膦甲酸钠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60例
2013-05-29马丽娜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南平顶山467000
马丽娜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好发人群为中老年患者〔1〕,是病毒感染,病原体多为带状疱疹病毒〔2〕,因此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3〕。膦甲酸钠是新型的用于治疗疱疹病毒的药物〔4〕。本次研究拟探究膦甲酸钠在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的中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77岁,平均(56.4±7.2)岁;病程3~25年,平均(13.5±4.1)年。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0~79岁,平均(57.7±8.3)岁;病程4~26年,平均病程(14.3±5.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等因素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膦甲酸钠治疗,0.3 g/d,1次/d〔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药物,滴注阿昔洛韦0.25 g/d,1 次/d。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止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结痂时间、皮肤痊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疱、疼痛消失、结痂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疼痛消失、止疱、结痂、皮肤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止疱、结痂时间比较(x ±s,n=60,d)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59例)高于对照组83.3%(50例),显效55.0%(33例)vs 46.7%(28例),有效43.3%(26例)vs 36.7%(22例)无效1.7%(1例)vs16.7%(1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服药后副作用情况 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1例(1.7%)〕、发热〔1例 (1.7%)〕、白细胞减少〔1例(1.7%)〕、血肌酐上升〔1例(1.7%)〕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例(5.0%)、3 例(5.0%)、4例(6.7%)、2 例(3.3%)〕。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多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进入人体后寄存于患者神经节内〔6〕,引起周围神经单侧分布集丛的小疱疹,常伴有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8〕。二者均是核苷酸类似物,通过干扰病毒DNA正常复制起到抑制病毒繁殖的效果〔9〕。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在细胞内需要胸腺核苷酸酶的激活才可发挥作用〔10〕。膦甲酸钠是磷酸盐类似物,与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核苷酸类似物不同,可直接抑制病毒逆转录酶〔11〕,从而抑制病毒繁殖。因此,因缺乏胸腺核苷酸酶而对阿昔洛韦等产生赖药的患者〔12〕,可选用膦甲酸钠。丁艳〔13〕研究表明膦甲酸钠与阿昔洛韦、喷昔洛韦相比,可有效缩短疼痛、疱疹结痂时间以及总病程,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吴璐明等〔14〕研究结果也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于抗病毒药物现已广泛使用,患者常会出现耐药性,此时膦甲酸钠为首选。
1 仵 宁.膦甲酸钠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6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8):1065-6.
2 陈德秀,谢作群.青鹏膏联合泛昔洛韦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6):375-6.
3 Stranska R,Schuurman R,Nienhuis E,et al.Survey of acyclovir resistant herpes simplex virus in the Netherlands: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J〕.JClin Virol,2005;32(1):7-18.
4 黄祖锋,黄远忠,马丹晓.泛昔洛韦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0;31(13):1746-7.
5 Masayuki S,Tatsuo S.G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NA polymerase and sensitivity to antiviral compounds of foscarnet-resistant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derived from a Foscarnet-sensitive HSV-1 Strain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2):606-11.
6 徐羹年,沈培红,林 坚.中西药物联合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08;30(3):280-2.
7 张 颖,刘积平,王葆琦,等.更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6):1003.
8 鲁启洪,刘红艳.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带状疱疹后肋间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7):661-2.
9 宋文英,查旭山,胡文娟,等.中药联合围刺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24):3274-5.
10 梅 利,吴世政.甲钴胺联合小剂量加巴喷丁及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1(10):1759-60.
11 陈 恒,戴永江,邓 斌,等.膦甲酸钠配合胸腺肽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40):72-3.
12 张华黎,王 威,翟慧娟.膦甲酸钠注射液和干扰素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43-4.
13 丁 艳.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1):1909-10.
14 吴潞明,郑博文,邹勇莉,等.膦甲酸钠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72例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