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范围小议

2013-05-29高永安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方位词单音节词类

高永安

(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北京 100872)

方位词研究有三个视角:一是从形式出发,根据组合关系(分布)来确定方位词的用法、词性、特点等;二是从意义出发,要么根据意义来确定方位词的使用,要么根据认知来确定方位词的发展和使用情况;三是从文化出发,讨论方位词的文化意义,以及对比不同语言的方位词的文化差异。本文要讨论的是词类问题,是从第一个视角来审视方位词的。本文认为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是形式。“词类的划分是为句法分析服务的,词类的划分应该和句法分析协调一致,应该有利于句法分析。”(胡明扬1996,P4)“因此语法学家在划分词类时采用的只能是典型的句法功能特征和短语组合功能,因为句法分析应该能根据词类序列判定句法结构。”(同上)但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语法体系的词类,大类不宜过多。”(同上,P3)词的“大类小类在不同的语法体系中是可以上下浮动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非实质性的。”(同上)所以,就方位词而言,有的语法学家把它归在名词里,有的则把它独立出来。这些都只是术语问题。

方位词,顾名思义,是根据其表示方位的语义分出的词类,但作为词类,它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法特点,以与其它词类相区别。现行主要语法书一般都把方位词单列,并且分为单纯的和复合(合成)的两类。由于单纯的方位词一般都只有一个音节,合成的方位词一般是两个音节,所以,又可以称做单音节和双音节两类。单纯方位词,丁声树(1961)列举了14个、赵元任(1979)列举出19个。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的现代汉语教材比较一致公认的16个单纯方位词是“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外、中、内、间、旁”。关于方位词的范围,前人有不少说法,现总结如下:

1.包括单音节、双音节方位词,人的肢体名词“面、头、顶、口”等(黎锦熙、刘世儒1955,第627页。在该书里,方位词属于名词)。

2.包括双音节方位词,但把单音节方位词分为前置和后置两类,认为前置的不是方位词,而是区别词;后置的才是方位词。因此,把方位词叫做“后置词”。代表人物有吕叔湘(1990)、朱德熙(1999)、邢公畹(1992)。

3.仅包括单音节方位词。丁声树等(1961)、赵元任(1979)是这样的看法。丁声树把“桌上”这样的结构算作“处所词”。赵元任说:“一个单语素的方位词总是黏着于前,而双语素的方位词是自由的,一般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处所词或时间词。”

4.仅包括单音节方位词的一部分。张静(1987)认为,双音节的方位词具备了名词的特点,因此应该属于名词的附类。单纯方位名词里,“中、内、间、旁”都不是词,而是词素。其余的单纯方位词放在名词前后的是词素,放在介词和动词之间作状语或放在名词性词组后面的是词。

5.包括单纯方位词加“以、之”组成的合成方位词。如邢公畹(1992)、胡裕树(1995)。

6.方位词、方位名词、方位区别词都表示方位。胡裕树(1995)、方经民(2003)等。这实际上是把“上边、里头”等划到名词里,把在“前方、后代”里的“前、后”划归区别词,方位词仅包括像“门后、江左”里的“后、左”等用在名词等后的单音节方位词。

我们认为,确定方位词应该严格限定在现代汉语内部,历史上的方位词具有的特点和覆盖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变化之中。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指定了有以下标准:

1.必须有方位意义

“方位指方向和关系位置。”(邢福义1997,P161)方位意义是跟区域意义相对而言的。区域意义本身可以自足地表示某一空间或时间。方位意义必须借助两个条件才可以表达特定空间或时间:一个是参照物(点),一个是方向。例如,“商场”是自足的,具有区域意义;“商场里”的“里”必须依附名词“商场”才能表示一个空间区域,因为它还可在“一年里”中表示时间区域。这里的“商场、一年”都是参照物(点)。视点是指观察空间的的角度,有三种:一是相对视点,比如说“前门”时,它是相对于“后门”的,视点是在后门,或后门跟前门之间的任何位置。二是主观视点,即叙述者的角度,比如说“树前”,“树”哪里有“前后”,那是指跟叙述者面对的方向。三是绝对视点,比如东西南北。不论你站在任何角度,方位都不会变。

2.必须是词

方位词跟方位范畴不同,方位范畴不必是词,它可以用任何语言片段来表达。方位词是语言单位,必须是词。其一,小于词的单位不能是方位词。我们说“前辈、后代”里的“前、后”不是方位词,而是方位语素。其二,大于词的单位也不能是方位词。单纯方位词跟“以、之”组合而成的结构是不成词的单位。其中,“以”是介词。《马氏文通》说:“‘以’字司‘下’、‘下’、‘往’、‘来’与方向等字,皆以为推及之词。……皆以推及其人、其地、其时也。”(马建忠1983,P267)“之”是来自文言的助词,相当于今天的“的”。“之”在现代汉语里还相当活跃,可以给它以适当的语法地位。但不管给“之”以什么样的地位或名称,它跟后边的方位词的结合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词,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以东、之西”之类虽然有表示方位的词汇意义,但是其形式超出了一个词,因此,不能放在方位词里。王国璋、王松茂(1986,P7)说:“单音节方位词前面带修饰性词语,差不多都用‘之’来连接,……表示分数的词语之间也用‘之’。……‘之’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之’相当‘的’。”

3.必须在分布特征上有内部一致的地方,并且具有排它性

“在划分词类的标准的问题上,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同意唯一的标准是句法功能,更确切地说,是分布特征,既包括短语组合功能,也包括句子成分功能。”在确定方位词时,我们也主要以分布特征为标准。但是,任何词类也不可能要求内部分布完全一致,因而,一致是相对的。而排它性比内部一致还要重要,因为如果一个词类没有排它性,实际上就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了。

下面我们就依据上面三个标准,来分析以上各家的说法。

一、肢体名词“面、头、顶、口”等

邢福义(1997,P163)把“旁、边、头、顶、心、腰”等字叫作准方位标。而把“上、下、东、西”等叫作典型方位标。有人把“头、面、心、脚、腰、尾、角、畔”称为广义方位词,而把传统的方位词称为狭义方位词。(赵薇2001)这些词可以组成“桥头、江面、房顶、村口、街心、山脚、山腰、船尾、墙角、湖畔”等。这些词的加入,打破了方位词是封闭词类的说法。除了以上列举的之外,还可能有“沿、兜、套、洼、肚、腿、胯、首、稍”等。从分布特征上看,这些词跟典型方位词一样的特征有:

首先,都可以放在名词等后边,跟名词等组成方位结构,一起充当句子成分,例如:

典型方位词“街上”:

主语:街上到处都是广告。

宾语:他后来干脆把麻将桌支到了街上。

状语:别见天价街上跑个没完。准方位词“街心”:

主语:街心有个小花园。

宾语:他追赶着小花直跑到街心。

状语:当警察有什么好,天天一个人街

心站着?

其次,准方位词跟典型方位词都具有黏着性,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而且一般跟在名词等后边,例如:

典型方位词“山上”:

山上有柴火

*上有柴火

准方位词“山腰”:

刚刚爬到山腰就累了。

刚刚爬到腰就累了。

但是,准方位词跟典型方位词也有不同。

一是这些词不能放在名词等前边做修饰成分,而单音节方位词可以。如:

前屋/后车/左邻

*腰山/*心街/*顶树二是,单音节方位词在名词等后边出现,跟名词组成方位短语后,后边不能再跟单音节方位词,但是肢体名词组成的短语却有可能再加单音节方位词。例如:

江面上/房顶上/山腰里/墙角里

*天下中/*人间里/*心上头

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主要的,差别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部分肢体名词是否可以用作方位词,并没有特别强的证据。本文主要看到相同之处,采纳这些准方位词为方位词。

二、前置的单音节方位词

这种看法来自赵元任(1979)。但实际上,赵元任并没有把用于名词等前的方位词独立出去。赵元任(1979,278页)说:“多数单语素方位词也是区别词(跨类)。例如:‘上回’的‘上’、‘前天’的‘前’是区别词,‘山上’的‘上’、‘饭前’的‘前’是方位词。”这里看起来把用于名词等前的方位词跟用于名词等后的区别开来了,前者叫区别词,后者叫方位词;但实际上,用于名词等前的也是方位词,这样才叫“跨类”。而赵元任先生的所谓区别词本身都是跨类的。他有四种区别词,即:①指示区别词,如“这、那、哪”等。②分疏区别词,如“每、个、别、本、旁、某、上、下、明、昨”等。③数目区别词,如“简单、复合、分数和小数”等。④量度区别词,如“一、满、全、整、半、几、多、来、多少、许多、很多”等。以上四类区别词,都可以在其它词类里找到位置,因此,“区别词”只是一个收集各词类边缘词的类别,这些词都是跨类的。所以,作为区别词的方位词依然是方位词。

下面我们从意义和分布两方面来说明,用于前后的单音节方位词具有同一性。

1.用于名词前后的方位词具有同一的意义

我们还以上举的例子来说明,用在名词前面的表示方位的词跟用在名词后面的表示方位的词都是需要证明的(即有参照系),跟普通处所词、时间词不同:

A.屋前(位置在前,条件是有屋后等)B.前屋(位置在前,条件是有后屋等)

A.室内 (位置在里,条件:室外等)B.内室(位置在里,条件:外室等)

从上面的例子看,用于名词或词组前面和后面的方位词同样表示方位。因此都是方位词。

从方位意义上说,用于名词前的单音节方位词必须具备参照物(点)。“屋前”和“前屋”的“前”都具有相对视点或主观视点,不同的是它们的参照系(空间系统)。“屋前”的空间系统由“屋”和它的前后组成,“前屋”的空间系统由前后(至少两个)屋组成。它们的共同点是,不能离开参照系。

丁声树先生(1961,P74)说:“方位词可以放在名词的前后,表示地位或时间。方位词放在名词的前头是修饰名词的,例如‘东城、后门、里屋、上半天、前几年’。放在名词后头、受名词修饰,造成时间词和处所词,例如‘城东、门后、屋里、床上、十天内、两个月后、三年前’。”可见,丁先生在四十多年前已经明确指出过用于名词前的方位词的性质,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人都把这部分词忽略了。不少学者甚至把方位词干脆叫做“后置词”。例如邢公畹(1992,P232):“方位词又叫后置词,经常附着在别的词语主要是名词的后面,组成表示时间、处所的词组即方位词组,表示方向或相对关系位置。”但是,在他的分类里,找不到用于名词前的方位词到底属于什么词类。

2.用于名词前后的方位词组合关系紧密度相同

在单音节方位词跟名词等的组合关系上,居前的方位词跟居后的方位词各有优势。

凡是方位词在中间,而名词分居前后的,方位词可以属前,也可以属后。属前的有:

门前·雪 瓦上·霜 婚外·情 人上·人

天外·天 人间·事 意中·人 囊中·物

属后的有:

清华·东门 清华·东路 北大·南门 泰山·南天门

北京·后花园 西直门·内大街 德胜门·外大街 祖国·南大门

凡是两个方位词之间有一个名词时,这个名词一般属前,跟前边的方位词组成方位结构。而这个结构自然是方位词在前的。例如:

南门·外 上房·里 东屋·旁 外城·边

这好象表明方位词在前构成修饰结构更为稳固。但在前的方位词,其被修饰成分的可替换扩展能力比较差一些,如:

树下→我家那棵柳树下

前街→*前一条繁华的街

但词类内部这些细微的差别应该是允许的。而这个差别可能跟汉语韵律有关,并非只有方位词独有,例如:

红马→那匹像缎子一样美丽的红马

马腿→*马修长而又有力的腿

从以上情况看,单音节方位词跟名词等组合时,居前和居后都很常见,各有特点。不能据此认为单音节方位词有居前、居后之分,更没有理由据此把这部分词分归两个词类。

3.用于名词前后的方位词组成的短语具有同一的性质

作主语:

作定语:

作宾语:

作补语:

作状语:

除了谓语之外,方位词组能作的成分很多,这种分布正好跟名词一致,说明无论由方位词在前组成的方位词组还是方位词在后组成的方位词组,都是名词性的。有人认为“方位词让NP带上状语性质,正符合介词的性质。”(Ernst1988,转引自刘丹青2003,P111)这种断言不符合汉语的实际。

综上所述,单音节方位词无论在跟名词组合时,无论居前还是居后,其共同性是主要的,而其差别是细微的,不是本质性的。两者具有同一性,属于同一词类。

三、双音节方位词

1.双音节方位词都是单音节方位词加上“边、面、头”组合而成的

这类词在方位意义上跟单音节方位词一样,都必须有参照物(点)。而且双音节方位词一般可以看作是单音节方位词的强调形式。比如:

这里的“里”和“里面”意义完全一样。但是,我们认为双音节方位词应该放到名词里去。原因有二:

一是句法分布上,双音节方位词跟处所词、时间词没有区别。而跟单音节方位词不同。

作主语:

单音节方位词:*前有汽车。①

处所词:附近的门。门附近=门的附近。

时间词:明年的收益。学校的明天。

二是从内部结构看,双音节方位词跟一些名词结构相同。

跟“上边、下面、前头”结构相同的有“上方、前途、下人”等。一些本身表示处所的名词,根本无法跟双音节方位词区分开,如“前方、后方、后年”等。

另外,组成双音节方位词的后缀“边、面、头”并不仅可以跟方位词组合,还可以跟数量词、代词组合,如“两边、两面、两头、这边、那头”。

总之,从分布特征上看,所谓双音节方位词,其语法功能跟时间词、处所词一致,跟单音节方位词差别很大。它具有名词的特性,可以归入时间词和处所词。

2.复合的方位词

除了一般说的附加的双音节方位词外,有人还举出一些复合方位词,可分成四类:

a.底下、面前、跟前、背后

b.当中、中间

c.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外

d.头里、开外

以上a组中,“底、面、跟、背”都是名词。a组实际上是单纯方位词用于名词后边,是方位短语。由于这些结构常常一起使用,已经很凝固,可以看成词了。但是,它们从结构上讲是有方位语素参与的词,它本身不能看作方位词。

跟b组的两个词结构相同的还有“中央、中心、当间儿”等,它们都实际上是指代处所的,应该算处所词。跟它们可以照应的还有“附近、周围、边缘”等,这些都不能放在方位词里。

由单纯方位词对举组成的c组词表示方位的时候内部关系并不密切。内部关系密切的同形词不表示方位,而属于其它词类。例如:

表示方位的:大楼上下→大楼上、下,两点前后→两点前、后,左右房间→左、右房间,里外不是人→里、外不是人,内外夹击→内、外夹击。

不表示方位的:不差上下,左右为难。

因此,这一组里可以表示方位的单位,基本上都是不成词的,也不可能放在方位词里。

在d组只有两个词:头里、开外。“头里”结构不明,可能来自某方言,跟“头前”等大概呈同一类型。也许追究到某个方言的时候,它也是附加式的方位结构。“开外”根本不表示方位。因为方位词可以跟名词和数量词组合,而“开外”只能跟数量词组合。例如:

村口外 一里外

*村口开外 一里开外

所以,“开外”更像是副词,“一里开外”即“一里之远”,极言其距离。

综上所述,复合方式组成的合成方位词基本上都不是方位词。

四、“中、边、间、旁”等黏着方位词

一般来说,单音节方位词都是黏着的,必须跟名词等组合在一起使用。但是,在两种情况下似可单独使用。一是对举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二是一些固定格式里,一般也是对举的:

左冲右突 /从里往外

“中、边、间、旁”几个字由于没有可以对举的方位,因此不能对举或进入对举格式。所以,看起来比一般的单音节方位词还要黏着一些。但这是由这些方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不能成为把这些词划出去的理由。

综上所述,从语法分布上看,一些借用肢体部位等表示方向和关系位置的词,他们具有相同的后附性,独立能力差,可以跟其它词后面表示方向或位置,组成方位短语,是方位词;所谓双音节方位词不具有后附性,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可以划到处所词里去。“中、边、间、旁”这些词黏着性强,但仍是方位词。方位词主要指单音节的,不论它们用在名词等的前边还是后边。

注释:

①这句话必须对应说“后有什么”才可以,因此是不自足的。

[1]储泽祥.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方经民.论汉语空间区域范畴的性质和类型: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3.

[4]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5]黎锦熙,刘世儒.中国语法教材:第五册[C].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5.

[6]吕叔湘.方位词使用情况的初步考察[J].中国语文,1965(3).

[7]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吕叔湘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10]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修订本[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12]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4]王立.汉语方位词身份的确认与N+L结构的收词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1.

[15]王国璋,王松茂.现代汉语常用文言虚词[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16]张静.汉语语法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12-314.

[17]赵薇.略论现代汉语方位词范围及特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18]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9]朱德熙.语法讲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0]邹韶华.现代汉语方位词的语法功能[J].中国语文,1984(3).

猜你喜欢

方位词单音节词类
中文词类信息在副中央凹中的加工*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方位词理解能力比较研究
有讲究的方位词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动物们的聚会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汉语方位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