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学实施——行动导向
2013-05-10包力方
包力方
行动导向教学最早起源于德国,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指导思想。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职业活动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职能素质,为以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研究行动导向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行动导向教学在国外实施已久,通过实践证明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国内很多职业院校也在逐步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探讨。首先从行动导向作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教学实施的指导原则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最后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指导原则
分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教学,它有三个显著性的教学特点:第一,行动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学实施原则。第二,建构理论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育理论基础。第三,职业学校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开发实施主体。由此可见,行动导向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行动导向作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教学实施的指导原则,具有如下特点:教学的内容必须要求与职业实践和要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同时,学习者之间必须多进行合作交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各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要强调的特点是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要学会咨询教师,多和老师进行探讨。
由此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是学习者在亲自行动的过程中,通过行动分析、设计、实施、检查、评价各环节,通过自身经验的反思和批判性检查,验证和更新自己的行动模式和认知结构,达到提升行动能力、解决职业活动中的问题的目的。行动是学习的出发点、发生地和归属目标。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来分析行动导向主要体现为,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行动导向的学习总是在一种具体情境中的小组学习,有利于发展和促进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自我反思和行动调节的能力以及协作学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确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的学习活动过程,有助于形成学生全面分析、及时决断和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教学目标而言,行动导向的学习强调“头——心——手”多器官功能的协调开发,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行动导向教学内容是根据实现预定行动目标的需要而不是学科体系来选择的。
二、行动导向教学实施过程
行动导向作为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教学实施的指导原则,在教学实施中,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教学实施的理论支撑与行动导向教学主要的实施方法两方面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
(一)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理论支撑
行动理论、教与学理论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的理论支撑。对于行动理论来说,目前有三种:动作行动理论,语言行动理论以及行动调节理论。对于教与学理论可以通过下表来进行描述:
(二)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实施方法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的方式。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点,针对各种方法强调的重点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能素养和技能。在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协作——反思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任务教学法。
第一,协作——反思教学法。学习者通过参加协商、决策、行动和检查的整个工作过程,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经验。在小组工作中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主题,确定小组行动框架,明确小组任务把小组内个人任务具体化。在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和反思中,除展示工作成果外,还应准确、全面地说明小组成员所经历的过程。教师不仅负责学习进度的监控和提供咨询帮助,还应帮助小组成员进行深入分析,以促进小组成员工作能力的形成。
第二,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是指借助引导文,通过学习者对学习性工作过程的自行监控,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性工作的教学方法。它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引导问题的指引下,开展自我开发和研究式学习,通过学习性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三,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进行行动导向教学中,创设与课堂知识相匹配的情境,通过对于情境的描述,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知识的把握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情境进行联想,想想以后自己面对同样的场景,是否也会有更加理想的方法来解决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通过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改善学生的主动参与状况。
第四,任务教学法。所谓任务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安排一定量的任务,这种任务包括独立完成的任务以及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对于独立完成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独立钻研,查阅资料自己独立完成,通过独立完成指定的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为以后的独立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需要小组间成员的共同合作,分工,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以后的团队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行动导向教学在以后的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必须在教学实施中注意以下事项:摸清岗位要求,明晰行动教学目标;序化岗位技能,架构行动教学体系;紧扣关键岗位,突出行动教学重点;重构考核体系,提高行动教学效果;重视师资培养,做好行动教学示范;融入素质教育,实现行动教学情智化。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对于教师而来,通过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增强了教师教学设计水平,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总之,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突破了陈旧的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要丽娟.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3]赵轶.探析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行动导向法[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6]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