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助跑速度转化率分析*

2013-05-12何淑娟

体育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初速度转化率男子

陈 丹 陈 娟 何淑娟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1 前言

在我国背越式跳高技术研究过程中,往往注重完善起跳技术进而提高对助跑速度的转化效率,而没有让助跑速度去带动起跳技术提高垂直速度从而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在起跳阶段获得垂直速度时,只有同时具备起跳的速度和幅度,才能获得最大的腾起初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本文通过现场三维摄像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速度转换因素进行分析,把助跑速度与腾起初速度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提出来,试图对有关的技术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并据此找出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助跑速度的转化率及其在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跳高运动成绩和进一步加深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特点的理解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最好跳高成绩均在2.20m以上选用每人各四跳成绩进行解析(见表1)。

表1 四名跳高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中文期刊网上对2000-2012年间有关本课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检索和收集工作,了解当前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查阅了《田径运动高级教程》、《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等著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邀请了相关教练和专家针对助跑速度与腾起初速度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其转化的因素进行了访谈,并对本题目所需技术参数的选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2.2.3 图像解析法

采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运动员比赛进行连续拍摄,拍摄频率为120祯/s,拍摄的高度从2.10m开始,取最好成绩进行解析。拍摄前放置了爱捷三维DLT辐射框架,X轴与横杆平行,向左为正向,Y轴与横杆投影线垂直,助跑弧线内侧为正向,Z轴垂直向上。机高1.20m,其中一台放置在跳高垫右侧,另外一台放置在后侧,两机主光轴间夹角在60-120度之间。选用俄罗斯扎齐奥尔斯基人体模型进行图像解析,采用美国Ariel公司研制的APAS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学参数解析,采用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所要分析的数据。

2.2.4 观察法

运用DARTFISH分析系统,对运动员各跳次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比赛录象进行叠加对比分析,找出他们之间的技术差异。

2.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起跳过程助跑速度向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的转化率

本文助跑速度转化率是指起跳离地瞬间重心腾起初速度占起跳着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的百分比(见表 2)。从技术参数统计结果表2数据可以看出,本文研究对象离地瞬间重心腾起初速度为 6.284±0.204 m/s,助跑速度转化率为87.2% 。表明其重心腾起初速度处于良好状态还有上升的空间。

表2 四名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转化率 (单位=m/s)

3.2 起跳着地至离地阶段水平速度的转化率

离地瞬间重心腾起初速度是由离地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合成的,所以其转化率也就是离地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转化率。它是影响腾起高度和起跳效果的直接决定因素,反映着各种起跳因素作用于人体后的综合反应效果。

跳高要求运动员要尽可能地将助跑中获得的动能转化为人体向上的动量。如果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腾起水平分速度较大将会损失了较多垂直速度的转化,这样运动员将会造成腾起后重心高度不够和身体向前冲,将会影响跳高的运动成绩。因此,在获得合理的腾起水平速度后应注重垂直速度的获得进而提高运动成绩(见表3)。

表3 四名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水平方向转化率 (单位=m/s )

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值是指起跳前后中心水平速度的变化大小。从技术参数统计结果表3数据可以看出,本文研究对象离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平均为 4.379±0.49m/s,水平速度变化量平均为2.82±0.37m/s,而国外优秀运动员平均为3.83±0.39米/秒,水平速度变化量平均为3.57±0.56m/s[2]。经检验,两组变量有一定差异,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结束后身体重心向前的水平速度较大,而向上的垂直速度反而较低,这对腾起高度是不利的,这也是导致我国运动员助跑速度转化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因。

3.3 起跳着地至离地阶段垂直速度的转化率

表4 四名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垂直方向转化率 ( 单位=m/s)

通过对研究对象助跑速度垂直方向转化率统计(见表4),结果显示,他们的起跳垂直速度平均为 4.664±0.20 m/s,转化率为64.8%;而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在离地瞬间身体总重心的垂直速度为 4.9-5.2 m/s[3]两者之间相差0.236-0.536 m/s;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跳过2.37 m高度起跳结束时,身体重心向上腾起的垂直速度竟达到了 5.217m/s。可见本文研究对象起跳离地瞬间的垂直速度只达其89.38%,与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也表明现阶段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离地垂直速度还有上升的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4 影响起跳过程助跑速度转换率的因素分析

3.4.1 因素回归方程的建立

腾起初速度大小对跳高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腾起初速度是由腾起后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共同构成的,而重心腾起后垂直速度的大小是决定重心上升高度的重要原因,也就是决定跳高成绩的主要因素。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及人体解剖学原理,本文选用离地瞬间重心腾起垂直速度为因变量,以解析所获得的起跳脚着地至离地瞬间相关的20个运动学指标作为自变量,对4名优秀运动员的各四跳成绩的20个指标数据进行了逐步筛选法,找出影响垂直速度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最后优选出了六项指标。

表5 影响因素模型的筛选过程

3.4.2 因素模型决定系数的改变情况及各系数检验结果

表6 因素模型决定系数的改变情况

表7 对模型中各系数检验结果

分析:结果7是对模型中各个系数检验的结果(T检验)。通过对表 6中模型调整判定系数观察 R2发现,模型 6中R2=0.905,模型建立相对较好。而通过对拟合的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模型的检验结果 P=0.01,模型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通过对表7模型中各系数的检验结果发现,模型6中各个自变量系数均有显著性意义。所以最终的最优方程为:

Y=0.498+0.45X1+0.0414X2+0.0759X3+0.0498X4+0.187X5+0.2 75X6

通过对助跑起跳阶段各参数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六项参数指标与该垂直速度的转化关系密切,即:起跳着地速度、膝关节摆动速度、着—离膝角最大变化、着地身体内倾角、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离着地脚水平距离、起跳蹬伸距离。由此可以推论:这些参数指标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助跑速度向垂直速度转化的效果,这也是我们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和造成成绩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注意加强这些环节的技术改进与训练,进而提高垂直速度的转化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离地时重心腾起初速度较大,助跑速度转化能力处于良好状态,因水平方向分速度略大,制约了垂直速度的发挥。

4.1.2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着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与离地瞬间重心水平速度的变化值小于国外优秀跳高运动员,这也是导致其助跑速度转化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4.1.3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重心水平速度向重心垂直速度方向的转化率较低,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从而也表明其离地垂直速度还有上升的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4.1.4 起跳着地速度、起跳蹬伸距离、着地瞬间身体重心离着地脚水平距离、着地身体内倾角、膝关节摆动速度、着—离膝角最大变化是影响助跑速度向垂直速度转化效果的参数自变量,这也是我们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和造成成绩不稳定的因素。

4.2 建议

4.2.1 强化助跑节奏训练,使最后一步顺利合理的转化为起跳,减小速度损失,同时要加强起跳踏点的准确性,减小误差,优化利用起跳获得的重心腾起高度。

4.2.2 教练员要针对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加强弧线助跑技术训练,使运动员在弧线助跑时的身体内倾角更趋合理化,在保证良好的弧线助跑节奏和速度不减的情况下,谋求最大限度的获得垂直速度。

[1]阳国诚.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陈洁敏.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 37(4).

[3]HF奥卓林.卢建功等译.田径运动[M].西安:西安体院学报编辑部.

[4]李国东,赵连甲. 现阶段中国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一步至起跳的技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

[5]闫之朴,黄玉新.跳高起跳垂直速度的生物力学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

[6]王保成等.现代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的创新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2).

[7]蒋海燕.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助跑速度向腾起初速度转化的运动学因素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1.08.

猜你喜欢

初速度转化率男子
物理期末测试题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年轻男子
满脸通红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化学平衡中转化率的问题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移动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
抓住重点知识 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