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板栗蒲屑栽培香菇的试验

2013-06-01黄水生徐根生程长标

食药用菌 2013年6期
关键词:松阳县麦麸木屑

黄水生 叶 平 徐根生 程长标

(1.丽水市松阳县食用菌办公室,浙江 松阳 323400;2.松阳县兴菇食用菌有限公司,浙江 松阳 323400)

应用板栗蒲屑栽培香菇的试验

黄水生1叶 平2徐根生1程长标2

(1.丽水市松阳县食用菌办公室,浙江 松阳 323400;2.松阳县兴菇食用菌有限公司,浙江 松阳 323400)

板栗蒲屑;比例;代料;香菇

板栗蒲又称板栗种苞,是包裹在板栗外面带刺的果苞。据林业部门统计,浙江省板栗栽培面积有100万亩(1亩≈667 m2,下同),其中松阳县有近3万亩。板栗蒲在山区农村随处可见,据我们调查,亩产100 kg板栗就有60~90 kg的板栗蒲,但因其利用价值不大,常被废弃或作为一般燃料,不仅大量木质素和纤维素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利用,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其栽培代料香菇还未见报道,我们于2010年和2011年进行了该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香菇菌种:试验用香菇品种为L808,由松阳县兴菇食用菌有限公司生产。

板栗蒲屑:从松阳县裕溪乡收购,从树上采收的栗蒲,运回堆放于水泥地面上,开蒲捡取板栗后,对湿栗蒲用专用栗蒲粉碎机粉碎,干燥后装袋备用。麦麸:从香菇材料店购买中粗麦麸(达国家饲料二级麸标准)。碳酸钙:从食用菌材料店购买,质量合格。杂木屑:阔叶小杂木用木屑粉碎机粉碎。菇耳丰优素:从食用菌材料店购买。各种材料晒(风)干后备用。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浙江省松阳县叶村乡官田村杨群旺农户菇场。

2010年试验配方:(A)杂木屑69%,板栗蒲屑10%,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B)杂木屑59%,板栗蒲屑20%,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C)杂木屑49%,板栗蒲屑30%,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D)杂木屑39%,板栗蒲屑40%,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以杂木屑79%,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为对照。按照公式,板栗蒲替代杂木屑比例/%=板栗蒲使用量÷(杂木屑+板栗蒲使用量)×100,4个配方替代比例分别为12.6%,25.3%,38.0%和50.6%。

2011年板栗蒲不同添加量试验配方:(a)杂木屑59%,板栗蒲屑20%,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b)杂木屑54%,板栗蒲屑25%,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c)杂木屑49%,板栗蒲屑30%,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d)杂木屑44%,板栗蒲屑35%,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以杂木屑79%,麦麸20%,碳酸钙1%,菇耳丰优素0.02%为对照。按照上述公式计算,4个配方板栗蒲替代木屑比例分别为25.3%、31.6%、38.0%和44.3%。

试验菌棒的制作及管理。菌棒的制作,按配方称取各种材料,翻拌干混均匀后,加水翻堆,用装袋机把料装入规格为15×55(cm)的筒袋中,平均每袋装干料0.9 kg,装袋后重1.8 kg,含水量55%左右,扎口后做标记、套袋,采用常压灭菌,冷却至室温后接入菌种,按常规管理。

2010年试验菌棒制作时间为8月4日,8月12日接种,11月15日出田,开始出菇,以100棒(成品)为一小区,重复3次。

2011年试验,8月23日灭菌,9月1日接种,刺孔和发菌管理按常规进行,11月23日出田,开始出菇,以100棒(成品)为一小区,重复3次。

两年的出菇管理均同:待有部分菌棒开始出现自然菇蕾时脱袋排场,以100棒(成品)为一个处理,重复3次。采取地面温室大棚单层斜置式出菇。根据代料香菇的栽培技术要求进行水分和统防管理,鲜菇各每处理单独称重,统计产量。

2 试验结果

2.1 板栗蒲不同添加量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2010年试验,添加了板栗蒲屑的配方A、B、C比对照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提前3~4天满袋;配方D的菌丝生长较稀疏,成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

2011年试验,菌丝10月23日开始长满,对照组略推迟,菌丝生长情况与2010年的规律一致。

2.2 板栗蒲不同添加量对香菇出菇的影响

(1)2010年试验于11月15日出田,11月17日开始出菇,一直到次年5月10日止,共长5潮菇。配方D至次年3月20日出第4潮后,菌棒陆续发软死亡,少收一潮菇(表1)。

表1 2010年添加不同比例板栗蒲的出菇产量

计算方法:差异率/%=(试验处理平均产量-CK平均产量)÷ CK平均产量×100。

统计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配方D与其他各处理及对照间有显著性差异;配方A、B、C、对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配方B与对照间的差异率在5%以上;配方C与对照之间的差异率在4%以下;配方A与对照,配方B与配方C之间的差异率也在4%以下。配方D板栗蒲屑添加量40%对发菌和产量均有影响,其平均产量比其他处理都低。

(2)2011年试验各处理分别在12月1日开始出菇,对照迟3天左右,一直到次年5月10日止,共长5潮菇。产量统计见表2。

统计分析也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d与其他处理及对照之间有显著差异;a、b、c、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配方a、b、c与ck之间的差异率低于5%。配方d板栗蒲屑添加量35%以上对发菌和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产量低于其他处理。

表2 2011年添加不同比例板栗蒲的出菇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3.1 试验表明,在代料香菇栽培中添加部分板栗蒲屑是可行的。添加了适当比例板栗蒲屑的香菇菌丝发菌速度加快,菌棒菌丝提早满袋。根据两年试验,添加量均以20%为好,高于30%会对香菇发菌产生不良影响。较适宜的配方是杂木屑49%~59%,栗蒲粉20%~30%,麦麸20%,石膏粉1%,菇耳丰优素0.02%。

3.2 试验配方与对照配方栽培的香菇在外观上没有区别,商品等级相同。在常规木屑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板栗蒲,能够加快香菇菌丝的生长,其主要原因是板栗蒲中含有较多能够促进菌丝生长的单宁,但添加量过大,则反而会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生产中拌料时需要先把板栗蒲屑预湿完全,使板栗蒲粉的刺尖软化,以有效防止板栗蒲屑中尚存的部分尖刺破坏筒袋。

3.3 添加板栗蒲替代木屑栽培香菇,可以减少杂木资源消耗,果木废弃物得到了重新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3.4 在实践中,我们也应用经粉碎的板栗修剪枝条,作为杂木屑生产香菇,产量和菇品质量均正常。板栗属于壳斗科植物,而壳斗科植物本身用来种植香菇是比较适宜的。

3.5 用板栗蒲屑栽培香菇,因其比较疏松而且装袋难以装实,导致成活率偏低,最后一批菇因菌棒发软而没有产量;而板栗蒲屑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好气性菌类,木质素食性较弱的菌类,或略好酸性的菌类,也许更有益,产量更高,有待于

猜你喜欢

松阳县麦麸木屑
木屑和铁屑的分离实验
捉蟋蟀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木屑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松阳县关工委走访慰问贫困学生
宅基地上的“暖心工程”——松阳县探索“以宅基地换养老”的调查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松阳县城镇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工作初步成效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