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转律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3-05-25韩延辉王红雷邢适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洛阳471003
韩延辉,王红雷,邢适颖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3)
心律失常是由多种心脏病导致的,同时可促进基础心脏疾病恶化,因此需及时的治疗[1]。持续性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之一,表现为心悸气短、心室率加快、严重时可导致休克[2]。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而在射频消融术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加疗效并改善预后[3]。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是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两者的电生理作用不同[4-5]。两者在射频消融术中的疗效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使用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并从转律效果及相关指标来评价两者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2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53~79岁,平均(67.8±11.3)岁;体质量(64.5±9.5)kg,心率(118.4±16.7)次/min,血压(128.5±13.5)mmHg;高血压21例,心脏瓣膜病14例,慢性肺病12例,肥厚型心肌病15例。
纳入标准[3]:(1)心电图确诊为房颤,且发病距治疗在4 d内;(2)停止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3)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及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痛者;(2)Ⅱ度以上(包括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尖端扭转型室型心动过速病史;(4)QTc间期≥480ms;(5)血清钾<4.0mmol·L-1。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普罗帕酮组和伊布利特组,2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相互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在射频消融术中分别静脉注射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治疗。伊布利特(河北联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向患者静脉注射1 mg的伊布利特,缓慢匀速静脉滴注10min,当转为窦性心律时或出现不良反应时则停止滴注。普罗帕酮(德国基诺药厂):药量为70mg,其余参数同伊布利特。滴注完成后密切监视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转律率及时间指标),治疗前、治疗后30和60min的心电图指标(AA间期、QTc间期和QRS波时限),治疗4 h后的左心房相关指标(瘢痕区比例、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E、心房收缩期左室充盈峰速度A、E/A),复律不成功患者的心室率变化及治疗4 h内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转律有效[5]:给药90min内转为窦律,90min~4 h后转为窦律仍记为有效,但仅90min内的计算转律时间。治疗4 h后仍未转为窦律则为无效。转律率=转律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时间、心电图、左心房指标以表示,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其余指标以“率”表示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的治疗效果 伊布利特组的转律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且转律时间(P<0.05)、手术时间(P<0.01)短于普罗帕酮组,见表1。
表1 2组的转律率及时间指标情况Tab 1 Cardioversion rate and time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2.2 2组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指标 2组治疗后30min和60min的AA间期、QTc间期和QRS波时限均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30min的3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伊布利特组治疗后60min的3项指标优于普罗帕酮组,除QRS波时限有极显著性差异外(P<0.01),其余均差异显著性(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4 h后的左心房相关指标情况 伊布利特组的左心房瘢痕区比例(P<0.01)、IVRT(P<0.05)和A值(P<0.05)低于普罗帕酮组,E(P<0.01)和E/A(P<0.05)高于普罗帕酮组,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左心房的相关指标情况Tab 3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of the left atrium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2.4 复律不成功患者的心室率变化 普罗帕酮组治疗前的心室率为(122.6±11.2)次/min,治疗后为(109.9±9.7)次/min,下降了13.4%;伊布利特组治疗前的心室率为(124.61±12.5)次/min,治疗后为(102.38±10.2)次/min,下降了14.8%;伊布利特组的下降程度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
2.5 2组治疗4 h内的不良反应情况 伊布利特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罗帕酮组(9.68%vs.32.26%,P<0.05);在具体不良反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2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例(%)]Tab 4 The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of two groups[case(%)]
3 讨论
本研究从治疗效果、心电图指标、左心房功能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来评价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转律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伊布利特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普罗帕酮组,具体表现为伊布利特的转律率较高,转律时间和手术时间较短,主要原因是2种药物均可抑制复极时的K+外流,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6],但伊布利特还可促进平台期缓慢Ca2+和Na+内流来延长平台期[7],这与伊布利特治疗后60min的心电图指标优于普罗帕酮的结论一致,Hou等[8]发现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使用单一剂量的伊布利特也是安全有效的。以上提示两者电生理特性不同是其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转律效果差异的基础。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可出现电重构及解剖学重构等,如心肌纤维化和左心房瘢痕区等,可影响复律后的心房功能[9]。本研究发现伊布利特组的左心房瘢痕区比例少于普罗帕酮组,表明伊布利特可降低持续性心房颤动对心房的损伤,可能与伊布利特的复律成功率较高有关。伊布利特组的IVRT、E、A和E/A均优于普罗帕酮组,进一步表明伊布利特对左心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伊布利特对窦房结有抑制作用,也是其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0],但与普罗帕酮相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患者对该药的耐受较好。Singh等[11]认为发现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使用伊布利特可促进心房功能恢复并加快复律,同时也可降低消融病灶,减少心房瘢痕区面积。
综上所述,伊布利特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转律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转律率及相关时间指标,并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和左心房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韩延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9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911-4912.
[2]李满生,王会霞,石建克,等.阿托伐他汀钙在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5):411-413.
[3]田晓晨,王尹曼,高连君,等.伊布利特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转律的疗效特点[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1):1029-1032.
[4]Singh SM,D'Avila A,Kim YH,et al.The Modified Ablation Guided by Ibutilide Use in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MAGIC-AF)Study:clinical background and study design[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2,23(4):352-358.
[5]Burashnikov A,Belardinelli L,Antzelevitch C.Atrial-selective sodium channel block strategy to suppress atrial fibrillation:ranolazine versus propafenone[J].J Pharmacol Exp Ther,2012,340(1):161-168.
[6]李丹,冯志强.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09(5):53-56.
[7]黄冬,李京波,魏盟,等.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1):910-912.
[8]Hou Y,Fang PH,Liu J,et al.Single dose of ibutilide for conversion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Chin Med J(Engl),2011,124(5):710-713.
[9]郝俊华,穆金兴,王连芹,等.卡托普利维持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及其对左心房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29):58-59.
[10]孙健玲,李小鹰,郭继鸿,等.伊布利特对犬心脏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作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9,14(3):234-236.
[11]Singh SM,D'Avila A,Kim SJ,et al.Intraprocedural use of ibutilide to organize and guide ablation of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a modified stepwise approach to ablation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J].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2010,21(6):60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