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 "尚公 弘毅 立品"之理念传承"公毅"校训

2013-04-29黄再基

考试·综合 2013年5期
关键词:弘毅精神教育

黄再基

"公毅"精神是校主李光前先生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光前精神,应以"尚公、弘毅、立品"为旨归。

1 "尚公"

"公"者,《尔雅·释言》曰:无私也。又《注》有言:公犹共也。《礼·礼运》则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世非大气魄大雄心者不能言"公"。"天下为公",原意为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国人对"天下为公"这四个字,因国父孙中山的推崇而非常熟悉。光前学村过往的莘莘学子,对于校主一片赤子之情所炼就的公毅情怀无不心生崇敬之心。试问,若革命先驱们没有一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何以能为了人民的福祉、国家民族的复兴而狂奔走猛呼号、断头颅洒热血呢?若光前先生及其贤哲嗣昆仲没有"天下为公"的精神,又何以能毕生奋斗、创业兴教,泽被桑梓呢?由此可见,"天下为公"当作为个人做事、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出发点。

"公犹共也",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是光前先生身体力行的宗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光前先生率先垂范的信条。他事业有成后,设立李氏基金会,用于国内外各种救灾扶贫、抚孤恤残的慈善工作。半个世纪的持续捐输济世,捐出3亿多元新币,惠及数十个国家需要帮助的难以计数的单位和个人,真可谓"事业满边隅,德泽满天下,令名满乾坤"。学习先生的"尚公"精神,为人就应摒弃一份狭隘私心,保留一份坦荡公心,学习光前先生真诚、正直、无私、大度、谦逊的高尚人格,急公尚义、乐善好施、不慕荣利、淡泊寡欲的宝贵品质。为人师者,应做好自我角色定位,平衡自我心理状态,牢记自我职责使命,切勿随波浮沉,在物欲横流中怅然迷失。为管理者,不可任人唯亲,凡事应注重公平、公正、公开,不可假公济私,损公肥私。

2 "弘毅"

《论语·泰伯章》录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儒家眼里,士是理想人格的典型楷模与儒家社会理想的坚定执行者。曾子认为,要想成为士,必须具有两种涵养,即"弘"和"毅"。关于这两个字的解释,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谓:"弘,宽广也。"这就是说,作为士人,应该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更有容物之量;不偏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目光远大,见识高超。这是弘的含义。但仅是这样还不行,还应该坚毅、果敢并具有超强的忍耐力,即苏轼在《晁错论》中所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弘"与"毅"两者不能偏颇,相互统一,缺一不可,朱熹谓之:"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至其远。弘而不毅,则无规则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道。"

如果一个读书人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没有坚强的意志、宽广的心胸,那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做事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原则,那就会成为一个懦弱无刚的人。这样的人是无法为国家、为社会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的。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必须"弘毅"。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其漫漫修远兮"。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在这方面,光前先生作为一个企业家,在殖民地的环境中,经历过多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依然能够保持昂扬斗志,创立一个世界跨国大财团,数十年间不断发展,是最好的阐释。

3 "立品"

"品"者,《韵会》释:"品格也。"

"品"字具有一般指品德、品行、品性、内涵、修养等涵义,要形成良好的品行首先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历练,个人提高炼就,其中又以学校教育发蒙最为关键。

立品,是一个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重要前提。这可以从李光前先生的人生中得到很好的证明。先生从小受其父影响,好学多思,发愤自强,纵处困顿,犹耽于读书求知,砥砺才智。其重视知识的一贯理念,成就了李光前先生兴教育才的造福行动,这也让我体会到先生为何一生勤俭却能够倾资办学,哪怕毁家破业,也要保证家乡光前学村和集美学村书声不辍。志高品洁,建业立德;他欣育英才,泽被华界;他创制垂法,光前裕后,辉耀千古,蔚为一代至善完人。我们教育的共同目标,就是引领年青人成为自律、合群、责任感强、道德成熟的人,帮助学生成为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以先生为标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是学村教育责无旁贷的义务,这也是光前先生的宏愿。

"尚公"与"弘毅",最终应落实到"立品"。教育如同一缕阳光,受教育者沐浴着这缕阳光,灵魂将得到唤醒。教师在这种唤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为人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对教师的"为人师表"、"模范榜样"的界定,并非信口开河,而是贯穿在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中,反映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人处世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榜樣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神圣力量,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致力于成为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未来生活的引领者、优良品格的践行者。如此,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而真正践行"公毅"精神。

综述之,继承和弘扬光前精神,我们当"尚公"、"弘毅"、"立品",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携手互助、乐善好施、点滴相与、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弘毅精神教育
立德树人背景下“弘毅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粤西地区某中学特色建设为例
国外教育奇趣
弘毅崇文 和合精进
——济南市槐荫区南辛学校
题解教育『三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校训展示墙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