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13-05-10

统计与决策 2013年5期
关键词:题项效度个性化

郑 艳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238000)

1 问题提出

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理论。自法国社会学家博恩最早提出去个性化术语开始,心理学界对这一概念从各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理论研究集中在对概念的完善、影响因素的探究、个体的消极影响等方面(章志光,1996)[1];实证研究以系列实验最为突出,验证了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如匿名和责任的分散(P.G.Zimbardo,1969)[2];群体的大小(S.Kiesler,,1996)[3]等是个体去个性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研究都是针对个体处在现实群体中探讨的,因而心理学界经常使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群体暴力行为。

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网络心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传统的去个性化理论被当作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来理解网络情境中个体特定的心理和行为变化(陈秋珠,2006)[4]。虽然网络群体和现实群体有异,但是由于网络情境也具有去个性化的典型匿名性特点,因此网络交往主体符合去个性化状态的标准(Shaw,2002)[5]。但和以往用去个性化理论解释群体行为一样,研究者更多地把视角放在去个性化的消极表现上,认为网络的匿名性容易导致个体失去内在价值标准及态度,责任感的丧失,攻击谩骂行为增加(王椿阳,2007)[6]。目前,研究者普遍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的确存在去个性化现象,对网络去个性化会出现消极影响也不存在争议,但对于个体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下是否都呈现消极反应持有不同的观点。如有研究表明网络交往的被试没有比面对面的被试表现出更消极的行为(Coleman,1999)[7]。网络去个性化不一定导致个体消极的去抑制行为(陈秋珠,2006)[8]。这说明把网络消极的行为单纯归因于去个性化状态是不充分的。尽管去个性化理论研究成果虽然十分丰富,但是侧重消极方面,而且支持该理论的证据很少(兰玉娟,2009)[9],用于评价个体网络去个性化的工具几乎空白。因此本研究尝试在已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网络群体,设计出有效的问卷评估他们在面临网络时的个性,探讨网络行为的积极表现,进一步深化当前网络心理的研究。

2 问卷编制

2.1 编制依据

《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编制采取如下依据:第一,根据以往研究对网络去个性化的定义和理论构想确定它的操作定义;第二,前期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大学生被试所获得的有价值信息;第三,研究文献中一些研究者所编制的虽不完善但是却很有意义的问卷。如关于网络成瘾问卷非常普遍,但都侧重消极方面[10],常见的网络成瘾问卷不能全面反映大学生网络心理。

本研究假设网络去个性化有七个维度,即自我意识降低;自我评价能力低;自我控制水平下降;羞辱感淡化,攻击、谩骂等行为增加;助人行为增加;促进人际交往;情感宣泄。采用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搜集网络去个性化的特征描述,并经过专家反馈,初步编制的问卷共79个题项,采用自评式5点量表记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介于不符合和符合之间”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在某一维度得分高说明具有较高的去个性化倾向,得分低说明具有较低的去个性化倾向。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预测问卷:在安徽省某高校的在校1—3年级本科生中随机发放预测问卷800份,实际有效问卷为764份,有效率为95.5%。对预测问卷的项目分析采用相关法和临界比率法剔除不合格题项。本问卷保留了相关系数高于0.4值以上的题项,但由于被试容量较大(n=764),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还采用临界比率法,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t检验,经过项目分析后删除区分度不高的题项,剩余40个题项构成正式问卷。

正式问卷:以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在五所高校随机选取大学生被试,并兼顾文理专业差异、性别差异以及户源差异。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40份,其中有效问卷50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96%。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系数)和分半信度作为检验问卷信度的指标。采用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来验证问卷的结构效度。

2.3 结果

2.3.1 因素分析的适宜性

对40个题项进行因素分析,经过KMO检验和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KMO为0.904,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40个题项非常适合作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2.3.2 因素结构分析

将764份个案的40个题项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有6个因子的特征值超过1,累计方差解释率为51.658%,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见表2。

表2 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各因素旋转因素特征值和累积方差贡献率

项目负荷表示公共因素与该项目的相关,项目在某个因素上的负荷越大,表明该项目与此因素的关系越密切,若项目在该因素上的负荷越小,则说明该项目不能反映此因素所代表的心理特征。根据旋转后的项目载荷,某一因素取值大于0.4的题项保留,剩余24个题项,各项目的因子载荷见表3。以下“t”代表题项,表中各因素下的数据代表各题项在该因素上所载的负荷值(只保留大于0.4的值)。公共值反应全部公共因子变量对原有变量的总方差解释说明的比例。

根据表2和表3因素分析的结果,提取6个因素,保留24个题项,对6个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是因子分析的关键。本研究因素命名所遵循的原则有两个:一是根据已有研究对网络去个性化定义的理论分析,根据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所假设的维度;二是根据因子变量和原变量的关系,对新的因子变量进行命名,即各个因素下所属题项因素载荷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题意命名。因素1包括41、52、54、64、67五个题项,所指题意是在网络情境下,对网络去个性化高的人而言,在网上人际交往比现实更容易,因此命名促进网络交往因子;因素2包括7、8、9、39、73五个题项,所指题意是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自我意识降低,包括自我评价能力降低(此处自我评价能力降低是指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下对自身的个性评价跟在现实状态的自我评价不一致,自我认识能力降低),因此此处将因子命名取更广范的含义,为自我意识降低;因素3包括37、42、44、47、69五个题项,所指题意明显,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下,帮助他人的行为比现实更容易发生,因此命名为助人行为因子;因素4包括10、23、26、30四个题项,所指题意是指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下,由于个人责任感降低甚至丧失,容易出现攻击、谩骂他人等违规行为,而这些行为对个体而言在现实中很少发生,所以命名为攻击谩骂行为;因素5包括28、51、55三个题项,所指题意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更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表现无节制的沉溺网络,影响学习生活各方面,因此命名为自我控制水平降低;因素6包括71、72两个题项,所指题意是网络情境下由于匿名因素的影响,有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因此命名为情感宣泄因子。

表3 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各因素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3 讨论

问卷编制结果基本符合研究假设,但比原来假设少了一个因子,即原假设自我评价能力降低因子经过因素分析归属于自我意识降低因子。究其原因,主要是自我意识下降维度很难界定。在原假设的7个维度中,自我意识下降维度的题项最难衡量,因为根据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自我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从心理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属于认知的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统称为自我认识;属于情绪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等,统称自我体验;属于意志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信、自律等。自我意识的这三种表现形式综合为一个整体,便形成个性的基础——自我。由此可见,对自我意识下降这一维度的考察非常困难,要想准确、全面衡量,必须要有大量的相关题目。假设有大量题目能够全面衡量自我意识,那么也会导致网络去个性化问卷7个维度整体结构比例失调,只倾向这一维度。因此题项的选择没有全面衡量自我意识维度。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对自编《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表》进行因素分析,得出了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的六个维度:自我意识降低;自我控制降低;攻击谩骂行为增加;助人行为增加;促进人际交往;情感宣泄。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还要在正式施测中通过相应的统计方法衡量,可以作为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的描述工具。

网络去个性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个体接触网络时很难避免的一种现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的普及,这一现象会更加普遍。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也没有必要对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这一现象视为洪水猛兽,因为从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网络去个性化有着很明显的积极意义,比如网络助人行为和人际交往在问卷结构中占有比较大的因素负荷,解释49.95%的方差变异,说明大学生在网络上出现去个性化现象,并不都是攻击谩骂行为,积极行为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在前期的调查过程中,很多大学生表示在网络上比现实中他们更倾向帮助他人,会积极回帖帮助回答问题,在网上发帖帮助他人。这种积极行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自身的积极(情感宣泄),对他人的积极(网络助人),双方的积极(网络交往),这一点与以往的网络成瘾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是看使用网络的主体如何利用。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在网络面前保持独立的个性,积极利用网络,才是每一个心理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4 信效度检验

4.1 信度检验

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系数)和分半信度作为检验问卷信度的指标。从表4可以看出,各分量表和总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03~0.813之间,分半信度在0.531~0.835之间。说明该问卷信度良好。

表4 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信度

4.2 效度检验

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没有类似于网络去个性化的问卷作为外部参照,不宜采用效标效度,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结构效度。采用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来验证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经过层次聚类分析分析,见表5。事先假定6个类,发现24个项目基本符合原来的因素结构。

表5 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24个题项的层次聚类分析

根据心理量表对效度的编制原则,要保证问卷结构效度良好,要求各个分量表(维度)之间相关系数较低,而各分量表(维度)与总分相关系数较高。从表6可以看出,该问卷各个维度之间呈中等程度的相关,且低于各维度和总分之间的相关(各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599~0.815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对结构效度的相关要求,说明该问卷结构效度较好。从表7来看,各题项与所属因素之间的相关也较高,但在助人行为因子上与总分相关偏低,均低于0.5以下。可以看出,该问卷结构效度较好。

表6 各维度之间以及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矩阵(N=502)

4.3 讨论

《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3,分半信度为0.835。其个各分量表的一致性系数在0.503~0.717之间,分半信度在0.531~0.713之间。根据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信度系数在0.70以上时可以用于团体间的比较,信度系数在0.85以上就可以用于对个体的鉴别。从信度分析中可以看出整个问卷和各分量表的信度状况良好,可以用作团体间的比较。

从因素分析的方差解释率达到51.658%来看,问卷的结构效度基本可以接受,该问卷各个维度之间呈中等程度的相关,且低于各维度和总分之间的相关,符合心理测量对结构效度的相关要求,但是正式问卷的结构一个突出问题是其中一个因素负荷过高,也就是说尽管有6个因素的特征值都大于1,但其中一个特征值最大的一个因素就可以说明该问卷的主要成份。还有问卷在情感宣泄维度上题目偏少,只有两个题项。所以该问卷可以作为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的描述工具,但若想作为诊断工具,还需进一步完善题目,调整问卷结构,达到更高的结构效度。

表7 各题项与所属因素之间的相关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35).

[2]Zimbardo P.The Human Choice:Indi Viduation,Reason,and Or⁃der Versus Deindividuation,Impulse,and Chaos[A].In W.J Amo⁃ld,&D.Levine,Nebraska Symposiumon Motivation[R].1969.

[3]Kiesler,S.,Sproull,L.Group Decision,Naking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2,(52).

[4]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长春:吉林大学,2006.

[5]Shaw R,Lea M,Wolbert A.When are net Effects Gross Oroud⁃cuts.The Power of Influe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Power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Social Tssues,2002,(1).

[6]王椿阳.网络情境中去个性化现象浅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1).

[7]Coleman L H,Paternite C E,Sherman R C A .Reexamination of Deindivi Duation in Synchronou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Computersin Human Behavior,1999,(1).

[8]兰玉娟,佐斌.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9,(2).

[9]张永红,黄希庭.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J].四川心理科学,2002,(2).

猜你喜欢

题项效度个性化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欺凌参与者角色行为量表中国初中生版的修订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比较研究*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的研究变量的项目分析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耳鸣残疾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及其临床应用
同桌宝贝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临床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