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记叙文阅读中的伏笔与铺垫
2013-04-29李风辉
李风辉
在记叙文阅读中,伏笔与铺垫是二个常见的结构术语。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对二者混淆不清,认为伏笔就是铺垫,铺垫就是伏笔,造成阅读理解的偏差。为避免造成考试中无谓的失分,下面就具体谈谈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情节,预作提示或暗示,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以求前后照应,有伏必有应。例如人教版语文课本都德的《最后一课》中,主人公小弗朗士在上学的路上,走过镇公所时,看到一群人在看布告牌,其中有一句心理描写:"又出什么事啦?"但此处并未作出回应,等到小弗朗士上课时听到韩麦尔老师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朗士才恍然大悟,他的一句回应:"啊,原来是这么回事!"此句就作了前一句的应笔。"又出什么事啦?"这一句就是伏笔。这是一种前呼后应的伏笔。伏笔往往都是隐性的,埋下的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应笔前,貌似闲笔(这也是读者常常产生疑问的地方)。影视剧中,常有这样的镜头:地下工作者(接头人)在看到窗台上挂的扫帚后,立即回转身匆忙离开,从而避开了被敌人逮捕的危险。为何见扫帚就离开呢?只有读了下文情节才会明白,原来"挂扫帚"是接头时遇到危险的暗号,这种设伏是因果关系的伏笔。初中课本《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和一群孩子爬悬崖,开始前交代:"我八年来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这也正是下文"我困在崖架上,上不去下不来"这一情节的原因。有伏必有应,这样设置伏笔,使文章情节合情合理,波澜起伏,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铺垫则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通过描绘次要人物或次要事件或渲染环境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铺垫是"显性"的,就好比人走路,遇到了一条小河沟,垫一块木板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顺利跨过去。其次,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不见。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开头交代:酒店的环境,短衣帮和穿长衫的喝酒方式、下酒菜以及顾客和伙计的关系等,可谓是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很显然写短衣帮和穿长衫的以及小伙计等人无非就是为主要人物孔乙己作陪衬。这就为主要人物孔乙己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的《骆驼祥子》节选)有一段精彩的环境描写:写烈日,写暴雨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多种感觉,有听觉的、视觉的、嗅觉的等也是不惜笔墨,细致刻画。为下文祥子艰难拉车,生活痛苦做足了铺垫。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
铺垫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能够增加文章的深度,使情节更加合理、自然,人物形象突出,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用什么内容作铺垫"。
总之,伏笔与铺垫都是文学作品中结构方面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法。只要了解了他们的特点、目的、作用等,就会在阅读中减少无谓的失誤。