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讨论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13-05-14孙贺

卷宗 2013年11期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新时期高校

摘 要:讨论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有利于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因此,将讨论式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领域中,将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思政;讨论式教学

我国正处于高速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转型时期。由于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影响,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日趋复杂。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而言,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工作了。具体表现在,传统模式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未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升学生对于思政的认识程度。因此,有必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不足。讨论式教学在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等反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因此,本文主要以此作为当前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加以探讨。

1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讨论式教学法是与传统讲授教学法相区别的一种教学方法。顾名思义,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指以讨论为基本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模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讲行有目的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思维探索活动,以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思政”课的讨论式教学中,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思考—解答—交流”的积极状态。这种讨论会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他们的高度兴趣和关注,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与理念。

在通常情况下,传统的教师教授法对于某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涉及的问题可能会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然而学生的接受效果可能难以如愿,他们或许认为你这是“说教”。但同样的内容、观点或角度,由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展示出来,他(她)就会很容易能注意到这些看法。当学生们自然地碰到某些有争议的观点时,无论是谁讲的,都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的。还有,学生们一般不容易遗漏或忽视同伴们所讲的观点,但若同样的内容是通过看书或听老师讲解的,却可能会漏掉部分或全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的课堂上,由于参与讨论的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性别、人生背景等因素,自然会让他们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讨论中的思想碰撞与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多角度、全面地分析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渐就形成了。

而在讨论的时候,发言者为了使其他同学能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会采取多种途径与办法来实现自己的有效而又准确的表述。发言者除了用一般的叙述法外,可能还要尝试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解释复杂的观点,也可能会使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来思考和表述,同时会想方设法理解或运用他人的思维框架与逻辑方法来阐述自己观点,也会尝试尽可能多角度地看待这个世界,会根据观点的复杂程度以及与别人观点的相关程度不断调整阐述新观点的速度,还会谨慎地尝试着适当使用恰当的术语等。这对参加者的语言表述能力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

2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讲授法的课堂上往往会发现,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面的观点通过教师讲授表达出来,可能会因为“审美疲劳”的缘故而显得与学生隔膜或不相干了,但如果是由他(她)朝夕相处的同学讲出来就很容易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产生心理冲击效果,直至被深深吸引;有时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往往会觉得其中的某些观点抽象、难懂,但若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来探究,就会变得鲜活起来。这时他(她)心里可能就会问:为什么我的同学能如此自然、在理地将这些观点理论阐述出来?我该如何面对这些观点呢?究竟这些理论涉及了哪些内容?接下来他(她)很可能就要行动起来解决这些理论问题。可见,讨论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问题意识。

在讨论式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指导者参与到讨论中,事先会精心安排整个讨论,以期把讨论向事先设定的方向推进。但讨论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其问会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讨论的本质就是通过大家共同探究来确定那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只要讨论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可控范围中,各种观点都可以在讨论中交流、碰撞,指导者可只适时加以引导,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认真倾听、澄清问题,并创造条件使所有的发言都被他人听到,这样的讨论式教学才有实际意义。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养成民主讨论的习惯,让他们不再满足于那些既已存在的各种结论,可以推动他们通过讨论的办法完成找到结沦的有效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明白讨论的问题都是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的,而我们的理解又具有偶然性、时代局限性等不确定性,所以,对这样的问题需要不断理解和反思。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学会容忍知识探究过程中所带有的诸多含糊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在专业知识、人生阅历、思维判断力等方面优于学生个体,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学生集体思维的力量远远超过教师。对于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被设计成讨论主题的理论与观点,教师首先会进行多方论证,设想出许多假设。但事实上,仅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无论我们怎样思考,我们都跳不出“用自己的思维来检验自己的思维”这一矛盾境地,就如同我们自己无法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一样。如果采用讨论法,学生们可以互相充当反馈的镜子,在群策群力中将各种假设展现出来。他们可能会针对每个人的发言,对其原因、证据以及想法提出各种疑问,从而会逐渐明白那些看起来散乱的观点其实也扎根在假设之中。所以,只有当学生们准备好了多角度、全面地观察、分析讨论主题时,讨论才会逐渐变得具有批判性。这种讨论的结果,能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一般来说,能熟练进行讨论的人肯定能够辩证思维。当学生面对讨论主题以及自己的观点被怀疑、挑战时,他们会积极有效地思维,往往会迅速地把一些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观点联系起来,找出复杂观点中所隐含的相似原因或论据,进行快速、完整、准确地表述。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式教学中,通过发言、倾听、思考,给每个学生提供开阔视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机会,还让他们暂时忘记自我,得到许多新的体验,有助于完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一些讨论中,学生为了理解、接受或反驳某个观点,自然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各位同学的观点,以便使这些观点既有新意又易于理解。这样,通过讨论,学生们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能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到这个时候,讨论的主题可能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的心胸变得博大,并更容易理解他人,同学之间的信任感、团结合作精神无形中得到了增强。

3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营造民主氛围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种讨论式教学是民主的,所有的参与者都有机会表达自己最真实的看法,也有责任专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小型的民主讨论中,所有人都有权发言,同时也都有责任鼓励那些三缄其口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会增强学生们继续学习的动力。通过讨论这一体验过程,学生们实实在在又潜移默化地经历了一场民主生活洗礼。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讨论式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定位。讨论课中,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中心地位,每个学生都通过思考、发言、比较、判断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其班级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每个人在讨论式教学中的权利与义务都是明确的,同时也都是自觉地去履行的。在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参与的教师此时也是平等的),都以平等的身份来参与、完成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对他人保持充分的尊重。另外,这种讨论不是天马行空的,它是有要求、有规则的,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

对于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思维能力与习惯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再简单地使用传统教学法中的“灌输式”、“填鸭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能比较有效地将学生已初步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关知识内容相结合,在不断地思维活动中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或者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讨论式教学很好地实现了学生知识内化与外化过程的有机结合。

4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接受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活动实际上都是教育者主动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品德的施教活动与受教育者能动地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吸纳的接受活动的联结和统一。教育和接受是紧密联系的,离开教育就谈不上接受;而没有接受,一切教育活动则都会成为无效劳动而失去意义。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双向发展的活动,这样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离不开学生作为主体的接受活动”①。这是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遵循的方式。其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除了师生互动、双向发展的活动外,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双向发展,也有老师之间(如果有嘉宾)的互动与双向发展,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与提升。这种方式能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品德的接受活动,于是也就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其本质属性是受教育者自觉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独立作出判断和选择,自主调节行为,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道德规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的这一接受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和认同接受客体,而是会将自己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主体经验和主体能力等要素作用于接受过程之中。

每个接受主体的差异性又无时无刻不存在,其种族、民族、性别、性格、情绪、人生经历等都会影响到接受主体的接受过程、接受内容和接受效果。首先是大学生心理、性格和态度的个人差异,会影响到他们对接受客体作出不同的选择和理解,随之而来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也会因人而异;其次是大学生的社会学差异,即受众的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以及经济收入等区分,都会影响到受众对接受客体的不同接受反应,相同或相似背景的受众在对传媒的选择、内容的接触甚至对信息的反应上都会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再次是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其有着巨大的影响,如各自不同的血缘家庭家族背景、社会组织以及各种非正式的社会群体或者交际圈子;最后是大学生的文化差异方面的影响。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每个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评估是不一样的,这其实也就是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内容、接受程度差异的表现。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我们很难将接受主体的个体差异性最大限度又有效地整合进教学过程,教师所展现的接受客体很可能成为与他们不相干的无效信息。采取讨论式教学,通过精心选取讨论主题,尽可能让每个愿意发言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促使接受主体能将其个体特性结合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充分调整并调动其心态、情绪、知识储备等,就讨论主题与老师、同学进行观点交流、思想碰撞,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推动下,讨论者首先会将自己固有的、关心的信息进一步强化记忆,然后对讨论过程中一些新鲜的、以前未曾关注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观念、知识等相结合,合成自已的新看法,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内容的接受过程。

5 结论

综上所述,讨论式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将讨论式教学引入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在其基本框架下进一步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进.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学习·实践·创新·提高四要素”教学模式介绍[J]. 社科纵横. 2009(01)

[2] 丰根凤,邓小伟,罗玮来,李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

[3] 郑小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探究[J]. 文教资料. 2011(08)

[4] 荆钰婷,谭劲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新探[J]. 思想理论教育. 2010(23)

[5] 陈素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几种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J]. 纺织教育. 2011(01)

作者简介

孙贺(1986-),男,河南郑州,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讨论式教学新时期高校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式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讨论式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高三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