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拍”乱象

2013-05-30东梁

新民周刊 2013年28期
关键词:假画赝品高价

东梁

火了艺术品,乱了拍卖行。

沧海桑田,不过是20年前,艺术品拍卖槌第一次敲响于京沪两地,从对于苏富比、佳士得的羡慕,到打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荣宝斋、朵云轩、瀚海……曾经的中国拍卖,热闹、规范,却又充满了人情味儿。

然而,一旦市场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利益的角逐。艺术品成了奢侈品不算,更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借机敛财的方式。于是乎,近年来鱼目混珠、见利忘义,种种丑态,层出不穷。有人曾生动地总结过“中国拍卖行之怪”——“进门先收几万块,真品赝品照样卖;看货只认‘红屁股(火漆印),不挣外快挣‘内快;假拍拍假不要紧,成交流拍钱照赚;自家拍品自举牌,天价做局建档案;官司缠身也无妨,‘免责护驾不言败。”可谓入木三分却又一针见血。

在当今大小拍卖会上,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假拍。这里包括几种意思,首先是赝品拍卖,比如前一阵子轰轰烈烈的所谓徐悲鸿油画《蒋碧薇女士人体》,事实上是中央美院1982级研修班学生的习作,再比如吴冠中旷日持久的官司《炮打司令部》等等。赝品假拍根本原因恰在于利益驱动,艺术品名头越大,价值越高,故事越多,越为热门,这是自古以来艺术品收藏约定俗成的“规矩”,因此大量假画伴随着所谓的“故事”,变得炙手可热。而事实上,故事所带来的恶果,更不仅体现于假画的热炒上,对于一些真迹,故事非但没有起到抬高身价的作用,反而令人觉得蹊跷、惶恐、狐疑,原因无他,狼来了心理,买家被故事吓怕了。比如一年前热闹过一阵的柳和清藏林风眠画展览,丰富曲折的故事也成了质疑者诟病的“罪证”之一,搞得真假难辨。不争气的还有所谓的“专家”,给了鉴定费,假的成了真,某些利益驱使下,真画更可能被判假,良莠不分,黑白不辨,实在是令人无可奈何,一声叹息。

第二种假拍更有趣,倒不是真伪问题,而是自娱自乐,目的是借拍卖抬高艺术品身价。卖家将画交给拍卖行,在拍卖过程中安排“托儿”,抬高价格,最终以惊人天价博取眼球。事实上,画还是他的画,只是多了一次拍卖经历,价格也可能翻了几番,还为拍卖行提高了成交率,可算得皆大欢喜。在这类假拍中,不仅有藏家,更有画家为抬高自身身價而蓄意为之,利用所拍出的高价,得以在市场、媒体与艺术圈内大大火上一把,不失为一条南山捷径。

第三类假拍则属于恶性操作,主要出现于买方。这些人被称之为“举手党”,目的是借机抬高价格,并非真心想买,其原因多数是因为他们手里有类似的艺术品,亟待价格与市场的不断上升,水涨船高,从中牟利。这类“举手党”一旦以高价拍得,往往摇身一变成了“拒收党”,他损失的不过是一点定金,而苦了拍卖行与卖家,拍卖行苦苦等待,卖家有苦说不出,要画拿不回,车轮大战最起码半年以上,弄得人筋疲力尽。

更有甚者,是卖家、买家与中介三方合伙“假拍”,这类现象最不易察觉,其结果也具有戏剧性,不是极高就是极低,其原因在于三方合伙商议,对于看中的艺术品,直接采取捡漏的办法,趁拍卖过程混乱之际,不是草草落槌,将艺术品“贱卖”,便是哄抬价格,很难为外人识破。而这一所谓的高价,事实也就是摆摆样子而已,私下里三方早已按协商价格成交。这类具有泡沫性的“假拍”,最令外人迷惑。

假象丛生,势必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的走向与健康发展,也是利益驱动下的不正常现象。如何在市场繁荣的今天,增强诚信,减少作假,成了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大的难题。

中国艺术品拍卖,何去何从?

猜你喜欢

假画赝品高价
高价收青麦作饲料?坚决禁止毁麦!
齐白石买假画
“傅抱石”为何屡拍高价?
高价草莓背后的供给侧改革
书画收藏,该如何对待高仿复制品与赝品
为什么高价总能打败低价?
《萧旼墓志铭》为赝品说
再论《耶律廉宁墓志》为赝品说
冒牌货
毕加索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