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2013-06-07赵建光禹志成兰土万徐瑞清
赵建光 禹志成 兰土万 徐瑞清 陈 艳
浙江省衢州市皮肤病性病医院 衢州 324000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赵建光 禹志成 兰土万 徐瑞清 陈 艳
浙江省衢州市皮肤病性病医院 衢州 324000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复方卡力孜然酊白癜风
笔者于2011年6月—2012年5月采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商品名:替美)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商品名:维阿露)治疗白癜风36例,疗效较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入选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白癜风患者,共69例,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3~57岁,平均26.5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1.51年;进展期19例,稳定期17例。对照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14~59岁,平均27.1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1.67年;进展期18例,稳定期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部位和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排除:①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②孕妇及哺乳期患者;③对紫外线、糖皮质激素、复方卡力孜然酊过敏者;④1个月内使用过其他治疗白癜风药物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复方卡力孜然酊外搽,1天3次,并于用药30min后行日光照射5~15min;同时每晚外涂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1次,用2周,停1周。对照组单独使用复方卡力孜然酊,1天3次。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1]痊愈:白斑全部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显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皮损面积≥50%;好转: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皮损面积10%~49%;无效:白斑无变化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皮损面积<10%。痊愈和显效例数的百分比合计为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69例患者均完成疗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有5例、6例出现局部红斑、瘙痒、轻度灼痛的不良反应,通过减少用药次数或暂停用药后消退,继续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9%(5∕36)、18.18%(6∕33)。经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我国近年来曾采用较强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如卤米松乳膏、0.2%倍他米松霜、0.05%卤倍他索霜等,短期显效率可达40%~50%[2]。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引起黑素细胞破坏的免疫反应,使黑素恢复,但长期使用可出现局部皮肤萎缩、毛囊性丘疹、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属于“软性激素”,为一种新型强效的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少,对HPA轴无明显抑制作用。对需要长期治疗的白癜风来说,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比其他外用激素的安全性更高。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还可能是直接作用于黑素细胞本身,刺激黑素合成,诱导皮肤恢复正常肤色[3]。复方卡力孜然酊的主要成分为驱虫斑鸠菊和补骨脂,该药有祛风、燥湿、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等作用,能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提高皮肤的光敏作用,局部补充微量元素,增强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皮肤黑素的合成[4]。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治疗,不仅可以促进毛囊及皮损边缘区黑素细胞成熟和扩散,同时能增强抑制引起破坏的局部免疫反应,促进黑素细胞的恢复。中西药联合使用起到互补协同的作用,使有效率达到83.33%,而且还可以减轻复方卡力孜然酊的光敏反应和皮肤刺激症状。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疗效确切,且临床使用安全,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46-1049.
[3]Kim DG,Kim HY,Kim MY,et al.Lincomycin abrogates dexamethasone-enhanced melanogenesis in B16 melanoma cells[J].Pigment cell Res,1998,11(3):143-150.
[4]吴文育,杨勤萍,陈美娟,等,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4):250.
201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