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幼儿园保育工作初探
2013-06-04杨永记
作者简介:杨永记(1977.1-),女,幼儿园高级教师。2005年取得集美大学本科学历。长期从事农村学前教育,任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管理工作近14年。
【摘要】在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乡镇中心幼儿园要把握好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就必须牢牢记住把做好保教工作放在第一位,并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认清在保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做好保育工作,为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乡镇中心园;保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重点提出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同时还明确指出当前学前教育应当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教工作,并且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把握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就必须牢牢记住把做好保教工作放在第一位,并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认清在保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积极措施做好保育工作,为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乡镇中心园开展保育工作现状
在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下,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在快马加鞭地进行中,有关学前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地域之间的差异明显。笔者所处的行政区域公办幼儿园共六所,其中乡镇中心幼儿园五所,在对其考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近些年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虽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很多细节上尚存在较大的不足:
1.1 保育员工作质量不高
1.1.1 与老师幼儿的沟通交流不足:由于众多原因,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并不是每一所都有能力开办午托,60%以上的幼儿园成了只提供早点、午点的简托幼儿园。而简托幼儿园并无法实现两教一保的人员配备。笔者了解到,很多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者数量不足,而幼儿的数量又较多,这对保育员来说工作强度偏大,这就造成剩余的时间少,于是保育员与教师的沟通就相对很少,就算是与教师有了交流,也大多是拉家常,而不是关于幼儿成长方面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保育员的工作时间大部分都在清理卫生,而剩下的时间则不知所措。保育员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一般都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例如:衣服没穿好,鞋带掉了,或是幼儿哭闹时,保育员进行帮助或进行安慰。保育人员与教师之间的这种简单的沟通势必造成保教分离现象,以致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1.1.2 对保育工作内涵理解不全面:乡镇中心幼儿园大多处于城乡结合部,辖区农村户口较多,大部分的农村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观念都比较陈旧,同时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也将保育问题和日常的照顾儿童寝食等生活琐事联系在一起,而忽视了对幼儿的教育。例如:午睡起床后,紫依正在费劲地穿套头的羊绒马甲,睡在旁边的小伙伴博鑫走过来说:“我来帮你吧!”正当紫依要答应的时候,旁边的保育员洪老师走过来说:“你自己快点穿好,我来帮她穿就可以了!”
此外,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让孩子背负了过多的学习压力,认为孩子应当把读书写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不注重保育工作。因此,幼儿教育的各相关负责人都未能将保教有效的结合起来,忽视了保育工作和教育工作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中各自具有的重要作用,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2 保育员文化素质不高
1.2.1 老龄化发展,配置不合理:笔者经调查了解,发现本区乡镇中幼儿园有正式编制的保育员为零,极少数的中心幼儿园分配有数量不多的保育员均非正式编制,也就是目前的“非在编”。在师资极度缺乏的情况,这些“非在编”保育员几乎都承担着幼儿园教师的岗位任务。而实际意义上的保育员,均由乡镇中心幼儿园自支经费聘请的临时工。这些保育员大多数呈老龄化,年龄均在45岁以上,其中年龄最大的已55岁。而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表示,幼儿园每班至少配备一名保育员,乡镇中心幼儿园虽然都是教育部门办,是公办园,但是种种条件限制,有的中心园现仅配备一两个保洁员充当保育员,甚至还有的中心园因为未聘到保育员,暂时由幼儿园老师兼任此保育员工作。这种不合理的配置,让我们对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1.2.2 文化水平偏低,能力不均衡:在我国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三点和第四点明确规定了幼儿园“保健员的文化水平应当在高中以上,而保育员也应当有初中以上学历,并且接受过专业的保育培训。”可在实际情况中,笔者所处的行政区内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目前根本就未曾配备专职的保健员(保健老师),保健员的工作全由幼儿园的老师兼任。在大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保育工作常由学历偏低甚至没有学历的农村妇女,或者家中子女已大家庭负担较轻的中年妇女承担。她们虽然有带孩子的经验并且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由于文化素质偏低,能力参差不齐,不利于幼儿的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1.2.3 缺乏专业知识,学习机会少:笔者向一些乡镇中心幼儿园保育员了解当儿童出现意外事故或如何运用科学手段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时,大多数保育员要么采取的是一些农村土方法,要么就一脸茫然,或直接回答不知道。而当问及平时是否有接受专业机构的培训或听专业讲座时,得到的答复基本上都是“很少”,“没有”。虽然,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条件相对比村居幼儿园较好,偶尔会有一些保健专家或专业的保育管理工作者来园讲讲保育工作方法,但大多数保育员文化水平低下,工作之余,很少有保育员会通过阅览书籍或网络等手段来提升自己的保育知识。
1.3 保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1.3.1 门槛较低,准入制度不健全:在大多数乡镇中心幼儿园,幼儿园保育工作者基本都是临时聘请或签短期合同,并没有获得相应的保育资格证书,更别提有专业的保育知识了。因此,保育员的聘用门槛太低,准入制度不健全。
1.3.2 知识缺乏,工作内容不具体: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保育员工作内容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一方面,在培养儿童心理素质和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这方面表现不足,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另外,由于自身接受文化程度水平较低,保育知识较缺乏,对幼儿园保育工作内容、流程一知半解,这也是保教分离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1.3.3 重教轻保,激励机制不健全:一个好的幼儿园应当要有一个完善的奖惩机制,而在大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奖惩机制还十分不健全。重教轻保,幼儿园老师在各项竞赛、通过各种技能比赛均能获得相应的奖励或表彰。而长期以来,无论保育员工作多还是工作少,薪资待遇均一样,这就造成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上不去,更别提主动干活,只会消极的接受一些分内的事务,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2、提升保育工作水平的探索与实践
2.1 持证上岗,规范保育工作要求:保育人员的资质不足问题导致很难满足未来的幼儿保育工作,所以,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了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保育员保育水平的有效手段。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对保育人员的培养,并以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道德思想为核心内容制定保育人员所必须遵守的各种规章制度,这将大大有利于儿童的保育工作,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乡镇中心幼儿园应当以资格证书做为保育员上岗和晋升的资格凭证,规范幼儿园保育员的保育工作要求。截止至2013年3月,笔者所在乡镇中心幼儿园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与大力支持下,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让本园的保育员接受保育员育婴师培训,考试通过率100%,目前全园12个保育员均已持证上岗。
保育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却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育员职业技能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围绕卫生环境、儿童管理、工作态度等内容制定保育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在幼儿园中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来巩固保育员的社会地位,不仅可以增加保育员的工作信心,还可以调动保育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工作队伍,为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做出最大的努力。
2.2 保教结合,注重保育工作内涵:乡镇中心幼儿园应当深刻理解保育工作的真正含义所在,并充分认识到保育工作在儿童的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健全,还包括心理健康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等。正如上文所述,保育员洪老师在帮助紫依穿衣服的同时,忽视了儿童与儿童之问的协助合作体验,这对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极其不利。
因此,保育员应当要深刻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充分认识到在保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教育契机,在实际工作中时刻牢记做到保教结合,并理解其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积极鼓励保育人员与教师间的有效沟通,并相互了解对方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内涵,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同事信任理解关系。只有做好这些,才能让保教结合得更紧密,提高儿童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2.3 齐抓共管,提高保育员整体素质:保育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保育工作的质量。要改善保育员的素质偏低水平这一现状,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方法:
首先,建立完善的聘任制度,严格以《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学历要求来进行招聘,学历较高者优先选择。
其次,建立工作激励制度,根据保育员的工作情况适当的对其进行奖励,提高其待遇,稳定保育员队伍。
再次,加强社会宣传,让家长们都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保育工作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提升保育员社会地位的目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幼儿园管理者应加强对保育员的培训,保育员也应该要深刻感受到自身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
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的保育员们普遍都表现出缺乏对儿童心理健康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处理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他们习以为常的一些做法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例如:常见的幼儿脱臼骨折如何处理,中毒、异物人体如何处理等诸如此类的急救与护理问题。再如,平时遇到一些儿童表现出的心理状况令他们难以理解,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不予以理会或采取了主观臆断的方法。根据这些情况,乡镇中心幼儿园应逐步建立起相应健全的保育员培训制度,创造条件,鼓励全园保育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培训,并时常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幼儿园进行培训和演讲,从而提高保育员的专业水平。这样,保育员就可以更多的接触到新型的教育理念,并能够逐步掌握如何分析儿童心理和如何培养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在实践工作中逐步实现保育中心由生理向心理的过渡。
2.4 优化管理,实现保育工作的流程化
2.4.1 规范细节,落实保育员工作常规:保育工作涉及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落实,那么关注过程中的管理细节尤为重要。《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及各环节要求》制定后,如何执行是关键。首先是组织保育员学习领会,让每位保育员都知道各环节自己该干什么,怎样去干。其次是定期组织保育员研讨:在某个环节执行当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比如:幼儿入厕环节,保育员如何关注个别幼儿又照顾全体幼儿。通过保育员的反复实践和研讨,达成以下共识:这个环节保教配合非常重要,为避免幼儿入厕拥挤,保育员照顾不过来,老师可以在室内组织部分幼儿自由观察环境材料,开展简单的操作游戏,入厕洗手的幼儿由在盥洗室的保育员负责,老师在活动室负责观察指导。
2.4.2 岗位练兵,提高保育员工作效率:除了保育工作具体要求中进一步规范了保育员分发饭菜的步骤、擦桌子方法、开窗通风消毒要求、保育员整理床铺的要求等,我们可以定期组织保育员开展专项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活动,由保育员精细化管理小组成员当评委。例如:擦桌子、清洁消毒工作比赛,虽然方法都一样,但是在比赛中,保育员擦桌子的速度和干净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就可能影响保育员配班的质量,所以通过一次次的比赛,使每位保育员在每项工作中都成为眼疾手快,干事麻利的工作能手。当然,保育员练兵活动还有很多,叠被子、挂吸汗巾、折叠餐巾、整理消毒玩具等,通过不断的规范操作,工作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4.3 扎实教研,提升保育员专业素质:保育员教研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保育工作的质量,关系着幼儿园发展的速度,乡镇中心幼儿园应把保育员教研纳入园本教研之中,针对保育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可以确定《树立专业意识,提高保育员配班质量》、《促进保育员队伍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了保育员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指导幼儿的能力。例如:在进餐环节如何关注个体差异,如何进行引导,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做好配角,协助支持教师开展好活动,不仅使保育员尝到了教研活动的甜头,也提升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社会效益。
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是父母的希望,世界的未来,承载着我们的理想和建设未来的责任。我们要从根源做起,重视幼儿保育事业,使他们在幼儿园期间“体智德美”得到全面发展,为未来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促进教育均衡,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上,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广大农村幼儿园的“领头雁”,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