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性后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聚乳酸纳米微球缓释系统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2013-05-10罗菲卢来春曾勇赵智亮祝金香张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下颌骨聚乳酸修复

罗菲 卢来春 曾勇 赵智亮 祝金香 张纲

[摘要] 目的 探讨改性后聚乳酸(PLA)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制备的纳米微球缓释系统对兔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将PLA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改性后,应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LA纳米微球(PLA-Ns)、BMP-2-PLA

纳米微球(BMP-2-PLA-Ns)凝胶。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PLA-Ns凝胶组(对照组)、BMP-2-PLA-Ns凝胶组(实验组),建立骨缺损动物模型,对照组植入PLA-Ns凝胶,实验组植入BMP-2-PLA-Ns凝胶,空白组不予特

殊处理。术后第1、2、4周处死家兔,截取缺损区颌骨段,进行影像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影像学观察可见:实验组骨缺损区修复良好,阴影不明显,修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和空白组。HE染色观察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有大量新生血管和继发性骨痂形成,实验组骨痂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可见:第1、2周,实验组PCNA阳性软骨细胞多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第4周,各组PCNA阳性细胞均罕见,PCNA阳性细胞检出率低于第1、2周。结论 BMP-2-PLA-Ns缓释系统能明显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

[关键词] 聚乳酸;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颌骨; 骨缺损; 修复

[中图分类号] R 782.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2.010

因肿瘤、外伤等造成的颌骨缺损修复一直是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目前临床上所运用的修复方法都有着不同的局限性,探索更好的骨缺损修复方法是研究的热点。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

genetic protein-2,BMP-2)在体内能够诱导新骨的

形成,在体外对人骨髓基质细胞有强烈的骨诱导活性,能够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并由诱导性骨细胞向确定性骨细胞转化[1]。研究表

明,BMP-2可以诱导异位骨的形成,并诱导临界骨缺损骨性愈合[2]。由于细胞因子本身的降解速度快,如果单独在缺损区局部应用BMP-2等细胞生长因子,体内作用时间短,不能持续地在体内发挥作用,因而需要采用合适的高分子生物材料为载体包裹BMP-2,以达到缓释效果[3]。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被大量用于实验中作为支架材料。但是好的支架材料不但要满足一般的生物材料要求,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细胞亲和性。PLA的缺点在于缺乏细胞的活性功能基团,不能很好地使材料和细胞相互作用。

本实验针对PLA存在的缺陷,对PLA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进行表面修饰,改善PLA的亲水性,增加细胞黏附性。以改性后的PLA作为BMP-2纳米微球的缓释载体,制备BMP-2-PLA纳米微球(BMP-2-PLA nanospheres,BMP-2-PLA-Ns)凝胶,以单纯性PLA纳米微球(PLA nanospheres,PLA-Ns)凝胶为对照,研究BMP-2-PLA-Ns缓释系统对颌骨缺损的修复效果,为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和设备

PLA(济南岱罡生物有限科技公司),重组人BMP-2蛋白(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泊洛沙

姆407(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药剂科赠送),PCNA

marker(Abcam公司,英国),超声破碎仪(宁波新芝科学仪器研究所)。

1.2 PLA-Ns凝胶、BMP-2-PLA-Ns凝胶的制备

将PLA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改性后,应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LA-Ns、BMP-2-PLA-Ns凝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PLA改性:PLA置于低温等离子接枝聚合仪反应腔中,等离子处理后通过气相法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改性,将乙烯基吡咯烷酮与PLA接触不同时间进行气相接枝聚合。2)PLA-Ns、BMP-2-PLA-Ns凝胶的制备:将改性后的PLA或者改性后的PLA及BMP-2超声乳化溶于乙酸乙酯溶液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进行超声破碎,形成O/W初乳。吐温80混匀成水相,超声破碎,形成W/O/W复乳溶液。将复乳溶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上蒸发,滤膜过滤溶液,得到纳米微球溶液。称取泊洛沙姆在蒸馏水中溶解,配成40%溶液,溶胀,冰浴,在室温下成凝胶状,1∶1比例分别加入制备好的PLA-Ns、BMP-2-PLA-Ns微球溶液,配成凝胶,加蒸馏水搅拌成凝性。

1.3 建立动物模型和标本处理

选取45只健康家兔(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限,体重(2.0±0.2) kg。将

45只家兔完全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PLA-Ns凝胶组(对照组)、BMP-2-PLA-Ns凝胶组(实验组),每组各15只。建立骨缺损动物模型(图1):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无菌操作下制备0.5 cm×0.5 cm大小的骨缺损区。根据分组,对照组植入PLA-Ns凝胶,实验组植入BMP-2-PLA-Ns凝胶,空白组不予特殊处理,冲洗缝合。术后第1、2、4周采用空气栓塞法将每组家兔各处死5只,截取缺损区颌骨段,浸泡于10%甲醛溶液中4 ℃固定24 h。

1.4 影像学观察

对缺损区颌骨段进行影像学观察,拍摄侧位片。

1.5 苏木精-伊红(hematine eosin,HE)染色和免疫

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对缺损区颌骨段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常规制作标本,石蜡包埋切片,脱蜡,缓冲液洗,滴加一抗PCNA marker和酶标二抗HRP Po-lymer,复染,脱水,透明,封片,光镜下观察。

2 结果

2.1 影像学观察

影像学观察可见:第1周,颌骨缺损区处于水肿期,愈合不明显;第2周,缺损区开始愈合,空白组缺损区阴影明显大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第4周,空白组骨缺损区阴影仍然较大,未见明显新生骨形成;对照组骨缺损区阴影缩小,缺损区周围有新骨形成;实验组骨缺损区修复良好,阴影已不明显(图2)。实验组对缺损区的修复效果好于对照组和空白组。

2.2 HE染色观察

HE染色观察可见:第1周,缺损区肉芽组织中有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实验组可见新生骨小梁;第2周,骨小梁变粗大、致密,有较多的编织骨形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编织骨多于空白组;第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编织骨进一步增多,成熟,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和继发性骨痂形成,实验组骨痂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图3)。

2.3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可见:第1周,PCNA阳性细胞分布于整个骨痂组织,包括纤维骨痂中的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痂中各区的软骨细胞,其中以静息区和增殖区软骨细胞阳性表达最强,实验组多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第2周,PCNA阳性软骨细胞主要分布于静息区和增殖区,实验组多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第4周,各组PCNA阳性细胞均罕见,PCNA阳性细胞检出率低于第1、2周,主要见于静息区少数软骨细胞和部分增殖区软骨细胞(图4)。

3 讨论

组织工程化骨构建是解决骨缺损修复难题的主要方向,但目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采用外源性细胞因子诱导新骨的形成来替代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1 细胞生长因子和支架载体技术的选择

关于细胞生长因子加快骨缺损修复速度的研究中,BMP-2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生长因子,且其效果也最好。Urist等[4]报道BMP/磷酸三钙植入肌肉内其

诱导的新骨量比单用BMP大12倍,表明BMP借助载体缓慢释放,不断作用于靶细胞,诱导形成新骨。虽然有动物研究证实,经肌肉给予BMP诱导新骨形成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治疗有潜在的风险,如细胞因子持续高浓度表达有可能引发细胞分裂失控,机体组织有恶变的危险[5]。Wijdicks等[6]将BMP-2经皮注射促进骨缺损修复,同样发现BMP有明显成骨作用。目前研究的热点是将BMP-2与载体复合,组成释放系统来促进骨缺损修复。Young等[7]采用纳米微球技术使载体和BMP-2复合,将BMP-2-PLA-Ns制备成凝胶研究,用于促进骨缺损修复的愈合。

制备纳米微球的包裹载体材料,不但要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及相容性,还要具有很好的载药能力。通过载体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实现纳米微球的缓释作用。制备纳米微球的包裹材料目前最常用的有PLA和壳聚糖等。本研究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改进PLA存在亲水性和细胞黏附性的缺陷[8],运用超声乳化法制备PLA-Ns凝胶和BMP-2-PLA-Ns凝胶。

3.2 BMP-2-PLA-Ns凝胶的优点

PLA作为BMP-2的包裹载体,植入到缺损区内,通过细胞生长因子的缓释作用,达到细胞生长因子在缺损区持续以零级速度释放,在体内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促进缺损区新骨的形成,同时其降解周期与新骨形成基本同步[9]。本研究表明:BMP-2

的缓释能够很好地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从而有效地促进新骨形成。将改性的PLA作为支架材料,制备成BMP-2-PLA-Ns凝胶,可以加速新骨的形成,促进颌骨缺损区愈合,在成骨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影像学观察可见,实验组促进骨愈合以及新骨形成的效果最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结果提示,在第1、2周实验组PCNA阳性细胞要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但4周时各组PCNA阳性细胞均罕见,这可能是由于增殖细胞数量满足骨折修复需要后,分化就成为细胞的主要活动。

本研究表明:BMP-2-PLA-Ns缓释凝胶可以加速兔下颌骨缺损区的新骨形成,促进愈合,但今后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微球释放与骨缺损修复的同步问题,以及PLA降解产物为酸性对组织愈合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1] Miyazono K, Kamiya Y, Morikawa M.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J]. J Biochem, 2010, 147(1):

35-51.

[2] Li R, Stewart DJ, von Schroeder HP, et al. Effect of cell-based

VEGF gene therapy on healing of a segmental bone defect[J]. J

Orthop Res, 2009, 27(1):8-14.

[3] Kumar S, Wan C, Ramaswamy G,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pressing osteogenic and angiogenic factors synergistically en-

hance bone form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segmental bone defect

[J]. Mol Ther, 2010, 18(5):1026-1034.

[4] Urist MR, Lietze A, Dawson E. Beta-tricalcium phosphate deli-

very system for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4(187):277-280.

[5] Guo HF, Shao HY, Yang ZY, et al. Substituted benzothiophene

or benzofuran derivatives as a novel class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up-regulators: Synthesi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preventive bone loss efficacies in senescence accelerated mice

(SAMP6) and ovariectomized rats[J]. J Med Chem, 2010, 53(4):

1819-1829.

[6] Wijdicks CA, Virdi AS, Sena K, et al. Ultrasound enhances re-

combinant human BMP-2 induced ectopic bone formation in a rat

model[J]. Ultrasound Med Biol, 2009, 35(10):1629-1637.

[7] Young S, Patel ZS, Kretlow JD, et al. Dose effect of dual deli-

very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on bone regeneration in a rat critical-size defect model

[J]. Tissue Eng Part A, 2009, 15(9):2347-2362.

[8] Rasal RM, Janorkar AV, Hirt DE. Poly(lactic acid) modifications

[J]. Prog Polym Sci, 2010, 35(3):338-356.

[9] Wang L, Huang Y, Pan K, et al. Osteogenic responses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ratios of BMP-2 and bFGF in bone formation[J]. Ann

Biomed Eng, 2010, 38(1):77-87.

(本文编辑 李彩)

猜你喜欢

下颌骨聚乳酸修复
高性能抗水解型聚乳酸树脂问世
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的临床应用
个性化钛修复体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CT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定量诊断价值评价
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内生骨疣的临床观察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聚乳酸纤维的性能特点与产品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