最为明显[4];黄芩中的黄芩苷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5],还能通过下调皮脂腺细胞雄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而具有抗皮脂腺活性的作用[6];丹参提取物丹参酮不仅具有抗菌消炎、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的作用,还有较温和的雌性激素活性和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及皮脂腺抑制作用[7]。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药治疗囊肿性痤疮不仅能减轻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通过药物的加减配伍,还避免了服用西药的副作用,并且能有效抑制疤痕的产生,综合调理体质,调节内分泌,降低复发率。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
[2]张翔凤,李月梅.维胺脂胶囊联合消痤汤治疗结节和囊肿性痤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9): 1053-1054.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
[4]何湘蓉,李彩云,易金娥,等.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提取及抗菌作用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1):27-29.
[5]孙冬梅,邝枣园,李岩,等.黄芩苷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13):2587-2588.
[6]鞠强,尹兴平,石继海,等.黄芩苷等中药单体对人皮脂腺细胞内雄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2):167-170.
[7]林岷格,韩平,戴永江,等.丹参酮对寻常性痤疮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48):58-59.
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