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里的中国琉璃之乡
2013-05-14苑焕乔
苑焕乔
因关注中国的琉璃文化,一段时间以来,翻看了《元史·百官志》《琉璃厂沿革小考》《宛署杂记》等古文献,从中看到了“中国琉璃之乡”——京西门头沟区琉璃渠村的历史沿革、兴盛轨迹。
古文献显示,京西琉璃渠村,其琉璃烧造始于元朝初年。公元1263年,为建元大都宫殿,从山西榆次县南小赵村,迁来赵氏琉璃窑。起初,在宣武门外海王村建琉璃厂,后扩增至琉璃渠村窑厂,专为宫廷烧造琉璃瓦。元建大都,需要大量的琉璃构件,为此设立了专管琉璃窑务的衙署,隶属少府监,并派驻官员。《元史·百官志》载:“大都凡四窑场,秩从六品。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领匠夫三百余户,营造素白琉璃瓦,隶少府监,至元十三年置,其属三:南窑场……西窑场……琉璃局,大使、副使各一员,中统四年置。”由于元朝在琉璃渠村设立了琉璃局,其村名也就从最初的“刘李居”改称“琉璃局”了。1881年,清军将领王德榜在琉璃局建成水利工程——琉璃渠,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使琉璃渠的名声盖过了琉璃局,此后,琉璃渠的村名便流传了下来。
据张涵锐《琉璃厂沿革小考》云:“元代建都北京,名大都城,设窑四座。琉璃厂为其中之一。分厂在三家店,派士到西山采琉璃瓦器之材料,由水路运至海王村之琉璃窑以备烧制。”又据明《宛署杂记》记载:“对子槐山,在县西五十里,山产甘子土,堪烧琉璃。”这里所说的对子槐山,就在琉璃渠村西。由于琉璃渠村周围盛产烧制琉璃的主要原料——坩子土和煤炭,水路、陆路交通都很便利,因此,在元代,另外三家琉璃窑的原料,也都从琉璃渠村运去。琉璃渠村建窑后,衙署设立,官员进驻,窑匠、琉璃匠等大批人员随之迁入,往来于该村与京城之间的车马交通也日益频繁,并开始出现商业店铺等服务行业。
到了明代,为营建北京城及其皇家坛庙、陵寝等,所需琉璃制品数量非常大,琉璃厂和琉璃渠村窑厂生产的琉璃制品远远不能满足朝廷的需求,只好扩大琉璃的生产规模。于是便在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建起了新的窑厂,大规模烧制琉璃瓦及其琉璃构件,专供皇家使用。而琉璃渠村窑厂也成了当时工部的五大官窑之一。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明朝修筑了外城,琉璃厂变成了繁华的市区,随着人口的聚居,窑厂已越来越不适宜留在此地。
清初顺治年间,统治者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的政策,将内城的汉人官员、居民等统统赶到外城居住。结果外城琉璃厂一带涌入大量的汉官、汉民,各省各行会馆也纷纷设在这里,成为各地举子汇集的地方。因窑厂烟尘甚浓,居民不堪所扰,无不希望窑厂搬走,以净化环境。到康熙末年,因琉璃窑“迷迩宫阙,烟燧约弥漫,殊违体制”,随一道“圣旨”下达,琉璃厂迁到了琉璃渠村。及至乾隆二十年,北京城内所有琉璃窑厂都迁到了琉璃渠村,使琉璃渠村窑厂规模迅速扩大。清代皇家“三山五园”和东西陵的营造,大量使用琉璃构件,更促进了琉璃渠村窑厂的大发展。清中叶至同治年间,各类商家、店铺云集琉璃渠村,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乾隆二十一年,经琉璃渠村窑主王朝景、赵邦庆等人倡议,在村东口处修建了“三官阁”过街楼,成为该村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楼下原有修建时所立《三官文昌东阁碑记》石碑,对过街楼的创建予以详细记载:“神京西五十里许,有琉璃局者,以烧琉璃著名者也。有王朝景、赵邦庆等首倡及局民共议,众人踊跃称善,捐资鸩工,庇材垒石为台,构木为门,下辟洞门便行人也,不数月厥工。阁之上,东向供奉文昌、三官足以消除灾祸也。”此过街楼为东西向,建筑样式仿照城门楼。楼下部为城台形状,过街券洞由砖石砌筑而成,洞外东额书有“带河”;西额书有“砺山”,皆是琉璃烧造。城台券洞上有殿堂三间,为硬山大脊琉璃顶。其正脊由黄琉璃构件组成,其中间置绿色门楼,镶门钉和黄色抱框;门楼上立黄绿相间的宝象,象身上驮宝瓶,寓有“太平有象”之意。过街门楼两侧是琉璃鸱吻,样式精美,技艺高超;鸱吻口吞正脊,脊上饰有大朵黄色宝花,并有10个绿琉璃兽相向而立;正脊两端鸱吻之上,各立一形态各异、腾空欲飞的蛟龙,一条龙张着嘴,一条龙闭着嘴。这座过街楼,是琉璃渠村的琉璃烧造技术和琉璃装饰艺术达到鼎盛时期的实物例证。
琉璃渠村因烧造琉璃而兴起,中国的琉璃文化则因琉璃渠村的兴盛而绚丽多彩,因此,琉璃渠村被称作“中国琉璃之乡”,当之无愧。
责任编辑:戚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