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青年大学生合理利益诉求现状调查

2013-05-16张良红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维权利益心理

张良红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我们采用问卷调研和访谈等形式,以“青年大学生合理利益诉求”为调研主题,先后在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德州等城市的各大高校展开调研,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27份,有效问卷达到95.13%。此次调研进一步了解了目前青年大学生在合理利益诉求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和高校管理在这一方面存在的体制弊端,进而实事求是地探索寻求出一些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策。

一、山东省青年大学生合理利益诉求的基本状况

(一)大部分学生并不明确合理利益诉求的正确含义,在维权和诉求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所谓利益诉求,就是不同的利益个人或利益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向政府或组织表达自身利益要求,争取管理决定能够按照群体或个人提出的利益标准进行改变而得以实现。大学生作为利益诉求的主体,合理利益诉求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二)主观上当代青年大学在合理利益诉求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1)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个人合理权益遭遇侵害时,缺乏维权的主观意愿;(2)现实情况中面临强势侵犯,自身力量薄弱导致维权能力薄弱;(3)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维权措施不当。

(三)合理利益诉求的社会及经济保障不足

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集中表现,各种体制弊端也相应出现。高校里的合理利益诉求机制也受到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而呈现出不足之处。制约合理利益诉求的客观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社会认识不足;(2)经济保障不够;(3)诉求渠道不畅;(4)舆情监督不够。

二、山东省青年大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调查数据和个案采访具体分析

(一)就业依然是关注的重点,恋爱婚姻、身心健康和后勤保障位列其后

本次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恋爱婚姻、校园暴力、后勤保障、就业创业、教育权益和热点关注等板块展开,统计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这些方面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尤其是就业创业和恋爱婚姻,占到了比例分配的50%,具体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全省各高校大学生对不同权益板块的关注程度

(二)针对各个关注程度不同的板块的具体数据分析

1、就业创业

调查数据分析表明,67.68%学生认为感受不到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虽然学校在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扩大就业渠道,开展就业过程中的法律知识讲座,但学生认为成效较小(69.78%)。88.53%学生认为就业主要还得凭借自身实力和家庭背景。

59.35 %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兼职和专业实习可以有效培养自身能力,54.2%的同学对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就业政策不甚了解,甚至觉得这些政策并没有惠及自己(29.74%)。青年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34.58%容易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和法律观念不强而再就业创业过程中遭遇不同程度的权利侵犯,45.6%学生面临这种情况会选择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18.35%学生觉得刚入社会力量微薄,应以学习经验为主而放弃维权。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项目具体需求如表二所示:

表二 青年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具体项目的需求程度

2、恋爱婚姻

作为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同时成熟的年龄。恋爱和婚姻也恰如其时地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各大高校对学生的恋爱行为持“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79.25%学生对大学恋爱行为持支持态度,7.2%学生认为校园恋爱存在消极影响而放弃恋爱。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对校园恋爱持着“提倡自由恋爱,同时加强教育,号召大家恋爱和成才两不误”的观点,但同时也应适当管制,减少校园恋爱中的不文明现象(68.16%)。学生在恋爱中若出现心理困境和情感问题,通常会通过知心朋友(39%)、老师(12.23%)、家人(24.26%)、网友(20%)寻求帮助,如果自己的自由恋爱权益受到侵犯,他们也会以交流沟通(56.74%)或不予理睬(23.4%)的态度解决问题。

个案一:

访谈时间:2010年7月21日

访谈地点:烟台大学

被访谈人:任某 男 23岁 对外汉语本科三年级学生

访谈者自述:我大一时有了自己的女朋友,到现在已经交往了快三年。我们彼此都很重视对方,大一大二的时候如胶似漆,满心憧憬着未来可以白头到老,但大三这一年,我们都面临着很多人生的抉择。她选择考研,而我选择工作,所以我心里就觉得也许毕业的分离不可避免,她也是如此。现在回头想想,大学里真的能走到头的恋爱太少了,但我们处于这一阶段就应该去感受这个年龄的经历。如果现在有一个学弟或是学妹问我应该怎么样处理大学里爱情和未来结局的纠结状态,我会告诉他们,做好当下,好好对待彼此,不要考虑将来太多因为无法控制,但是爱是一定要好好对待彼此,这样即使分开之后回忆起来也不会有太多悔疚。

个案二:

访谈时间:2010年7月26日

访谈地点:济南大学

被访谈人:张某 男 23岁 化学专业三年级学生

被访者自述:我和自己的女朋友曾经是大家羡慕的一对,在大学里我们是学生干部和班级干部,学习成绩也不错,在大家看来我们应该是毕了业可以顺利走到一起的一对,我们也彼此约定要好好努力。大四快要毕业的时候,我考上了青岛的公务员,我和他一起回家看望她的父母,希望说服他们同意我带她一起去青岛立业,但他的父母当场就不同意,我们之间差点发生争执,之后我返回了济南,她告诉我她的父母说我家庭背景不够好,很难很快在社会上混出个样子来,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就留在家乡,和当地家庭优越的好男孩结婚,然后一生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她做过抗争,也与父母认真交流过,我也多次上门拜访,希望他们改变主意,但最终他们说要么女儿跟我走,但走后就永远不要回去。我看着她两难的样子,经过了几天几夜的思考,我选择了放弃,一个人离开济南去青岛打拼。

从以上两个较为典型的个案访谈中,我们不难看出部分学生在高校生活里享受着自由恋爱的权利,但同时这种行为的结果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恋爱而遭受的心理伤害常常会成为他们很难解开的心结,最终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生发展。

3、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身体素质最佳的年龄,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身体健康的同时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心理健康的需求。75.19%同学同意 “当今大学生普遍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这一说法,41.12%认为高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培训咨询工作且成效较好。37%同学对自身及身边同学的心理状况比较关心,遇到心理困境和精神压力时会找朋友及家人倾诉(59.1%)、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 (12%)、找老师谈心(19.585)或通过其他方式转移注意力(20%)。但也有24.26%同学承认自己心理调节和承受能力较差。

但同学也普遍认为人的心理很难捉摸,且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存在隔阂,因此当面对一些比较私密的或难以启齿的心理障碍时,常常选择自我压抑或自我调节,容易出现心理困境和信任危机。采访调研的过程中部分同学表示很少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因为感觉与咨询中心的老师之间缺乏信任;个人缺乏安全感,更愿意相信朋友和亲人;咨询中心老师与广大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部分同学对老师羞于启齿自己的私密问题。

广大学生在被问及希望学校多开展哪些方面的心理教育活动的时候,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如表三所示:

表三大学生对高校提供的心理教育活动的需求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不可分割地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内容。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肯定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89.2%),并且学校在身体检查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隐私保护(92.6%)。他们比较了解国家针对高校大学生出台的关于身体健康和就医就诊的优惠政策(36.19%),也有相当数量的同学有在学校医院就医并享受优惠政策的经历(26.4%)。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对学校医院的服务态度不太满意。

4、教育权益和热点关注

现在的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消费者,也是学校教育中的被管理者。59.78%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成果基本满意,67.36%学生认为学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利。部分同学认为学校提供的自由选课质量和教学成果不高(26.34%),部分同学认为有部分老师的授课水平和授课态度存在问题(24.15%)。大部分学生认为学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学校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决策(78.36%)。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学生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违规(考试作弊等)应该受到惩罚和教育(68.35%),以维持学校良好的学风和教风,但开除学籍和留校察看等处分有点过重,档案记录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45.1%)。

有部分同学认为现在的高校商业化气息较浓 (36.52%),而学术氛围较弱(45.62%)。学校专业设置和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标准之间存在较大落差,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就业困难(56.8%)。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学校的部分授课老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与学生所需存在差距,缺乏一种大师情怀(56.37%)。

个案三:

访谈时间:2010年7月19日

访谈地点:山东师范大学

被访谈人:陈某 女 21岁 日语本科二年级学生

被访者自述:上大学已经两年了,高考之前觉得大学里一定是很好的学习场所,会有很多德才兼备的大师级教授给我们上课,因为高考之前老师为了给我们鼓励都是这么说的。真正在大学里学习生活之后,才慢慢发现其中的落差,现在的学校也变得很商业很浮躁,能够静心做学术的教授很少了,大部分老师都是写论文来获得晋升资格。有些老师给学生上课也是上课来下课走,根本没有成为所谓的良师益友,甚至更有些时候,部分老师会因为偏爱某个学生而在考试中给他高分。我希望大学校园里能够有一两个大师,能够有几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讲座,让学校成为政治和商业之外的一片相对纯净的地方。

三、解决青年大学生合理利益诉求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针对青年大学生合理利益诉求的教育培训,增强其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学校应定期开展关于青年大学生合理利益诉求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增强大学的维权意识,使他们明确权益诉求的内涵,避免维权中的盲目性。通过教育告知学生在高校生活中进行合理利益诉求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增强他们的维权能力。

(二)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舆情监测,依靠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疏通诉求渠道。学校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利用BBS论坛、校长(院长)信箱、热线电话等方式加强舆情监测,听取学生关于合理利益诉求最真实的心声和建议。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合理利益诉求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对学校利益诉求部门的资金投入和专业培训,要尽量避免体制性迟钝,意识性失衡,程序性阻塞和代表性缺失,要坚持做好权益意识引导,丰富权益表达方式和健全解决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三)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将社会的标准引入学校日常管理和诉求机制,实现和学会对大学生合理利益诉求的理解和尊重。大学期间,将社会对人才和对权益的需求标准引入大学生权益诉求机制的改革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从而帮助大学生实现从校园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猜你喜欢

维权利益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维权去哪里?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心理感受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